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3:22: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

1. 组织学: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2. 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3.组织学研究内容: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4. 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约为0.2um 石蜡切片

HE染色(苏木精—碱性,蓝紫色和伊红染色—酸性,红色) 5. 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约为0.2nm 观察亚细胞结构

电子密度低则颜色浅,高则深。 6.过碘酸—希夫反应(PAS反应):多糖和糖蛋白被染成紫红色。 7.免疫细胞化学:应用原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检测物质---细胞内某些肽类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分布 8.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细胞内mRNA和DNA序列片段

基本原理---两条单链核苷酸互补碱基序列专一配对的特点。

第二章 细胞

第三章 上皮组织

1.概述

上皮组织有边界组织之称

上皮细胞有明显的极性,有基底面(朝向深部结缔组织)和游离面(朝向体表或有腔器官腔面的一面)

上皮组织中没有血管及淋巴管,含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细胞的营养需依靠结缔组织的血管透过基膜供给。 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

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等 2.被覆上皮分类

单层扁平(鳞状)上皮:内皮、间皮、其他

单层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状上皮

复层扁平(鳞状)上皮:角化的、未角化的 复层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1)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表面观、垂直观、分类 单层立方上皮:表面观、垂直观

分布---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处

单层柱状上皮:表面观、垂直观

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的腔面

细胞种类---柱状细胞、杯状细胞(PAS阳性)、纤毛柱状细胞

假复层纤毛状上皮:细胞种类---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纤毛)、梭形细胞、椎体

形细胞、杯状细胞等

1

分布---呼吸道的腔面 作用---清洁和保护呼吸道

特点---细胞形态不一、细胞核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细胞底

端都附在基膜上

2)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多层细胞----扁平细胞(角化/未角化)—多边形细胞—基底细胞

(游离面——基底面)

功能---耐摩擦、保护作用

复层柱状上皮:分布---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等处

变移上皮:分布---衬贴在排尿管道(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的腔面 功能---保护

细胞变化---基底细胞—中间层细胞—表面细胞—盖细胞

(基底面——游离面)

特点---细胞层数和形状可随所在器官的收缩与扩张而发生变化 最外层游离面细胞称为盖细胞 基膜平坦 3.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游离面 微绒毛:短小 LM---纹状缘(小肠)、刷状缘(肾脏) EM---微绒毛

纤毛:粗长 电镜下为9+2联微管

侧面 细胞连接: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 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 4.腺上皮与腺

单细胞腺

外分泌腺 分泌部 分泌物性质:浆液性、粘液性、混合性 多细胞腺 形状:管状、泡状、管泡状 导管部(按是否分支) 单腺 复腺 内分泌腺

第四章 固有结缔组织

概述 1.组成

细胞

结缔组织 纤维

细胞间质 胶态 固有结缔组织 基质 半固态 软骨组织

固态 骨组织 液态 血液

分布广,形态多样

2.功能:连接、支持、营养、保护、运输、修复 3.所有结缔组织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4.固有结缔组织组成:细胞、细胞间质 (纤维、基质、组织液)

2

固有结缔组织分类: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固有结缔组织特点:①细胞少,细胞间质多 ②细胞无极性 ③有血管 丰富 固有结缔组织功能:①连接 ②支持 ③营养 ④保护 固有结缔组织来源: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一、疏松结缔组织 1.组成

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间充质

细胞、白细胞

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基质:蛋白多糖和糖蛋白 2.细胞

成纤维细胞

LM:星形突起,胞核椭圆形,胞质嗜碱性。 EM: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RER)、游离核糖体(rib)、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Golgi)。

功能:形成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合成基质 巨噬细胞

形态:圆形或不规则形,形态随功能改变 结构:LM 核小、着色深,胞质丰富、嗜酸性

EM 微皱褶和突起;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微丝和微管 功能: 变形运动和趋化性 吞噬功能

分泌功能(溶菌酶、补体、白细胞介素1 ) 抗原提呈/参与免疫应答(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来源: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浆细胞

形态:圆或卵圆形

结构:LM 核小、偏位,核染色质呈车轮状;胞质嗜碱性,近核侧有浅染区 EM 丰富的RER,发达的Golgi C. 功能:分泌免疫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 来源:B淋巴细胞 肥大细胞

形态:圆或卵圆形

结构:LM 粗大的嗜碱性颗粒(异染性,水溶性) EM 颗粒有单位膜包被,呈板层状或细颗粒状 功能:引起过敏反应

颗粒中含有:组织胺: 非血管平滑肌持续痉挛,哮喘、腹泻、腹痛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吸引嗜酸性粒细胞聚集 肝素:局部抗凝血作用

白三烯: 使毛细血管和微静脉通透性增加 ,局部水肿

脂肪细胞

LM: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被一个大脂滴挤到细胞边缘,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