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读后感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9:51: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老残游记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老残游记读后感(一)

这本书是在暑假读的,其实,暑假花点时间读几篇比较有意思的名着是很不错的,我是在朋友的介绍下读了刘鹗写的《老残游记》,颇有收获。文章虽有些难懂,但韵味十足。

先看看作者吧,作者的真名叫刘鹗,字铁云,清末江苏丹徒人,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却无意于以科举博取功名,懂得算学、医药、治河等实际学问。在这些方面都有着作,有天算着作《勾股天元草》、《孤三角术》,治河着作《历代黄河变迁图考》等,金石着作《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泥封》等,诗歌创作《铁云诗存》。《老残游记》其实是刘鹗的不经意之作,但是却有着极大的影响。刘鹗在当时可以说思想比较先进的知识分子,更是一个实业家,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郁郁不得志,有过多次创业的计划,但最终都一一失败了,衷心于清政府的他由于当时的不惜有损主权以维护清廷腐朽统治的主张,被视为“汉奸”,最终流放新疆,在1909年死于迪化(即今乌鲁木齐),作者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坎坷。

作为一个思想开明、勇于进取、具有富国救民热情的实业家,刘鹗的事业艰难坎坷,屡屡失败。《老残游记》是他为中国的命运也为自己的命运而痛惜,希望唤醒沉睡中的民众,补救残破的国家的“哭泣”之作。其视角独特,着重揭露所谓“清官”之罪恶和所谓“好官”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的昏庸,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政治的统治支柱,可谓切中要害。不过更让我欣赏的是它的描写艺术,可谓是登峰造极,无论是景色描写、形象刻画,心理活动,还是气氛渲染,都突出了刘鹗文笔的举重若轻,清新朴素,情境逼真,气韵生动。而且作者的语句都抛弃的旧的套语烂调,融入文章的都是新词,并真实的描写,因此我们在读这篇文章时会有独到的享受。

通读全书,你会惊叹刘鹗对于自己作品体裁定位的洒脱与随意。正篇加续集短短二十九回,小说的身份屡屡变换。一个世纪前的刘鹗仿佛和一个世纪后的文学评论家们较上了劲:你说我是世情小说,我偏给你来个断案;你刚把我划进公案小说,我这里奇峰陡起,再掺和点神怪色彩;你要开始讲神魔小说,我又谈情说爱起来……一套迷踪拳从头忽悠到底。

首叙述老残一梦,见海上一船将沉,水手在那里趁火打劫,抢夺乘客财物。有一种人又高谈阔论演说,煽动船上人反抗,结果“不过用几句文明的话头骗几个钱用用罢了”。老残去献罗盘救人,反被诬为汉奸,只好落荒而逃。这种谴责小说笔法,状物要影射时局,故而倘恍迷离,未辨梦醒,乃当时几十年间文坛惯用的手段。

第二回主写明湖湖边美人绝调,说两个小姑娘说书精彩,曲调优美,摄人心弦,声音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声音虚无缥缈,峰回路转,听后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宛如天籁之音,实在是完美的描写,从这回我们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刘鹗优美的文笔,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无可挑剔。

从第三回至第六回,作者称为“玉贤传”(六回原评),一反传统批赃官之恶而揭清官之恶,“清官之可恨,或尤甚于赃官”,突出表现了表面上是清官,实际上却比赃官更可恶的玉大人,表达出作者对社会黑暗的新观察和新观念。

后文老残继续游历,在黄河遇到冰封河面被阻,遇黄仁瑞,救翠环,了解到黄河漫堤的惨剧。设计谋,识真相,为齐河县十三口人命案查明真相,解救了魏家翁媳,救活了众人,惩治了酷吏刚弼、花花公子吴二,让人拍手称快!

续集里讲老残挟夫人翠环与德慧生夫妇上泰山烧香,救下斗姥宫,遇到尼姑逸云靓云,谈道入迷,翠环出尘。其中讲到逸云着魔,由要入男欢女爱到看破红尘,讲得很是细致。由此就知男人不把女人当人,女人不能太下贱,必自爱然后人爱之然后写了老残游地狱,其中关于地狱刑罚的描写显然有劝人向善的意味。可惜现在的人不愿看,否则倒是蛮好的教训。后来讲到现实生活中的弊端,也不过发发牢骚罢了。 书看完了,余音绕梁,主人公的经历引人入胜却偏偏娓娓道来,不觉间让人忘却俗尘,神清气爽。老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人缘极好,做事有分寸、热心、开朗、大方、口直心快的一个人,在写到玉大人时,老残直言不讳的表达出了对于他的看法:这个玉贤真正是死有余辜的人,怎样省城官声好到那步田地?煞是怪事!我若有权,此人在必杀之例。当时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已是少数,由此可以看出,老残并不是等闲之辈,淡泊名利更是他的特点,在文章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