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58: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在科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摘要】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兴趣,对幼儿的要求不仅仅是“学到了什么”,而是“怎样学”,教师要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自主尝试、体验和交流学到知识,这种自主式的学习不仅能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它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实质不谋而合,是幼儿园实施教育的一条最佳途径。

【关键词】科学活动;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究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种天性,幼儿通过亲身的体验与尝试,找到事物的特点及规律。探究可以帮助幼儿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幼儿自发性的探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暂时性,要让探究真正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途径,教师就必须教会幼儿探究的方法,学会自主探究。

一、以兴趣为切入点引发幼儿的自主探究

1.以兴趣激起探究的欲望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究知识的欲望。”由此可见,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自主探究的动力,孩子的认识活动受到兴趣的直接影响,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现象。

2.以好奇心提供探究的动力

要使孩子主动探究,除了要满足他们的兴趣,还要鼓励、支持幼儿的好奇、好问。好奇心驱使幼儿去探索、了解周围事物,它是幼儿学习的内动力和幼儿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幼儿形成对周围世界的积极进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丰富幼儿的各种知识,加大知识的信息量,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兴趣,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营造宽松的探究氛围,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学习 1.营造自主、宽松的氛围,诱发孩子的创造力 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是孩子主动学习和大胆探索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有时,孩子的想法和我们大人的想法相去甚远,我们也要以正面的态度给予幼儿鼓励和支持,尊重和接纳他们的观点。

2.给幼儿尝试错误的自由,并在适当时机给予关键性的

指点

对幼儿来说,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错误当中酝酿着成功,从错误到成功的转变过程,需要幼儿付出一定的努力,这种努力的意志品质就是一种科学态度的获得。教师应当允许幼儿失误,教幼儿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失误,并积极引导幼儿从失误中找出原因,再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教师要鼓励幼儿的自信心,并且启发幼儿正确的思考途径和探索方法。 3.重视个体差异,学会必要的等待

在探索活动中,幼儿主动地探索发现并获得知识和了解事物,使他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能急于求成。此外,幼儿具有个别差异,反应的快慢不同,能力的强弱也不同,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必然存在差异,所以不能强求一致,应该给予幼儿充分思考和探索的时间,不应该过分急躁。

三、引导幼儿学习多种探究方式

在幼儿科学探究教育活动中,更重要是让幼儿形成勇于探索的精神、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活动中我以幼儿年龄的特点和兴趣为出发点,以主题探索为引子,以科技活动为引领,整合其他各领域;同时,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与幼儿共同进行尝试、探索、研究,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科学探索的情境,促使幼儿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