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单元全练全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2:47: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单元全练全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

一定是最棒的!

一、 填空题。 (共8题;共15分)

1. (2分)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________、________。 2. (2分)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________;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________。 3. (1分)手按在桌子上拖动,会有一个力阻碍手的运动,这是因为手和桌面之间有________。

4. (3分)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5. (1分)如图所示的三幅图,共同反映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

6. (1分)蹦床运动员在比赛时,往往借助于蹦床形变而产生的________使运动员跳得更高,便于舒展身体做出优美的动作。

7. (2分)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摩擦;而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摩擦。

8. (3分)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________”作力的单位,简称“________”,用

第 1 页 共 14 页

“________”表示。

二、 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

9. (2分)橡皮筋被拉长以后,会产生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种力叫拉力。 10. (2分)把F1赛车的轮胎设计得窄一些,可以减小摩擦让赛车更省力。( ) 11. (2分)在自行车的链条处加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 ) 12. (2分)垫圈越多,产生的重力越大,拉动小车越快。 13. (2分)滚珠轴承的作用是为了更能承受压力。( ) 14. (2分)拉动小车的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15. (2分)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牛,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2牛。

16. (2分)撑杆跳选手落在垫子上后会被弹起,是因为他受到了垫子的反冲力。( ) 17. (2分)气球喷气产生的力与火箭喷气产生的力是一样的,都叫做反冲力。 18. (2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体滚动时比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

三、 选择题。 (共9题;共42分)

19. (2分)下面关于橡皮筋安装方法与小车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速度就越快,行驶的路程也越长

B . 橡皮筋的长度越长,小车行驶的路程就越长

C . 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车轮转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20. (2分)在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少摩擦的是( )。 A . 皮带传动中,把皮带绷紧些

第 2 页 共 14 页

B . 自行车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C . 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 . 体操运动员上单杠时,在手上涂抹镁粉 21. (2分)在机器上使用滚动轴承是为了( )。 A . 增加摩擦 B . 减少摩擦 C . 节省材料

22. (2分)在“用气球推动小车运动”的实验中,气球的喷气嘴方向与小车的运动方向的关系是( )。

A . 气球喷气嘴无论向什么方向,小车都会向前运动 B . 气球喷气嘴向后,小车就向前运动 C . 气球喷气向后,小车就向后运动

23. (8分)下图是“小车运动和摩擦力”的一组对比实验。

(1)这个对比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 A .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B .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的关系 C .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2)当小车运动时,图1的拉力和图2的拉力相比较,( ) A . 图1中的拉力大

第 3 页 共 14 页

B . 图2中的拉力大 C . 图1和图2的拉力一样大

(3)在图2中,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叫做( )。 A . 滑动摩擦力 B . 滚动摩擦力 C . 移动摩擦力

(4)如果从图2的小车中取出2个钩码放到图1的小车中,这个实验的结果是( )。 A . 图1的拉力比图2的拉力大 B . 图1的拉力和图2的拉力一样大 C . 要改变的条件增多,对比实验发生错误 D . 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24. (2分)如图所示,关于滚动铁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铁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B . 铁钩与铁环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C . 铁钩与铁环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25. (20分)如图所示,小明用细线、小车、回形针、垫圈等安装了一个小缆车,在

第 4 页 共 14 页

光滑的桌面上做“小缆车的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实验,表中是他的记录数据(挂3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垫圈数量(个) 5 10 15 第一次 5秒12 3秒07 1秒28 第二次 5秒88 3秒48 1秒34 第三次 5秒10 3秒79 1秒23 (1)实验中,每组垫圈至少做3次实验,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实验的时间很充足,不做白不做 B . 教师规定要做3次,没有办法 C . 获得更多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实验中,每个数据都不同,是因为( )。 A . 测量用的秒表是有故障的 B . 数据测量时产生的正常现象 C . 每一次的实验都是不成功的 (3)实验中,小缆车是利用( )来前进的。 A . 车轮的重力 B . 细线的弹力 C . 垫圈的重力

第 5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