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11:30: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1分子葡萄糖经酵解可生成 2 分子ATP,糖原的1个葡萄糖残基经酵解可生成 3 分子ATP。 7.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由 、 和 三种酶组成。 8.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助因子包括 TPP 、 硫辛酸 、 FAD 、 NAD+ 和 COA-SH 。 9.1次三羧酸循环有 次脱氢反应和 次脱羧反应,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周可生成 分子ATP。 10.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 和 ,其中最重要的是 。 11.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 , 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 12.1mol葡萄糖氧化生成CO2和H2O时,净生成 或 mol ATP。 13.体内主要通过 途径生成核糖,它是 的组成成分。 14.磷酸戊糖途径中有2次脱氢反应,分别由 和 催化,这两种酶的辅酶是 。 15.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生成 和 。 16.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活性供体是 。 17.糖原合酶的活性型是 ,非活性型是 。 18.糖原磷酸化酶有磷酸化的 和脱磷酸的 两种形式。 19.肌肉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缺乏 。 20.催化糖异生中丙酮酸羧化支路的酶是 和 。 21.糖异生途径所需能量由高能磷酸化合物 和 供给。 22.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 mmol/L。 23.降低血糖的激素为 ,升高血糖的激素为 、 、 和 等。 四、名词解释 1.糖酵解 2.底物水平磷酸化 3.糖的有氧氧化 4.三羧酸循环 5.糖原 6.糖原合成 7.肝糖原分解 8.糖原累积症 9.糖异生 10.血糖 11.乳酸循环 五、简答题 1.糖酵解分几个阶段?糖酵解有何生理意义? 2.糖有氧氧化分几个阶段?糖有氧氧化有何生理意义? 3.哪些维生素参与了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举例说明B族维生素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4.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5.简述草酰乙酸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6.糖异生的原料有哪些?糖异生有何生理意义? 7.为什么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肌糖原如何转变为血糖? 8.血糖浓度为什么能保持动态平衡? 9.简述产生糖尿的原因。 六、论述题 1.概述乳酸氧化供能的主要反应及限速酶,1分子乳酸彻底氧化可生成多少分子ATP? 2.试述三羧酸循环的要点及生理意义。 3.机体如何对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进行调节? 4.试说明体内丙氨酸异生为葡萄糖的主要反应过程及其酶。 5.总结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及其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6.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
- 31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C 6.C 7.D 8.C 9.D 10.A 11.A 12.E 13.C 14.C 15.A 16.E 17.A 18.C 19.C 20.E 21.A 22.B 23.E 24.E 25.E 26.A 27.C 28.B 29.D 30.D 31.C 32.D 33.E 34.B 35.E 36.C 37.D 38.B 39.E 40.C 41.B 42.A 43.E 44.D 45.D 46.A 47.D 48.E 49.A 50.D 51.E 52.B 53.D 54.B 55.C 56.B 57.C 58.C 59.A 60.B 三、填空题 1.胞液
2.己糖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 3.1,3 二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NAD 5.乳酸 6.2 3
7.丙酮酸脱氢酶 硫辛酸乙酰基转移酶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8.TPP 硫辛酸 FAD NAD CoA-SH 9.4 2 12
10.柠檬酸合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异柠檬酸脱氢酶 11.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 12. 36 38 13.磷酸戊糖 核苷酸
14.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NADP 15.NADPH+H 磷酸核糖 16.UDPG
17.糖原合酶a 糖原合酶b 18.磷酸化酶a 磷酸化酶b 19.葡萄糖-6-磷酸酶
20.丙酮酸羧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21.ATP GTP 22.3.89~6.11
23.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糖皮质激素 生长素
+
+
+
+
四、名词解释
1.糖酵解: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
2.底物水平磷酸化:ADP或其他核苷二磷酸的磷酸化作用与高能化合物的放能水解作用直接相偶联的反应过程。
3.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
4.三羧酸循环:一组循环反应,是大多数活细胞的中心代谢途径的核心。由于此循环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故称为三羧酸循环。
5.糖原:动物体内糖的贮存形式,是可以迅速动用的糖的储备。 6.糖原合成:由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7.肝糖原分解: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 32 -
8.糖原累积症:由于先天性缺乏与糖原代谢有关的酶类,使体内某些器官组织中有大量糖原堆积的一类遗传性代谢病。
9.糖异生:由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10.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11.乳酸循环:肌肉内糖酵解产生的乳酸弥散入血后进入肝脏,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放入血后,又可被肌肉摄取,这样构成的循环称为乳酸循环。
