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50: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

根据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做好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武汉大学研究生复试工作管理规定》(武大研字[2009]26号)等文件精神及我院实际,为做好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组织领导

1、成立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方卿(院长)、付兴荣(院党委书记)、陆伟(副院长)、胡伟(院党委副书记)、王华(院党委副书记)五人组成,方卿院长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院复试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2、学院成立若干复试小组(复试小组成员须无直系亲属报考本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相关复试工作。

二、指标分配、复试分数线及复试比例 复试分数线 总学科或专业代码及名称 政治(管理综合) 120501图书馆学 120503档案学 55 1205Z1出版发行学 1205Z2信息资源管理 1205Z3保密管理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国家线 50 50 85 85 350 55 90 90 370 115 38 15 127% 40 31 外语 招业务业务总分 生数 推免数 上院线人令营) 接收 数(含夏复试 比例 备注 课1 课2 1201Z1电子商务 120502情报学 125500图书情报硕士 055300出版 信息资源管理单考班 110 45 195 163 1 7 264 170% 国家线 学校划线 20 25 125% 注:复试分数线需不低于国家线,复试比例计算包含预估的上国家线未上院线的夏令营优秀营员。“少骨计划”及“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复试分数线待国家线公布后,由学校另行公告。

三、夏令营优秀营员政策

夏令营优秀营员初试成绩达到报考专业的学院复试分数线,经体检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即可免复试录取;达到国家线,经体检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可参加复试,按入学初复试总评成绩排名依次录取。

四、调剂政策 (一)专业学位

1、出版硕士(全日制)接收报考院内学硕专业复试考生的调剂;

出版硕士(非全日制)接收校内外相关专业调剂(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2、图书情报硕士(非全日制)接收报考本院图书情报硕士(全日制)复试考生的调剂; 图书情报硕士(非全日制)录取优先接收第一志愿考生。报考图书情报硕士(全日制)的考生可在复试后申请调入非全日制,按照其复试的综合成绩,在非全日制剩余指标范围内,从高到低依次排名调剂录取,直至指标用完。

3、图书情报硕士(非全日制)院内调剂完成后,如还有剩余指标,并经研究同意后,学院将另行公告接收院外管理类联考专业调剂的具体事宜。

4、 特别提醒:凡报考全日制的考生申请调入非全日制,需提供工作单位同意委培函件;须满足定向就业生的相关要求,并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协议,未签订者不予录取。 (二)学术学位

图书馆学、保密管理接收院内出版发行学专业复试考生的调剂;电子商务、保密管理接收院内情报学专业复试考生的调剂。 (三)所有调剂考生须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须达到2018国家线及我院调入学科专业复试分数线;所有调剂工作(既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

五、复试要求 (一)具体安排 1、资格审查:

时间:学术学位硕士(含全日制学硕和单考班):3月19日8:00-11:00 专业学位硕士:3月24日上午8:00-10:00 地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9会议室

考生参加复试时须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持学生证)和准考证,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公章)。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

参加非全日制复试的考生,需提供所在工作单位同意委培的函件。

2、复试时间地点:学术学位硕士(含全日制学硕和单考班)复试于3月19日下午进行,专业学位硕士复试于3月24-25日进行,复试分组情况及具体时间地点安排于资格审查时查看学院公告。

考生在接到通知后,不按时参加复试的,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3、我院按学校财务部有关规定收取复试费(每名考生复试费100元)。 (二)复试方式 1、笔试

报考图书情报硕士的考生加试思想政治理论。 笔试时间:3月24日10:30-12:30 笔试地点:资格审查时查看学院公告 2、综合面试

(1)每人不少于20分钟。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考生须提交PPT格式的报告,内容应包括:个人简况;本科阶段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情况以及相关成果;对所报考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拟从事的研究方向及构想,时间10分钟左右。第二阶段回答提问,时间10分钟左右; (2)复试小组由不少于5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办事公正、无亲属报考本专业研究生的教师组成,设组长一人,并安排复试小组秘书现场记录;

(3)每个复试小组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妥存备查;

(4)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 3、外语面试

(1)外语面试(听力、口语)小组成员2人;

(2)每组2名考生,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每名考生单独回答问题,时间每人5分钟左右;第二阶段由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题目,2名考生就抽到的题目进行讨论,时间10分钟左右。

(三)主要内容

各学科(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及办学特色决定复试内容,专业学位要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一般应包含以下基本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外语听说能力;

(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