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59: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糖皮质激素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办法
根据市卫生局相关文件的要求,为加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作出如下规定:
第一章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管理
一、管理要求
1. 严格限制没有明确适应证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如不能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2. 冲击疗法需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 3. 长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需由相应学科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制定。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长程治疗方案(6个月以上)制订需三级医院内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随访和剂量调整可由内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
4. 急诊病人非急救情况下不得随意使用糖皮质激素,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高于上条所列权限使用糖皮质激素,但仅限于3天内用量,并严格记录救治过程。
二、督查 1. 培训与考核
每年定期对各科室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进行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知识的培训,定期进行考核,考核不通过者暂停开具糖皮质激素的处方资格。 2. 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检查
方法如下:每季度随机抽取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各30名,根椐患者病情,以药品说明书及卫生部2011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依据,分别对其进行合理性评价,并填写表1、表2。并对检查结果及时上报医务部,并由医务部统一向各科室反馈,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培训
教育,并予以奖惩。
表1 住院病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管理检查表
检查时间:20 年 月 日
病人所属科室: 病历号: 序号:
1 2 3 4 基本情况 所用药物 诊 断 禁 忌 症 性别 男/女 年龄 入院时间 年 月 日 无明确适应症 ? -10 存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禁忌症 ? -20 5 用法用量不合理 ? -20 不合理描述 治疗用药 疗程过长 ? -10 联合用药不合理 ? -10 不合理描述 管理规定执行情况 总扣分 6 9 无相应级别医师会诊查房意见 ? -20 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
表2 门诊病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管理检查表
检查时间:20 年 月 日
病人所属科室: 病历号: 序号:
1 2 3 4 基本情况 所用药物 诊 断 禁 忌 症 性别 男/女 年龄 入院时间 年 月 日 无明确适应症 ? -10 存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禁忌症 ? -20 5 用法用量不合理? -20 不合理描述 治疗用药 疗程过长 ? -10 联合用药不合理 -10 不合理描述 管理规定执行情况 总扣分 6 9 无相应级别医师签名盖章 ? -20 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其应用涉及临床多个专科。应用糖皮质激素要非常谨慎。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其正确、合理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治疗适应证掌握是否准确;二是品种及给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证尤其是相对适应证较广的药物,但是,临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如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 (二)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等。本《指导原则》中除非明确指出给药途径,皆为全身用药即口服或静脉给药。
1.品种选择:各种糖皮质激素的药效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应根据不同疾病和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正确选用糖皮质激素品种。
2.给药剂量: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应按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剂量。一般认为给药剂量(以泼尼松为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长期服用维持剂量:2.5?15.0 mg/d;(2)小剂量:<0.5mg·kg-1·d-1;(3)中等剂量:0.5?1.0 mg·kg-1·d-1;(4)大剂量:大于1.0 mg·kg-1·d-1;(5)冲击剂量:(以甲泼尼龙为例)7.5?30.0 mg·kg-1·d-1。
3.疗程:不同的疾病糖皮质激素疗程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