五、简答题
1.糖酵解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或糖原分子中的葡萄糖残基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第二阶段为1,6二磷酸果糖转变为丙酮酸;第三阶段为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糖酵解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为机体提供能量。1分子葡萄糖经酵解净生成2分子ATP,糖原分子中的1分子葡萄糖残基经酵解净生成3分子ATP,这对于某些组织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组织的供能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如成熟红细胞完全依靠糖酵解获取能量;机体在进行剧烈或长时问运动时,骨骼肌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所需能量主要通过糖酵解获得;神经、白细胞、骨髓等代谢极为活跃,即使不缺氧也常由糖酵解提供部分能量。
2.糖有氧氧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循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第三阶段为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糖有氧氧化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氧化供能。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成CO2和H20时,净生成38或36mol的ATP。在一般生理条件下,机体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皆从糖的有氧氧化中获取能量。
3.参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组成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泛酸等。
如果B组维生素缺乏,必然会影响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活性,进而影响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如维生素B1缺乏时,体内TPP含量减少,丙酮酸氧化脱羧受阻,使糖代谢发生障碍,直接影响能量及NADH+H的供应,加之丙酮酸积聚可使细胞受到毒害,导致神经组织传导障碍,甚至发生严重的神经肌肉症状。 4.(1)提供5-磷酸核糖,为体内合成核苷酸及进一步合成核酸提供原料。
(2)此途径生成的NADPH+H作为供氢体参与体内多种代谢反应。如参与脂肪酸、胆固醇等物质的合成;作为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为G-S-S-G还原成G-SH提供氢原子;参与药物及毒物的生物转化等。 5.草酰乙酸在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及糖异生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1)草酰乙酸是三羧酸循环的起始物,糖氧化生成的乙酰CoA必须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才能彻底氧化。
(2)草酰乙酸作为糖异生的原料,可循糖异生途径异生为糖。
(3)草酰乙酸是糖异生的中间产物。丙酮酸、乳酸及生糖氨基酸等糖异生的原料必须转变为草酰乙酸后再异生成糖。
6.糖异生的原料包括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
糖异生作用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①在饥饿或空腹状态下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②通过乳酸循环,对乳酸的再利用、肝糖原的更新、补充肌肉消耗的糖及防止乳酸酸中毒都有重要意义。③调节机体酸碱平衡。 7.肌肉中缺乏糖原分解所需的葡萄糖-6-磷酸酶,所以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肌糖原分解为6-磷酸葡萄糖后,经酵解途径产生乳酸。大部分乳酸由血液运至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肝糖原或葡萄糖,并将葡萄糖释放入血以补充血糖。
8.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依赖于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之问的动态平衡。血糖的来源包括:①食物中的糖经消化吸收进入血中。②肝糖原的分解。③糖异生作用。④果糖、半乳糖等其他单糖可转变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血糖的去路有:①葡萄糖在组织中氧化分解供能。②葡萄糖在肝、肌肉等组织中合成糖原。③转变为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非糖物质。④转变为其他糖及其衍生物。⑤当血糖浓度超过了肾糖阈,葡萄糖可从尿中排出。
- 33 -
+
+
9.(1)生理情况下,如情绪激动或一次性食入大量的糖,血糖急剧升高。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时,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可出现糖尿。
(2)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主要见于糖尿病患者。
(3)某些肾脏疾患时,肾对糖的重吸收障碍,也可出现糖尿。
六、论述题
1.乳酸经乳酸脱氢酶的催化生成丙酮酸和NADH+H。丙酮酸经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催化生成乙酰CoA、NADHH和CO2。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经4次脱氢、2次脱羧,生成3分子NADH+H、1分子FADH2和2分子CO2。
限速酶包括: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1分子乳酸彻底氧化可生成17或18分子ATP。
