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困境-地方财政研究网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3 0:37: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2年第16期(总第208期)

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

辽 宁 省 财 政 学 会 2012年10月15日

本期主题:实体经济

[按]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整体下行局面,尤其是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加工业更是困难重重。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已连续14个季度下滑;截止今年8月份,中国工业增加值已经下滑到了三年来的最低点;外国对华投资已连续10个月下降,而已经在华投资的外商也出现撤资情况;今年上半年一些地区税收情况堪忧,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很小,甚至出现负增长,财政收入质量明显下降;去年下半年以来,江浙地区一些民企企业家“跑路”以及近年来大量出现的“裸商”,即部分企业家移民海外并伴随资本外流,同样凸显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处境艰难。种种迹象表明,以制造加工业为主体的中国实体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制造业承载着中国绝大部分税收、居民就业与社会稳定,其发展好坏影响巨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宜简单地将实体经济困境归咎于国际金融危机,而是要从发展战略、体制惯性与制度设计等方面寻找原因。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认识,找出标本兼治的办法,从制度上保障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为民生与改革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一、实体经济

狭义上的实体经济指工农业生产加工,包括通讯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零

售商业等领域。分析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某种意义上就是指狭义上的实体经济。广义上的实体经济包括所有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活动,唯一被排除在外的就是金融领域(银行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领域)。目前主流观点所说的实体经济,指的就是广义上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承载基本的生存与发展之需。一方面,虽然中国国土广阔,但可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森林、矿产、能源和水资源都十分有限,靠这点有限的资源养活全球20%的人口,不维持一定规模的实体经济,中国很难生存。另一方面,中国既不可能像当年的英国和日本那样去侵略别国,通过掠夺、奴役广大殖民地而获得财富,也难以像美国那样通过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国际金融框架来侵吞全球财富。为了解决13亿人口衣食住行等基本民生问题,在稳定的环境中寻求发展,中国选择走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构建自己的硬实力。 2.创造最多的GDP。不同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中国的GDP绝大部分来自实体经济,从狭义角度看,中国一多半的GDP来自于制造加工业,如果从广义角度看,中国GDP的94.8%来自于实体经济。以2011年为例,当年实体经济贡献了中国GDP的95%,而其中制造加工业的贡献率高达80%,是为中国经济的“脊梁”。

3.产生最多的税收。在当今中国,农业税已取消,金融业处在官方垄断下,服务业能提供较多就业机会,但纳税很少。真正的纳税大户仍然是以制造加工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以2011年为例,中国税收总量为89720亿元人民币,其中16%来自500家大型制造企业,50%来自中小企业,合计比例达66%,显然,单是制造加工业就已是中国遥遥领先的第一纳税大户。

4.造就“世界工厂”与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今天,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实体经济规模,在发电、钢铁、建材、造船、化工、煤炭、机械、电器、日用消费品、食品等制造加工领域,中国的产量均为世界第一,是为“世界工厂”。在这些领域,中国产品行销全世界,其出口数额之大已经令中国拥有了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

5.提供大部分就业岗位。中国有接近13.47亿人口,其中劳动力人口大约是10亿人。伴随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领域不仅不能吸纳劳动力,反而产生了而且还在继续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是精英职场,只能吸纳极少数高级人才;只有制造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实体经济发挥了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二、虚拟经济

1概念定义。虚拟经济系相对实体经济而言,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在货币金本位时期,虚拟经济作用不明显,任何投资与交易的媒介都是“真金白银”,只有当信用货币和衍生货币(金融工具或金融创新)出现后,虚拟经济才得以发展。从这一点看,虚拟经济就是信用交易,本质上是经济创新。从而,狭义的虚拟经济一般指银行金融领域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领域。也有观点认为,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物质价格系统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一般指物质的使用价值,是狭义价格系统,与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就是虚拟经济。从这一定义出发,又衍生出广义的虚拟经济,即一切预期价值(价值发现)投资,如此,房地产、博彩、收藏(拍卖)、品牌出租转让

2

等都具有虚拟经济特性。

2.特点与风险。一是为实体经济融资。信用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风险,而价值发现符合资本的天然属性,从而虚拟经济能够吸纳各种资金并将其资本化,为实体经济融资(如债券发行、公司上市、金融租赁)。二是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上市融资的企业都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股东仅以其全部出资对企业经营风险承担有限民事责任,当企业资产被分成众多单位的股份并上市交易后,就会出现众多股东,从而分散经营风险。同时,虚拟经济的价值发现功能集聚规模资金,从而降低融资交易成本。三是鼓励创新进步。虚拟经济的价值发现功能可以为风险事业(如新技术的研发)融资,从而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与新业态的出现成就创新进步。四是传递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公开自己的财务及经营状况,从而及时反馈了企业效益好坏,股市交易量及指数的变化也反映了一定时期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对投资者和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有益的帮助,有助于优胜劣汰,推动市场竞争,提高效率。四是有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有了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政府就可以适时通过发行国债、调整基准利率等财政金融手段,调控市场,减少经济过热或萧条的冲击危害。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比较 作 用 优 势 缺 陷 盈利模式 实体经济 解决人们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需求 价格相对稳定,就业牵动能力较强,产业链较长,风险较小,回报确定 周期较长,获利较慢,流动性差,变现能力弱 产品利润 虚拟经济 价值发现,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分散转嫁经营风险 周期较短,获利较快,流动与变现能力较强,资金杠杆效应较大,兼具财富效应 价格不稳定,风险较大,回报不确定 预期收益 较强的流动性与变现能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止损避险 辅助实体经济发展 一定条件下会制造金融泡沫,一旦资金链条崩断,就会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危及实体经济 抗风险评估 使用价值 地 位 风险模式 经济社会生活的主题 一定条件下会出现产能过剩,一旦资金链条崩断,就会引发经济危机,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从而一旦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风险也就随之而来:加剧经济波动,导致经济动荡;财富效应会导致资金大量流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导致金融投机猖獗,实体经济萎缩;引发社会动荡,增加财政风险;转嫁通货膨胀,掠夺别国财富,等等。

3.发展动态。20世纪70年代后,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出现使虚拟经济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投机行为日益严重。以2008年为例,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外汇交易有90%以上和投机活动相关,特别是那些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可以使较小资本控制几百倍的资金,有着明显的放大效应,激励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铤而走险,从而酝酿更大的金融风险:

一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加剧实体经济动荡。虚拟经济以膨胀的信用形态进入生产或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