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0 17:31: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 )1.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 。

A、个性心理 B、群体心理 C、动物心理 D、民族心理 ( )2.以下哪个不属于心理过程的内容。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行为过程

( )3.个性倾向性包括 、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A、需要 B、能力 C、知觉 D、情绪

( )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 等方面的差异。 A、性格 B、知觉 C、感觉 D、意志

( )5.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

A、华生 B、斯金纳 C、冯特 D、艾宾浩斯

( )6.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 在莱比锡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巴甫洛夫 B、冯特 C、詹姆斯 D、托尔曼

( )7.心理作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观念性、主观性和 等特征。 A、生物性 B、物理性 C、能动性 D、机械性 ( )8.心理的器官是 。 A、心脏 B、人脑 C、骨骼 D、手脚 ( )9.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主观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 )10.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验法 D、演绎法 ( )11.以下哪个学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A、精神分析心理学 B、行为主义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 二、名词解释题 1.认识过程

答:认识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其规律时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活动

过程。 2.情感过程

答:人们不仅要认识周围世界,而且还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对这个世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态度,体验着某种感情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拟定实践计划,作出决定,执行决定,以及为达到目的而克服各种困难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意志过程。 4.个性

答: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从事的活动等不同,心理过程在每个人身上就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心理,简称为个性。 5.个性倾向性

答:在心理学中人们的个性在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叫做个性倾向性。 6.个性心理特征

答:能力、气质、性格,在每一个具体人身上表现出的稳定的特点,在心理学中就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 7.客观现实

答:客观现实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 8.客观性原则

答:要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目来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9.观察法

答: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或实验室的条件下,直接系统地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观察它的产生和发展,并将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 10.实验法

答: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的情况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11.心理测验法

答: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处理的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

法。

12.个案研究法

答: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13.产品分析法

答:也叫“作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活动的产品或作品进行分析来揭示人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题

1.简述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答:(1)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2)个性心理是在人的长期心理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在当前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3)个人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对本人当前的心理过程和结果又有深刻的影响。 2.简述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答:(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2)心理学是一门介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3)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广泛、分支繁多的学科。 3.简述心理的实质。

答:(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 4.简述心理学的任务。

答:(1)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它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2)实现对人的心理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3)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充分发挥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能动作用。

5.简述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答:(1)有助于师范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进行自我教育;(2)有助于师范生掌握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3)有助于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 6.简述质的研究方法。

答: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