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5:30: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唐代文学史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诗歌流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表现返璞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风格自然清新,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 2边塞诗派

盛唐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长于七言诗歌的创作。他们执着功名,关注世事,在世务中寻觅人生价值。善于描写边塞风光神奇瑰丽,抒写立功塞外的英雄壮志,歌颂将士不畏艰苦,抗敌御辱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揭露了军中的苦乐不均,)表现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3大历诗风 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代表诗人有韦应物、刘长卿、“大历十才子”等。大量作品表现了孤苦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和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诗歌转向淡远的情致和细致省净的意象,虽有风味但骨气顿衰。

4大历十才子

指的是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他们的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在生活态度上,不再像前辈盛唐诗人那样充满兼济理想,真正的兴趣也不在政事,而是集情趣于山水,寄心绪与景物。除了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的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冷清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 5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诗歌新变的第一诗人群体。主要成员有:韩愈、孟郊、张籍、等。他们有明确的理论主张:一是“不平则鸣”一是“笔补造化”。审美理想:崇尚雄奇怪异之美。其诗歌创作理论突破了传统诗教,在诗歌理论史上影响较深。 6元白诗派

中唐时期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创作主张为重写实、尚通俗,主张向民歌学习。是中唐文化转型时期文学世俗化的新思潮。其远源可溯至诗三百中“风”诗和汉乐府民歌,近源受安史之乱以来具有写实精神创作的影响,尤其是深受杜甫的影响。 7初唐四杰

共同活跃于初唐文坛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他们努力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突破宫体诗的狭小范围。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对诗歌的格律形式也有所探索。

8,上官体:初唐诗人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 9唐传奇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传奇”之名似起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转奇闻异事。以愉悦性情为旨归,更加关注个体生命和个体情感。在语言和修辞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二、简答及论述题

1王孟山水田园诗特色及二人比较

答:孟浩然:1、清新自然,不尚雕饰。 2、气象雄浑,境界阔大。

3、富有生活气息。 4、语淡而味浓。 王维:1、诗中有画,(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细微的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使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融入其中,创造出宁静淡泊而又清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2、诗中有禅,(他的一些作品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渗入了禅宗佛理的关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3、诗中有声(王维工于音律,善于描摹大自然的声响,来刻画景物,创造意境) (4、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意境创造)

比较: 1、王维无我之境与孟浩然有我之境的分别 2、王的理性的思索与孟感觉上的愉悦 3、王诗笔法的精工秀丽与孟诗疏朗清淡 4、王诗意境的幽深与孟诗闲适幽远 5、抒情的委婉含蓄与率真直露

(6在体照自然方面,王多静默观察,融汇绘画技法,孟诗意象多以动态物象为中心 7在体裁方面,王维多律绝,孟诗多五古和无言近体。) 2高岑诗歌特色及二者比较

答:高适:1直面现实,具有慷慨悲壮的美。 (2叙事、描写与议论抒情一体) 3重观察思考,具有理智的冷静

4纵横跌宕,气质沉雄,骨力浑厚 岑参:1纵横跌宕,舒卷自如

2意奇、语奇、调奇之美 3情真意切,深沉细腻

(4 形式接近乐府,但完全不用古题而自立新题) (比较:同:1 题材上,二人都以边塞诗著称。

2 风格上,二人都具有雄浑豪壮的特点。 3 形式上,二人都以七言歌行著称。

异:1 内容上,高适多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边塞问题,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岑参多讴歌战争的胜利和将士的英勇,及描写边塞风土人情

2 风格上,高适以描写战争的残酷为主调,近乎悲壮苍凉;岑参以歌颂将士的勇敢和描写异地风光为主调,风格雄奇壮丽。 3 抒情方式上,高适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参则长于描写,多寄情于景。 4 语言方面,高尚质朴,不追求奇字奇句,以醇厚自然感人;岑尚奇巧,刻意求奇求新,以新奇俊逸动人。

5 形式上,高诗严整,对仗工稳;岑诗奔放,句式长短错综。 6 创作方法上,高多用写实手法;岑近乎浪漫主义。) 3李白的思想 答:1 强烈功名心,儒家用世思想,不愿走科举道路,希望平交王侯,功成身退,归隐江湖。 2神仙道教信仰在李白思想中占重要地位,近千余首诗有一百多首与神仙道教有关。 3人格: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 4李白乐府、歌行、绝句的特色

答:乐府:1、大量沿用乐府古题,或用其本意,或另出新意,能曲尽拟古之妙。 2、李白的乐府诗,处处有“我”在,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个性。 3、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

歌行:1浓厚的抒情意味,以主观情感和意象为轴心。

2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形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创造出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3句式富于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显示出回旋震荡昂的节奏旋律凸显气势和力度,呈现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

4 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的时代精神充分发挥,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气。 绝句:1、自然含蓄、富有情韵。 2、境界清新,内蕴飘逸潇洒。

3七绝以山水诗和送别诗居多,也写得最出色。 4受乐府民歌影响较明显。 5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1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

2喷发式的抒情方式,尽显作者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以及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情感。

3语调抑扬顿挫,富于节奏变换,如行云流水。 4想想变幻莫测,发想无端。

5诗歌创作中多壮美意象,也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因而诗歌的语言风格清新明快,明丽爽朗。 6.杜甫的人格

答:1、热爱家人。 如:“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月夜》)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 2、珍视友情: 如:“江南瘴疠地,逐容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梦李白》)

3、同情民众: 如:“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家贫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又呈吴郎》) 4、忠君爱国: 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热爱自然: 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二首》 7对杜甫诗歌“诗史”的理解

答:第一、杜诗“诗史”的含义1、“善陈时事”,具有史的认识价值。有些事还可补史之失载。 2、不但提供了史的事实,而且还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3、抒情诗中心之所向,情之所系,未离时局,也具有诗史的意义。 第二、杜诗“诗史”的性质: (1)“以韵语纪时事”(杨慎语)。

(2)个人经历与社会变动两条线索紧密结合,既有个人中的世界,又有世界中的个人。 “诗史”的叙事艺术:、

1力于细部描写,对于人、物、心情精心刻画,细微处见真实。 2从自身经历的情境出发,带有强烈的抒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