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碱金属练习题 习题精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16:58: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三化学碱金属练习题

第Ⅰ卷(共67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N-14 O-16 Na-23 S-32 Cu-64 C-1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①要透过兰色钴玻璃观察钾的火焰颜色 ②先把铂丝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测的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用盐酸把铂丝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较微弱的火焰 ⑤没有铂丝,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仅有③不正确 B、仅有④不正确 C、仅有⑤不正确 D、全对

2、最近美国遭受飓风袭击,整个新奥尔良都浸泡在水中。灾区的灾民欲将海水转化为可饮用水,除了要降低盐份外,还要进行下列处理过程,其合理的顺序是: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粉精)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3、把0.1mol Na2O2、Na2O的混合物溶于水后,刚好被100 g7.3%的盐酸中和,则混合物中Na2O2和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会B 2:1 C 任意比 D 3:4

4、存放下列试剂的方法中,有错误并且引起危险的是:

A、白磷浸在盛有CS2的敞口试剂瓶中 B、金属钠浸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

C、碳酸钠饱和溶液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溴水放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5、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现象的是小苏打; C、用两只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

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6、将20.8 g含NaOH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到2000C,使其完全分解后冷却至室温,称

得固体质量为15.9 g,则原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关系是: A、NaOH物质的量大于NaHCO3物质的量 B、NaOH与NaHCO3的物质的量相等

C、NaOH物质的量小于NaHCO3物质的量 D、NaOH与NaHCO3以任意比混合

7. 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

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A、3:4:1 B、3:3:2 C、6:7:3 D、6:9:0

8、往200mlNaOH溶液中通入CO2,充分反应后,在减压和降温的条件下,小心将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M。通入CO2的体积V(CO2)(mL)(标准状况)与M的质量m (g)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A点时,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Na2CO3 B、B点时,通入CO2的体积为1792mL

C、C点时,白色固体M的化学式为NaHCO3 D、小心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中一定有NaOH

9、共价键的断裂有均裂和异裂两种方式,即:均裂:A∶

B → A·+B· ;异裂:A∶B → A++[∶B]。下列化学反应中发生共价键均裂的是 A、2K+2H2O=2KOH+H2↑

B、2Na+2C2H5OH → 2C2H5ONa+H2↑ C、Na2CO3+H2ONaHCO3+NaOH

D、CH3COOH+C2H5OH

H2O+CH3COOC2H5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答案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0. 已知氢化锂(LiH)属于离子晶体,它跟水反应可以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LiH的水溶液呈中性 B、LiH是一种强氧化剂

C、LiH中的氢离子与锂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LiH中氢离子被还原成氢气

11. 下列四种物质①Ca(ClO)2,②CaCl2,③Na2O2,④SO2,在一定条件下,因强氧化性而使

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①③ B、①②③ C、只有① C、①③④

12. 四种物质①氧化钠、②氢氧化钠、③过氧化钠、④亚硫酸钠。1 mol 上述固体物质,长

期放置于空气中,最后质量增加情况是(不考虑潮解因素): A、① = ② > ③> ④ B、① > ③ > ④ > ② C、② > ① = ③ > ④ D、④ > ② > ③ > ①

13、以下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Li<Na<K<Rb B、碱金属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依次增大 C、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大小为Li<Na<K<Rb

D、碱金属离子的氧化性强弱为Li+>Na+>K+>Rb+

14. 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

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m(混合物) 50ml盐酸 9.2g 50ml盐酸 15.7g 50ml盐酸 27.6g VCO2(标况) 2.24L 3.36L 3.36L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1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C、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

D、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15. 在25℃,101KPa下由HCHO、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g,其相对氢气的密度为

14。该气体与2.24L氧气(标准状况下)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粉末,Na2O2粉末增重的质量:

A、等于6.72g B、大于6.72g C、小于6.72g D、无法确定

16、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值与溶液体积的

pH 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A、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1 C、若a = 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1< a < 4,则A、B都是弱酸。 0 1000 mL

17、高一新教材中的一个演示实验:用脱脂棉包住0.2g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脱脂

棉上滴加几滴水;可以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2O2与H2O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B、Na2O2与H2O反应中有氧气生成 C、Na2O2与H2O反应中有氢氧化钠生成

D、Na2O2与H2O反应中有中间产物H2O2生成

18、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4离子的颜色,而不是K+离子的颜

色,他设计的实验中没有意义的是:

A、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

B、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离子无色

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离子无反应

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离子为紫红

19、往含0.2 mol NaOH和0.1 mol C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气体为

6.72 L(S、T、P)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数目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A B C D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