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直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3:42: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 )独立行使。

A.人民法院 B.审判员 C.合议庭 D.审判委员会

2、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

A.科学社会主义 B.剩余价值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劳动价值论

4、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材料说明( )。 A.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 B.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受到行政处罚 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5、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 )的科学判断。

A.基本情况 B.基本矛盾 C.基本国情 D.基本任务

6、在阶级社会里,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众人之事的重要机关 B.封建统治的工具

C.阶级统治的工具 D.由军队、法庭、监狱等组成的暴力机关

7、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8、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动。”这首诗说明了( ) 1

A.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

B.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C.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9、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量的变化 B. 一切变化和过程 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 事物范围的扩大

12、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 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③为人民服务 ④敬业奉献 ⑤集体主义 ⑥严格自律,勤俭节约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4、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 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③为人民服务 ④敬业奉献 ⑤集体主义 ⑥严格自律,勤俭节约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5、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克服 16、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17、文艺复兴兴起于( )。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D.西班牙

18、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

A.客体的选择和建构 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 D.客体能动反映 19、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20、2002年1月,国家计委公开举行全国首次铁路价格听证会,各界人士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表明( )。

A.民主与法制要紧密结合 B.人大代表的作用在增强 C.政府决策进一步民主化 D.人民可以直接行使权力

21、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 A.革命理

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2、实现调控的主体是( )。

A.企业 B.市场 C.行业组织 D.政府

23、下面( )是政府非常设机构。

A.国家审计署 B.省计委 C.国家扶贫办公室 D.县建委

24、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动。”这首诗说明了( ) 1

A.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

B.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C.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25、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 A.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B.抛弃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26、物质的运动是( )。

A.暂时的 B.绝对的 C.时动时静的 D.不可把握的

27、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 )。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28、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确定2002年下半年将召开( )。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大九届六次会议 D.全国人大第十次代表大会

29、宋代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C.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0、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确定2002年下半年将召开( )。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大九届六次会议 D.全国人大第十次代表大会

31、吴某近几年纠集一伙人,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流窜作案,多次抢劫,打伤10多人,赃款数额高达人民币20多万元。人民法院依据刑法判处吴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案例表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刑罚当罚性 D.执法严格性

32、行政处罚只能( )。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由公安机关执行

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3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3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35、小范因自己的手表丢失,怀疑是同桌小蔡所为,便要搜查小蔡的衣服口袋,小范的这一行为被老师发现后及时制止。小范的行为( )。 A.是合法的,因为这是维护自己财产权的行为 B.是非法的,因为这是侵犯小蔡人身自由权的行为 C.是非法的,因为这是侵犯小蔡荣誉权的行为 D.是合法的,因为这是小范找回手表的有效方式

3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 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C.绝对的观点和相对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37、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多方面的,而且日趋激烈,但归根到底是( )。 A.综合国力的竞争 B.经济实力的竞争 C.科技实力的竞争 D.人才的竞争

38、物质的唯一的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可知性 C.运动变化性 D.广延性

39、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做( )。

A.平件 B.加急件 C.特急件 D.急件 40、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41、下面( )是政府非常设机构。

A.国家审计署 B.省计委 C.国家扶贫办公室 D.县建委

42、现阶段我国的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在( )。

A.一定范围内存在 B.一定时期内存在

C.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D.一定时期内的一定阶层中存在

43、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方法是( ) A.B.分析和综合方法 C.矛盾分析方法 D.

归纳演绎方法抽象和具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