2.三羧酸循环的主要特点为:①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内进行,每循环一次消耗掉1个乙酰基。②循环中有4次脱氢、2次脱羧及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③三羧酸循环中有3步不可逆反应,催化这3步不可逆反应的酶分别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这3种酶即是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④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可生成12分子ATP。⑤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包括草酰乙酸在内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这些中间产物可因参与其他代谢反应而被消耗,因此需不断的更新和补充。如草酰乙酸的补充主要来自丙酮酸的直接羧化或通过苹果酸脱氢生成。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为:①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②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③三羧酸循环可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3.糖原合成和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糖原合酶和磷酸化酶。磷酸化酶有a、b两型。磷酸化酶b激酶催化磷酸化酶b磷酸化为有活性的磷酸化酶a;磷蛋白磷酸酶则水解磷酸化酶a的磷酸基,使其转变为失活的磷酸化酶b。
糖原合酶亦有a、b两型。糖原合酶b可经磷酸酶的催化脱去磷酸生成有活性的糖原合酶a,而糖原合酶a经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磷酸化成失活的糖原合成酶b。蛋白激酶、磷酸化酶b激酶等的活性都受同一信号(如。肾上腺素)的控制。机体通过同一信号使一种酶处于活性状态、另一种酶处于失活状态这种调节方式,可对糖原分解、合成两条途径进行精细调节,以免造成ATP的浪费。 4.(1)丙氨酸先经丙氨酸氨基移换酶催化生成丙酮酸。
(2)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但草酰乙酸不能通过线粒体内膜,需经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生成苹果酸后到线粒体外。
(3)在胞液中,苹果酸经苹果酸脱氢酶催化再转变为草酰乙酸,后者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催化下,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循糖酵解的逆反应至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
(5)1,6-二磷酸果糖经果糖二磷酸酶催化生成6-磷酸果糖,再经磷酸己糖异构酶的催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
(6)6-磷酸葡萄糖在葡萄糖-6-磷酸酶的催化下生成葡萄糖。
5.在糖的各种氧化途径中,包括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途径等均有6-磷酸葡萄糖的生成。如葡萄糖经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催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可进入糖酵解和有氧氧化途径;糖原分解产生的1-磷酸葡萄糖须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后进一部分解;通过变位酶的催化,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1-磷酸葡萄糖,进而合成糖原;6-磷酸葡萄糖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作用下,进入磷酸戊糖途径;非糖物质异生为葡萄糖或糖原时,生成的6-磷酸果糖也须异构为6-磷酸葡萄糖后,再转变为葡萄糖。
由此可见,6-磷酸葡萄糖是糖代谢各个途径的交叉点,是各代谢途径的共同的中间产物。
- 34 -
++
+
+
如6-磷酸葡萄糖生成减少,上述各代谢途径即不能顺利进行。 6 (1)在供氧不足时,丙酮酸经乳酸脱氢酶催化,还原为乳酸。
(2)在氧供应充足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催化,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循环中产生的还原当量经氧化磷酸化产生大量的ATP。 (3)作为糖异生的原料,丙酮酸可经糖异生途径异生为糖。
(4)在线粒体内,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可促进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5)在(4)中生成的柠檬酸也可到线粒体外,经柠檬酸裂解酶的催化生成乙酰CoA,乙酰CoA可作为合成脂肪酸、胆固醇的原料。
(6)丙酮酸可经还原氨基化生成丙氨酸。
第六章 脂类代谢
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甘油氧化分解及其异生成糖的共同中间产物是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磷酸二羟丙酮 C.3-磷酸甘油酸 D.2*磷酸甘油酸 E.丙酮酸 2.下列哪一种物质不参与甘油三酯的消化吸收
A.胰脂肪酶 B.ATP C.胆汁酸盐 D.脂蛋白脂肪酶 E.辅脂酶 3.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的脂蛋白是
A.CM B.VLDL C.LDL D.IDL E.HDL 4.下列关于载脂蛋白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脂类结合,在血浆中转运脂类 B.ApoA I能激活LCAT C.ApoB100能辨认细胞膜上的LDL受体 D. ApoCHI能激活脂蛋白脂肪酶 E.ApoC 11能激活LPL 5.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是
A.CM B.HDL C.LDL D.VLDL E.IDI. 6.CM中甘油三酯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需要的酶和载脂蛋白是
A.LCAT+ApoCⅠ B. LPL+ApoCⅡ C.LPL+ApoC Ⅰ D.LCAT+ApoCⅡ E.LCAT+ApoAⅠ 7.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时,从负极到正极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A.VLDL→LDL→HDL→CM B.LDL→HDI→VLDL→CM C.HDL→VLDL→LDL→CM D.CM→LDL→VLDL→HDL E.HDL→LDL→VLDL→CM
8.脂肪动员时甘油三酯逐步水解所释放的脂肪酸在血中的运输形式是
A.与载脂蛋白结合 B.与磷脂结合 C.与胆红素结合 D.与球蛋白结合 E.与清蛋白结合 9.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是
A.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一酯脂肪酶 B.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二酯脂肪酶 C.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三酯脂肪酶 D.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一酯脂肪酶 E.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脂肪酶 10.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是
-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