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附板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3:05: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时安排表

周次 1 2 3 4 教 学 内 容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①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① 4、造一艘小船② 5、浮力②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①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①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①、复习① 5 6 7 8 9 10 11 12 13 1、热起来了①2、给冷水加热①3、 液体的热胀冷缩① 3 、液体的热胀冷缩①4、 空气的热胀冷缩② 5、金属热胀冷缩吗②6、 热是怎样传递的① 7、 传热比赛①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② 1、 时间在流逝①2 、太阳钟②x k b 1 . c o m 3、 用水测量时间②4 、我的水钟① 5 、机械摆钟②6 、摆的研究① 7、 做一个钟摆①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①复习① 1 、昼夜交替现象①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①3、 证明地球在自转① 14 15 16 17 18 备注 3、 证明地球在自转①4、 谁先迎来黎明②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②6 、地球在公转吗①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①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①复习① 复习 复习

本册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

在“沉和浮”单元里,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在“热”单元里,将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感受时间的长短,了解古时候人类计时仪器,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认识钟摆及其原理并制作简单的计时工具。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w W w.x K b 1. c om

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让学生认识昼夜交替现象,让学生认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二、各单元概述与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沉和浮》

第1课从学生常见的现象开始。首先涉及到的是哪些物体在水中下沉,哪些物体在水中上浮,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整理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体积、重量没有关系,只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在这里埋下一个伏笔。

第2—3课研究沉浮与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大小的关系。相同体积下,重的物体容易沉;相同重量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第4课是沉浮的应用,体现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第5—6课,从另一个角度,即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解释物体沉浮的原因。 第7—8课,探索液体密度对物体的沉浮影响,最终揭示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物体的密度不同,影响它们的沉浮。

第二单元《热》

第1课,从关注身边的热源开始,了解人类获得热能的一般途径,了解一些影响热的产生的因素。其中通过“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的研究,让学生对热源和热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第2课,学生开始关注热量的变化对物体的影响了。冷水在逐渐变热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哪些方面产生了变化?通过“水受热上浮原因”的研究,引出“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研究活动。

第3课、第4课和第5课,连续观察一些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从液体的热胀冷缩到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学生会体验并感受到身边的很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以及各种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际应用。

第6课和第7课,开始关注引起物体温度变化的热传递现象。观察中学生会发现,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并发现这种传递是有方向的。在传热比赛中,学生还会发现不同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

第8课,设计保温杯的活动,一方面是对本单元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意识到科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服务于生活。比如,选择合适材料控制热传递的速度,使得保温杯符合我们生活的需要。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间在流逝”,主要让学生对某一个时间段进行估计和感受。

第2—5课,“太阳钟”“用水测量时间”“我的水钟”和“机械摆钟”,分别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日晷、水钟和摆钟的构造和原理。

第6—8课,“摆的研究”“做一个钟摆”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则指导学生对摆钟的制造原理和设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x k b 1.c o m

“地球的运动”,共有8课。前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后面3课,研究公转和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现象:四季和极昼极夜。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转和公转,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让学生从熟悉的昼夜现象开始研究地球的运动,试着从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人手,来解释昼夜现象。学生的解释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所有的解释都要求得到模拟实验的证据支持。通过实验,学生可能会发现更多的解释和解释的共同性:只要地球和太阳处于相对圆周运动都有可能产生昼夜现象。

第2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关注并讨论两种学说所使用的证据,反思自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