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广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5:33: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从2000年开始,广外学生暑期“三下乡”基地之一——英德每年都会迎来一大批挂职锻炼或参加义教的广外学子。10年过去了,英德基地也由最初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8个,越来越多学生对这片土地充满向往、热情、感激,越来越多学生甘愿为这片土地付出艰辛,收获砥砺与成长。

英德基地之所以能够历经风雨地坚持10年,取得令校地双方都比较满意的效果,有一人起了关键作用,他就是广外“三下乡”英德基地的引路人——翻译学院党委书记高云坚。提起高老师,人们不禁会想起他对工作的全情投入、务实与执着。为揭开英德基地坚守10年的奥秘,记者今年暑期特地对高云坚书记进行采访。

(记:记者 高:高云坚)

记:您好,高书记,7月19日您和学院MTI教育中心主任赵军峰老师亲自前往英德市东华镇翻译学院实践基地接我院研究生组成的支教队回校并护送2支本科生队伍下乡,作为队伍的一员,向您和赵老师表示感谢。

高:不用客气。确保每位队员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英德东华镇实践基地看到你们的那一刻,心里格外高兴。在与镇领导和学校负责人沟通时,他们对你们队伍为当地英语师资教学水平的提高所做出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许。听到那些赞许的言辞,我心里充满欣慰,也感谢你们为英德当地教育做出的贡献和对学院“三下乡”工作的支持。

记:广外在英德建立的“三下乡”基地,直至今日,已有10年之久,并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与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还了解到,广外“三下乡”英德实践基地的创始人就是您。能不能分享一下坚守这10年背后的故事?

高:是啊,基地从初建至现在,已有10年之久。我亲眼见证了基地的成长,感触颇深,也见证了一些感动。我很乐意分享这些感触与感动。

记:您作为广外“三下乡”英德实践基地的引路人,当初如何想到在英德建“三下乡”基地?

高: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简称“三下乡”)是团中央上个世纪80年代作出的决定,至今已实施26年。其初衷是发挥高校的人才和知识优势,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作努力。开始时,单向的成分多些,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即双向成分浓郁起来,学生在下乡过程中不仅能奉献知识、服务农村,而且可以了解国情、民情、社情,开阔视野。

萌生在英德建立“三下乡”基地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我调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书记时。当时,交流学院刚组建不久,学生缺乏稳定的下乡基地,在哪开辟、如何开辟基地,颇费周折。经过仔细调研与分析,最终确定在英德建立基地,主要基于以下考量:第一,英德属粤北山区,相对落后,帮扶更需要、更迫切。当时的突破口就选在被称为全省贫困乡镇“四大金刚”之一的岩背镇(后与明迳镇合并为黄花镇);第二,学生在相对落后的地区锻炼,更有用武之地,更能磨练意志,更有人生体味。学生对珠三角地区的繁华相对容易感知,但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的落后山区并不是人人都了解,在这些地区的锻炼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磨练与提升具有很高价值。第三,英德是全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队员可得到更多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熏陶。第四,英德离广州只是近2个小时的车程,路途不算远,交通也便利。第五,英德是我的家乡,认识的人较多,联系起来便捷,基地建在家乡,当地教育受益、孩子受益,客观上来说,也在为家乡做事,也是我非常愿意做的。

2009年7月,校长仲伟合与英德市领导就校地合作和三下乡工作进行座谈

记:能否谈谈英德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高:“三下乡”基地建在哪儿?其实很有讲究,建在某所中学未免会有诸多局限,譬如不能安排挂职;若建在县里,未免又太虚,很难落到实处。最终我认为建在镇上较合适,既可安排挂职或到乡村调研,又

