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 串联谐振电路选频特性与信号的分解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7:41: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二 信号处理实验 实验一 RLC 串联谐振电路选频特性与信号的分解 1.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掌握信号分解的方法; 2. 熟悉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选频特性; 2. 实验数据及分析 表2-1-1 RLC串联选频 频率(KHz) 幅值(mv) 基波 2.778 1070.0 二次谐波 三次谐波 四次谐波 五次谐波 六次谐波 七次谐波 5.553 8.329 13.885 13.884 0 19.442 90.8 282.0 40.3 108.0 0 75.2 1. 由表中数据可以比对出:1,3,5,7次谐波的频率之比为: : : : : : : 是与傅里叶级数相符合的。 2. 同时可以比对出:其电压幅值之比: : : : : : : 电压的幅值之比不是完全符合要求,但是大致上能满足要求。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在测量幅值的过程中存在着干扰,实验中存在一定误差。 3. 2,4,6次谐波的幅度较其他次谐波的幅度比较相对较小,基本满足幅度为0的预计。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也应该是在幅值的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干扰所致。 表2-1-2 李萨如图形 Ⅰ-Ⅰ Ⅰ-ⅠⅢ- Ⅲ Ⅰ-ⅤⅠ -ⅤⅠ -Ⅶ Ⅰ-ⅢⅦ- Ⅴ ⅢⅢ--ⅦⅤ Ⅴ-ⅢⅦ- Ⅶ Ⅴ-Ⅶ 图形 1 1 3 2.998 5 7 图形见下 李萨如图Ⅲ-Ⅶ 李萨如图Ⅲ-Ⅴ 李萨如图Ⅰ-Ⅰ 李萨如图Ⅰ-Ⅲ 李萨如图Ⅰ-Ⅶ 李萨如图Ⅴ-Ⅶ 李萨如图Ⅰ-Ⅴ表2-1-3 电感损耗电阻的测量 UAB(V) f0 3f0 5f0 7f0 8.8 8.8 8.8 8.8 UR1(V) 3.600 0.960 0.464 0.256 RL(kΩ) 43.3 245.0 539.0 1001.3 计算出的对应不同频率的RL如上表所示,可以看出不同频率的RL是不同的,这可能是因为趋肤效应的影响所致。 3. 实验总结分析及思考题 思考题 a. 在RLC 电路中,若改变电阻R1 使电路的Q 变化,那么串联谐振电路的选频效应有什么变化,并说明Q 的物理意义。 Q为电路的品质因素,如改变电阻R1使电路的Q发生变化,那么谐振电路的选频效应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当Q增大时,谐振的通频带宽度就会减小,所以选频的宽度也会减小。 b. 证明在方波的合成过程中,方波的振幅与基频的振幅之比为1: (4 / ) 。? 任意一个满足狄利克雷条件的周期为T的函数f(t)都可以表示为傅里叶级数,并且有: 可以看出基波的振幅为4 um/ ,可以得出,方波的振幅和基频的振幅之比1: (4 / )。 c. 简述李萨如图形的主要用途。 李萨如图可以用来大致判断合成图形的X,Y方向的正弦运动的频率之比。由此可以根据已知的一个输入频率求另一待测频率 分析 分析比较RLC 串联谐振电路和有源带通滤波器的选频特性有何区别。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选频主要是根据基频信号来选择的,一般进行的傅里叶分解得到的各阶次谐波的频率都是基频的整数倍,所以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是离散分布的。 有源带通滤波器选出的频率是一定范围的,所以有源带通滤波器选出的频率是一定范围内连续分布的。 实验二 周期电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1. 实验目的 1, 了解常用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的表示,掌握串联谐振电路和带通滤波器选频电路组成的滤波电路,以构筑周期电信号谐波的分解电路; 2, 学习用加法器实现对各次谐波信号的叠加; 2. 实验数据 表2-2-1 分解后各次谐波的频率和幅值 幅值(V) 频率(HZ) 直流分量DC 基波f0 二次谐波2f0 三次谐波3 f0 四次谐波4 f0 五次谐波5 f0 六次谐波6 f0 直流分量DC 基波f0 二次谐波2 f0 三次谐波3 f0 四次谐波4 f0 五次谐波5 f0 六次谐波6 f0 全波 -47.2 1.42 59.6 4.24 13.8 1.56 5.56 0 100 99.8 100 199.73 200 300 方波 -1.83 202 8.64 68.0 18.6 41.2 11.2 0 49.98 100 150 200.1 249.9 300 表2-2-2 不加5次及以上的谐波 幅值(V) 频率(HZ) 全波 56.4 100 方波 192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