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7:38: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底时,即会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基底内,这种能力就称为平衡功能。 2.支持面:指人在各种体位下(站立、坐、卧、行走)所依靠的表面,即接触面。支持面的面积大小和质地均影响身体平衡。

3.平衡功能评定:是指依照特定的方法或程序对人体的平衡功能进行定量或/和定性的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4.稳定极限(LOS):指正常人站立时身体倾斜的最大角度,是判断平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LOS的大小取决于支持面的大小和性质。 二、填空:

1.医学平衡包括 和 。 静态平衡 动态平衡

2.平衡反应包括 和 。 反应时间 运动时间

3.特殊平衡反应是 和 。 保护性伸展反应 跨步及跳跃反应 4.平衡评定的目的是 。

了解被评定对象有无平衡障碍以及是否需要必要的治疗

5.评定平衡的方法包括 评定和 评定,及 。 主观 客观,有无协调障碍

6.Berg平衡量表包含14个动作项目,根据患者完成的质量,将每个项目分为0、1、2、3、4五个等级,4分表示 ,0分则表示 。最低分为 ,最高分为 。 能够正常完成所检查的动作,不能完成或需要中等或大量帮助才能完成。0分,56分。 三、问答题

1.简述平衡功能的评定的目的。

答:平衡功能评定目的有:①确定是否存在影响行走或其他功能性活动的平衡障碍;②确定平衡障碍的水平或程度;③寻找和确定平衡障碍的病因;④指导制定康复训练计划;⑤监测康复训练疗效;⑥跌倒风险的预测。

2. Berg平衡量表的评定内容有哪些?

答:Berg平衡量表的评定内容有:从坐位站起、无支持站立、无支持坐位(双脚着地或放在凳子上)、从站立位坐下、转移、闭目站立、双脚并拢站立、站立位时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站立位时从地面拾起物品、站立位转身向后看、转身360°、站立时将一只脚放在凳子上、两脚一前一后站立、单腿站立14项。

3. 试述Berg平衡量表的评分标准。

答:Berg平衡量表包含14个评定项目,根据患者完成动作的质量,将每个评定项目分为0~4五个等级予以记分。4分表示能够正常完成所测试的动作,0分表示不能完成或需要中等或大量帮助才能完成。最高分为56分,最低分为0分。 4.简述Berg平衡量表评分的分级方法。

答:平衡与步行能力关系密切。Berg量表评分结果为:0~20分,提示平衡功能差,患者需乘坐轮椅;21~40分,提示有一定的平衡能力,患者可在辅助下步行;41~56分,说明平衡功能较好,患者可独立步行;小于40分,提示有跌倒的危险。 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述人体系统中,除了哪项均与平衡功能相关 ( D )

A.躯体感觉系统 B.视觉系统 C.前庭系统 D.自主神经系统 E.运动系统 2.医学范畴内的动态平衡是指: ( E ) A.机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

B. 人体所处的一种姿势或稳定状态 C. 能支撑身体并能运动的能力 D.使人体能保持身体某些部位的稳定,同时有选择地运动身体的其他部位 E.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 3.人体平衡反应的形成时间有一定的规律,通常在:( E )

A.2~3个月形成俯卧位平衡反应 B. 4~6个月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 C. 7~8个月形成蹲起反应 D. 9~11个月形成爬行反应 E. 12~21个月形成站立平衡反应

4.平衡评定内容主要是评定个体能否做到以下几点,除哪项外: ( C ) A.静止状态下不同体位均能保持平衡

B.运动状态下能精确地完成运动并能保持新的平衡

C.对外界的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 D.姿势反射 E. 当支撑面发生移动时能保持平衡 5.Berg量表低于( )10. Berg量表低于( )分表明有摔倒的危险。( C ) A.10 B.30 C.40 D.24 E.15 6.Berg量表共有( )项。( D )

A.10 B.20 C.12 D.14 E.15 7.LOS前后方向的最大倾斜或摆动角度为: ( C )

A.15° B.13.5° C.12.5° D.12° E.16° (二)多项选择题:

1.平衡评定内容主要是评定个体能否做到以下几点: ( ABCD )

A.静止状态下不同体位均能保持平衡 B.运动状态下能精确地完成运动并能保持新的平衡

C.当支撑面发生移动时能保持平衡 D.姿势反射 E.对外界的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 2.平衡障碍的关键环节包括: ( BCDE )