可统筹各中小学,资源调配、统一组织更方便。我联系建在英德的所有基地都在镇里,英德共有24个乡镇,目前在8个乡镇建立了基地,占三分之一。

第一个基地是建在全省最贫困的乡镇之一——英德岩背镇,最开始我还担心没同学报名,而招募下乡队员的火爆场面表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记得有一年,有位同学被分在东莞基地(当时学院的另一个基地),可她不愿去条件相对较好的东莞,非去岩背不可,“往年去过岩背的同学告诉我,那里虽然条件苦,但绝对值得,于是下定了去英德岩背的决心。”这件事至今让我感动与难忘。

在英德建基地的第二个高峰期在2005年中文学院成立后,在学校领导和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文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巩固英德岩背基地的基础上,先后开辟西牛镇、黎溪镇、望埠镇、浛洸镇基地,较好地满足了中文学子参加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

第三个高峰期要数2009年,当年我调任翻译学院工作后,发现学院急需建稳定的“三下乡”基地以改变以往拼团或散打的“三下乡”局面。这时,我又找到相关联系人,表明“三下乡”的双赢理念,获得当地政府的理解、认同,于是在英德又开辟了东华镇、沙口镇、连江口镇3个基地,而在内容上增加了研究生培训当地中小学英语师资等项目。

每建一个基地,我几乎做到“五个亲自”——亲自联系、亲自起草协议、亲自前往挂牌、亲自接送学生、亲自参加“三下乡”总结大会。10年来,英德“三下乡”形式呈多元化发展,不仅有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挂职,而且有在中小学的义教,去年开始,增加由研究生对当地中小学英语师资的培训,还有送戏下乡等。不仅有本科生,去年还开研究生下乡之先河。不仅有广外学生的“下乡”,还有相应的当地中小学生的“进城”,真正实现双向交流。譬如,中文学院每年春季都会接受一批来自英德市黄花镇黄花中学的初中学生,联合举办“我的大学不是梦”励志活动,让当地孩子“交一个大学朋友,过一天大学生活,树一个人生理想”,很有意义,很受欢迎。

无庸臵疑,英德基地的建设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个群体不断累积和传承的过程,从交流学院时期的辅导员袁长青(现任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谢秀兰(现任校团委副书记)、许志超(现任财经学院党委副书记)、林烈群(现任纪委正科级纪检监察员)、张莉(现任艺术学院辅导员)、黄琳(现任新闻学院辅导员)、副书记李江(现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等,到后来的中文学院辅导员苗磊、王迪、刘勇、王秋萍及副书记周秀娇等,再到翻译学院的辅导员杜焕君等,都曾参与策划英德基地建设工作或亲自送学生到下乡所在乡镇,为英德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若论功劳,当属于他们。我只是做了些应做的牵线搭桥等铺路性工作。

记:在建设英德基地的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

高:有,主要是“守业”问题——如何守住这些历经艰辛已开辟的“根据地”。一方面,需要校地双方相互理解和支持,有的基地由于领导层更换,后任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前任的理念和做法,因此,需要保持经常性的良好沟通。英德黄花镇基地(含岩背基地)能不间断地坚持10年,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校地间经常保持沟通,双方对“三下乡”基地的建设有高度一致的认同和理解。有了这个基础,剩下操作层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另一方面,需要校方在实践基地建设经费上积极投入,予以保障,没有充足经费的投入,基地是难以为继的。

记:看得出,您对家乡感情很深,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有没有让您觉得特别难忘的人和事呢? 高:当然。在我看来,人应具有一种情愫,就是博大的胸襟——不仅要爱家人、师长,而且要爱朋友、同事;不仅要爱单位,也要爱故乡、国家、人类社会。有了这种情愫,我们就会心甘情愿地为所挂牵的人和事付出并不图回报。

10年来,英德基地实践活动就像一场接力赛,一茬一茬的学生不间断地演绎着支援山区的动人故事,不间断地书写着砥砺志气滋长担当的传奇,不断地延续着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新的辉煌,这当中,自然有不少难忘的人和事。

