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郑州三测-理综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20:16: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郑州市201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

理科综合试题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考生应首先阅

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Al-27 K-39Fe-56 Co-59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膜的面积比内膜的大 B.外膜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高于内膜 C.既能产生水,也要消耗水 D.含有DNA,不含RNA 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所用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处理过的唾液淀粉酶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B.用吡罗红染色剂处理细胞,可以观察到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用苏丹Ⅳ染液鉴定含脂肪较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D.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可选择高锰酸钾溶液

3.现有某动物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极体,其核DNA分子数为M,则该

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和初级卵母细胞中形成的四分体数分别是 A.M、M/2 B.M、M C.2M、M/2 D.2M、M

4.下图是A、B两种不同遗传病的家系图。调查发现,人群中患B病的女性远远多于男性。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B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若第Ⅲ代的6号个体与9号个体结婚,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5/6 D.如果第Ⅱ代的3号个体与一正常男性结婚,最好生男孩

5.为探究在单侧光照射下燕麦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横向运输是发生在尖端(A段)还是发

生在尖端下面一段(B段),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A.若a、b均向光源弯曲生长,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B段 B.若a、b均直立生长,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B段

C.若a向光源弯曲生长,b直立生长,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 D.若b向光源弯曲生长,a直立生长,则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 6.右图为某一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

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从图中可以看出,能量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 7.化学之“化”,体现在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用X表示下列物质,

其中在溶液中不可能实现右图转化关系的是 ... A.AlCl3B.CO2 C.SiO2D.H2S

8.下列关于有机物莽草酸()和鞣酸()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A.两种有机物中含有完全相同的官能团 B.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分别向两种酸中滴加三氯化铁溶液,均发生显色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NaOH反应,消耗NaOH的量不同 9.下列关系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K>Mg2>Na

B.热稳定性:NaHCO3>Na2CO3>H2CO3

- C.结合H的能力:OH>ClO>HCO3

D.相同pH的HCl和CH3COOH加水稀释相同倍数,pH:CH3COOH>HCl 10.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2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排气法收集H2、CO2、Cl2、NO、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11.右表中的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X>W B.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Z>W>Y>X C.原子半径:W>X>Y>Z

D.由X、Y和氢三种元素只能形成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12.某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8,完全燃烧时产生

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它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的种类分别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1种、3种B.2种、2种C.2种、3种D.1种、2种

13.读图、读表是高中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读正确的是

A.由甲推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19.8 kJ·mol B.由乙推知离子反应Co2(aq)+Cd(s)

-1

Co(s)+Cd2(aq)可以发生

C.由丙可知: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由丁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NaA>NaB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9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含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法拉第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引入“场”和“场线”的概念。关于电场和磁场、电场线和磁

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

3

B.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电场和磁场中客观存在的曲线 C.电场和磁场都一定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D.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电荷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轨迹 15.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不仅有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飞船,

还有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中“神舟”系列飞船绕地球做圆轨道飞行的高度仅有几百千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绕地球做圆轨道飞行的高度达2万多千米。对于它们的运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系列飞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B.“神舟”系列飞船的角速度小于北斗导航卫星的角速度 C.“神舟”系列飞船的运行周期小于北斗导航卫星的运行周期 D.“神舟”系列飞船的运行速度小于北斗导航卫星的运行速度 16.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计时开 始时,甲、乙两车相距s0,在两车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若甲车在乙车前方且s0=s1+s2,两车相遇1次 B.若甲车在乙车前方且s0<s1,两车相遇2次 C.若乙车在甲车前方且s0=s2,两车不会相遇

D.若乙车在甲车前方且s0=s1,甲追上乙前T时刻相距最近

17.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有一四面体C-AOB,C、A、O、B为四面体的四个顶

点,坐标位置如图所示。D点在x轴上,DA=AO,在坐标原点O处固定着带电量为- Q的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O、A和A、D两点间的电势差相等 C.将电子由D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 D.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D点的电势能 18.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就从理论上预言存在只有

一个磁极的粒子,即“磁单极子”。1982年美国物理 学家卡布莱利用电磁感应现象设计了一个寻找“磁单 极子”的实验,他设想让一个只有N极的“磁单极 子”自上而下穿过电阻为零的超导线圈(如图甲), 观察其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变化情况。和一个小条 形磁铁自上而下穿过普通导体线圈(如图乙)相比, 从上往下看

A.普通导体线圈中将出现顺时针方向的持续电流 B.普通导体线圈中将出现逆时针方向的持续电流 C.超导线圈中将出现顺时针方向的持续电流 D.超导线圈中将出现逆时针方向的持续电流

19.如图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输系统的简化示意图。斜面轨道倾角为37°,质量

为M的货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0.5。货箱在轨道顶端

4

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

m的货物装入货箱,然后货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当轻弹簧压缩至最短时,自 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货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

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已知sin37°=0.6,cos37°=0.8,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货箱载着货物接触弹簧时立即开始减速运动 B.货物质量m应为货箱质量M的4倍

C.货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

D.货箱从最低点滑回顶端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货箱的重力势能 20.如图,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分布在正方形abcd区域内,O

点是cd边的中点。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O点沿纸面以垂直于cd 边的速度射入正方形内,仅在磁场力的作用下,经过时间t0刚好 从c点射出磁场。现设法使该带电粒子从O点沿纸面内与Od成 30°的方向,以大小不同的速率射入正方形内,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5t0,则它一定从cd边射出磁场 31 B.若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是t0,则它一定从ad边射出磁场

21 C.若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问是t0,则它一定从ab边射出磁场

4 A.若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是

D.若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是t0,则它一定从bc边

射出磁场

21.如右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以速度v1顺时针匀速运动,t=0时

刻小物体从底端以速度v2冲上传送带,t=t0时刻离开传送带。 下列描述小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如图甲所示,力传感器A与计算机相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力

传感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轻质细绳与一滑块相连,调节传感器高度使细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