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护理中康复护理要点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9:19: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护理中康复护理要点解析

【摘 要】 分析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护理中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取7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手法复位后支架固定治疗,研究组38例患者术后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康复情况。结果:护理3个月后,研究组恢复情况优良率达92.1%,对照组恢复情况优良率为67.5%,研究组患者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关节部位血肿、渗出物吸收,减少粘连及僵硬并发症,推进其关节康复,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康复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78-01

肱骨外科颈是肱骨头松质骨与肱骨干皮质骨交界部位,位于解剖颈下方约2.5cm的部位[1],因距离肩关节较近,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极易发生肩关节僵硬、粘连等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或与手术创伤引起的挛

缩有关,也可受术后未接受及时的康复护理影响[2]。为了进一步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的要点与效果,本文选取7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7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3例,女34例,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6.5岁,颈骨患者35例,肱骨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法复位后支架固定治疗。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8例,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术后仅行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包括:常规病房护理、饮食护理;血压、呼吸、心率及脉搏等指标变化情况监测、按摩护理等。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康复护理。

1.2.2.1 术后一周护理

术后1-7天内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做好体位指导,保证其患肢外展,并将肩周部位进行固定,做好引流管通畅护理。指导患者不可上肢用力过大,站立期间要用三角带将患肢悬于胸前。术后患者感觉功能恢复后指导患者适当收缩肩部肌肉,并辅助一些伸肢、握拳活动,以减少手部水肿。 1.2.2.2 术后二到三周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肩部被动活动,每日半小时,如用健肢扶住桌子等支撑物,放松患侧肩部,在保持身体稳定的同时,慢速向前弯腰,患肢受重力影响会趋于与地面垂直,后患者向前移动,以促进患肩前屈,持续20秒后伸直腰身,还原患侧肩部。 1.2.2.3 术后四到六周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全面性活动,患者用健侧手拖住患侧肘部,放松患侧肩部,后慢速下蹲身体后站起,促使患肩随着身体运动,后再用健侧手拖住患肩并向外推送,辅助患肢进行外展运动。当患者患肢肌肉达到3级及以上时结合一些抗阻力运动,加强肩部抗阻能力。

1.2.2.4 术后七到十二周护理

基于基本的康复锻炼,该阶段可以指导患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