这其中有个人不得不提,就是原任英德市岩背镇党政办主任、现任英德市黄花镇副镇长的李阳海。他为人十分真诚、随和,做事十分认真、周到,我用“十年如一日”来形容他执着地关心、支持广外“三下乡”工作,一点也不过分。黄花基地(含岩背基地)能够辉煌10年,跟广外领导、黄花(岩背)镇领导高度重视分不开,更与这位具体联系、操办而又深深理解“三下乡”工作的镇领导密不可分。他的亲和力和敬业精神让大家肃然起敬。

再说几件事,一是送戏下乡。大概在2001年七一前夕,经校地双方商定,由当时广外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送一台戏到英德的岩背镇,与当地中小学生同台献艺共庆党的生日。原以为落后地区的孩子啥都不懂,但当地孩子的才艺出色程度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有节目的演绎娴熟程度甚至比大学生的还要好,素质教育高,你不能不佩服当地领导、老师对教育的苦心,从此我更加坚信“三下乡”绝对是一个双向学习的平台。 二是孩子们的眼神。记得有一年带队下乡到英德岩背镇,15天的朝夕相处,孩子们跟小老师们结下深厚感情,临别时孩子们送上连夜赶制的千纸鹤,代表一颗颗纯真的心和美好祝福,最让人揪心的还是渴望知识和不舍的眼神,至今想起,依然是沉甸甸的无法抹去的心痛。

三是课桌椅故事。2006年6、7月,黄花镇的求助信息传到我这里,说是由于校区调整,学生倍增,缺大量课桌椅,而新学期就要开学,来不及制作,又缺资金,燃眉之急。我说我来协调,看广外淘汰还能用的有没有,经过打听,果然有一批淘汰的七八成新的课桌椅。这批课桌椅,放在大学也是闲着,而捐给对方,则是福音。由时任中文学院办公室主任吕一飞操办,顺利帮助当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本是件微不足道的事,可当地每每提及,让我心里不安。我反过来想,其实要说感激,英德黄花基地给与我们学生的帮助教育还少吗?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感谢的应该是当地政府、领导,他们为广外英德基地的建设的默默付出才是我们最应铭记的。

四是英德因广外学子的加盟而得到更好宣传。在西牛挂职的同学给当地建了个网络咨讯平台,为宣传推广当地的特产麻竹笋打开一扇大门,得到当地干群的一致好评;在望埠镇参加实践活动的队员深入了解作为中国四大名石的英石的历史与现状,为宣传英石文化作出努力;在黄花镇实践的同学让英德绿茶中的精品——“岩雾尖”不胫而走,名气更大;2008年7月27日的清远日报发表了08年下乡队员鄞海斌的作品《初感浛洸之美》,使浛洸古镇增添溢美的风采。

记:听说您曾陪同校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两次看望下乡同学和视察英德基地,能否谈谈当时的情况? 高:是的,校领导和职能部门领导高度重视英德基地建设,我两次有幸陪同校领导下乡,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一次是2007年7月,陪同许国彬副书记到英德黎溪镇、望埠镇等看望“三下乡”学生,并就英德基地的建设进行调研,陪同人员有时任学生部部长(现任经贸学院党委书记)何传添、团委书记刘志军、时任政管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主任)现任教务处处长詹文都、中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周秀娇。参加会见或调研的英德市领导有副市长罗成干、市府办主任张扬清、市教育局副局长潘光器等。

许副书记兴致很高,顶着烈日两天跑完五个点,他结合自身体会,语重心长地对“三下乡”队员和当地中小学孩子讲述“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这一命题的深刻内涵,勉励大家勤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他认为,虽然英德相对落后、条件较艰苦,但在这里下乡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锻炼机会。

另一次是2009年7月,我与学生部副部长杨敏生、中文学院党委书记蒙德红、中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周秀娇一块陪同时任副校长现任校长的仲伟合来英德慰问在黎溪镇、沙口镇、浛洸镇、西牛镇、黄花镇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