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卷·2016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2月月考(2015.1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2:06: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山西大学附中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2月考试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C:12 O:16 S:32 Cu:64 Fe:56 Mg:24 Ba:137 Cl:35.5 P:31 Na:23 Br:80 F:19 Si:28 Al:27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 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 D.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30g甲醛(HCHO)和醋酸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目为NA B.1mol Cl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00mL0.2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Al3+数为0.02NA

D.标准状况下,将22.4L氯化氢溶于足量水中,溶液中含有的HCl分子数为NA 3. 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是( ) A. 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 B. 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C. 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 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4. 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若其他

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a1=a2 ②a1<a2 ③b1=b2 ④b1<b2 ⑤t1>t2

⑥t1=t2 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⑧图Ⅱ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以上所述正确的为( ) A.②④⑤⑦ D.②③⑥⑧

5. 如图是第三周期11~17号元素某些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y轴表示的可能是基态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B. 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标度; C. 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径;

D. y轴表示的可能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

6. a molNa2O2和b mol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使其充分反应,当排出气体为两种气体时, a:b不可能为 A.3:4 B.4:5 C.2:3 D.3:2

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⑦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 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D.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氢气

8. 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 ,设计了如下流程:

烧渣 足量酸 固体溶液试剂X NaOH溶液 控制pH 固体溶液FeSO4·7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9. 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 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 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 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10. 一般情况下,前者无法决定后者的是( ) A.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的大小 C. 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稳定性的高低 D. 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1. 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在该反应中( ) A. 硫元素被氧化 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 D. 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m3SO2就会放出2.5m3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