A.听觉系统 B.视觉系统 C.本体感受器 D.前庭系统 E.高级中枢对平衡的整合能力

3.当平衡变化时,人体通过哪几种运动模式来应变: ( ABCE ) A.踝调节机制 B.躯体调节机制 C.跨步调节机制 D.头部调节机制 E.髋调节机制

第十一章 步态分析

一、名词解释:

1.步行周期:是指人行走过程中一侧足跟着地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时所经过的时间(2分)。每一侧有其各自的步行周期(0.5分)。每一个步行周期分为站立相和迈步相两个阶段(0.5分)。 2.步长:指人行走时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时两点间的纵向直线距离,以cm为单位表示。步长与身高成正比。正常人约为50~80cm。

3.步宽:指两足跟中心点或重力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正常约为8±3.5cm。 4.足夹角:指足的中心线与同侧前行直线之间的夹角。左右侧分别计算。

5.站立相(支撑相):是从一侧下肢足跟着地到同侧足尖离地的阶段。也是该下肢承受重力的时间,约占一个步行周期的60%。

6.迈步相(摆动相):是从一侧下肢的足尖离地,到同侧足跟着地的阶段,约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 7.目测步态分析法:由医务人员通过目测,观察患者行走过程,然后根据所得印象或按照一定观察项目逐相评定,做出步态分析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但主观成分较多。

8.偏瘫步态:常见于脑功能障碍的病人,表现为一侧膝关节活动范围下降,足下垂内翻,步行时出现骨盆上提,髋关节外展和外旋,使患肢步行时划一个半圆弧(划圈步态)。

9.剪刀步态:常见于痉挛性脑病,因髋关节内收肌痉挛,步行时常双侧膝关节相互摩擦,足尖着地,呈剪刀或交叉步态。

10.帕金森步态:步行启动困难,行走时双上肢僵硬而缺乏伴随运动,不能随意停止或转弯,呈慌张步态。

11.小脑共济失调步态:小脑障碍,患者不能走直线,呈曲线前进,双上肢外展以保持平衡(醉汉步态)。

12.臀大肌步态:臀大肌无力者,髋关节后伸无力,足根着地时常用力将胸部后仰,形成仰胸挺腰的步态。

13.臀中肌步态:由脊髓灰质炎引起,一侧臀中肌麻痹时,不能固定骨盘,无力提起和旋转大腿,表现为行走时躯干向患侧弯,如两侧受损,步行时上身左右交替摇摆,状如鸭步。

二、填空:

1.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频为 ,步速为 ,步长约为 。 95~125步/min,1.2m/s,50~80cm。

2.每一个步行周期分为 和 两个时相, 大约占步行周期的60%, 约占40%。

站立相 迈步相,站立相,迈步相。

3.剪刀步态常见于 病人,与 痉挛有关。 痉挛性脑瘫 大腿内收肌群

4.步长与 有关,步行速度与跨步长和 相关。 身高 步频

5.影响步态异常的原因除骨骼关节系统与肌肉神经系统原因外,还有 因素。 精神心理

6.小腿三头肌瘫痪表现为 步态,腓总神经损伤表现为 步态。 跟行足 跨阈 三、问答题 1.步态分析的概念?

答:是利用力学的方法和已经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的行走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研究可以揭示步态异常发生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步态矫正方案;也可以判断预后及训练效果。 2.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有哪些?

答:步态障碍主要表现为活动障碍、安全性降低和疼痛。异常步态的代偿导致步行能耗增加。障碍的主要原因为骨关节因素和神经肌肉因素。

(1)骨关节因素:由于运动损伤、骨关节疾病、先天畸形、截肢、手术等造成的躯干、骨盆、髋、膝、踝、足静态畸形、关节挛缩强直和两下肢长度不一致,疼痛和关节松弛等也对步态产生明显影响。

(2)神经肌肉因素:中枢神经损伤,包括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和疾病、脑瘫、帕金森氏综合症等造成的痉挛步态、偏瘫步态、剪刀步态、共济失调步态、蹒跚步态等。 3.目测法步态分析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答:目测分析法是指不用任何仪器,用眼观察患者的步态,进行分析评定的方法。分析者通过直接注意某一关节、某块肌肉或身体的某一节段来分析步行周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然后记录步态分析的结果。分析的内容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步态观察。 4.简述临床步态观察的要点。

答: 临床步态观察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