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普通话说话稿30篇(原创)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41: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在我们宾阳县还有一个“炮龙节” 。 正月十一,到了晚上七点,顿时鞭炮齐鸣、锣鼓声四起,两条老龙在炮龙庙完成“开光”仪式后,一百多条巨龙就开始在各个街道上舞开了,数十万人把点燃的鞭炮扔到

龙身上,直到把龙全部炸毁,最后抢龙鳞龙须。据说,鞭炮炸龙,主要是祈求风调雨顺、富贵平安。抢到的龙鳞越多,赚的钱越多。

我家乡的风俗还有很多,这些风俗不一定都是好的,希望我的家乡能够不断进步,越来越文明。

--

--

19

我和体育

要有自由活动时间,我都是跑进教室玩或看书。但我的体育成绩很不错的,可能是我比较苗条,而且从小

干活锻炼了身体,除了最差的铅球是及格外,跳绳、 50 米、 800 米、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都是优秀。特别

是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我的水平超出了满分。仰卧起坐一般人一分钟才做二十几个,我能做五十个;立定跳远 1.9 米就满分了,我跳了 2.3 米,同学们羡慕死了,都说我是飞出去的。

跑步并不是很喜欢,又累又热,呼吸困难,跑完后小腿还要疼上好几天。最恐怖的是,有一次上体育

课,我跑完 800 米后,回到教室,我突然面色苍白,感到头晕、恶心,竟忍不住吐在了教室里。从那以后,

我对跑步有种恐惧感。 可是初三时, 学校召开运动会, 班主任竟然自作主张给我报 800 米。也没有训练过,

我直接上场的。开始时,我跑得很快,第一圈我始终跑在最前面,我听到观众的欢呼声,也隐约听到他们的议论说我不应该跑得太快。果然,到了第二圈我就没劲了,看着别人超过我,我也想冲刺,但是就像没油的车一样,冲不起来了。结果什么名次也没拿到,班主任虽然什么也没说,还拿牛奶给我喝,但我知道

辜负他的期望了,而我也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从那以后,我每天都跑步。

上大学之后,我也是每天都跑步锻炼身体。学校每年都举行运动会,我也报名参加 800 米,在比赛前

一个月,晚上睡觉前我会投入实战练习。在无人的操场上踢腿、压腿、高抬腿,练习用脚尖跑步使步伐加

大,前 30 米快速占道,然后较慢地跑,最后 200 米再冲刺。平时无论我跑了几圈,不管有多累,在最后

我都练习冲刺。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三年连摘校运动会 800 米桂冠。

但我仍然不爱体育,工作 7 年来,都很少参加什么体育运动了,锻炼身体顶多就是散散步,身体也没

以前好了,上个楼梯就气喘吁吁,还是应该多进行体育锻炼啊!

20

我的家乡

说实在的,我从小就不怎么喜欢体育,也不喜欢上体育课,因为不想跑步,不想晒太阳,上体育课只

我的家乡在广西南宁宾阳县的一个小山村,我爱我的家乡。那里没有城市的繁华和热闹,但她有山有水,那里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有着我童年美好的回忆。

春天的时候,小草钻出地面,树叶也抽出来了,大地一片绿色,像穿上了一件绿衣裳。我和小伙伴们都出来晒太阳了,到田野捉蜻蜓,玩游戏:踢毽子、捉迷藏,或者跳格子。到了夏天,天气热了,我们就到池塘里游泳,也不知道什么是危险,被父母打骂之后下次还是会偷偷去。到了秋天,山上的野果熟了,我们就提着篮子去山上采野果,采回来了与家人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还要拿到街上去卖。冬天我们就玩跳绳和挤油的游戏。在家乡,每天都有好玩的。

我爱我的家乡,还因为那里有朴实的村民,只要一方有难就八方来帮助。记得有一次,我半夜肚子疼得直打滚,立闯家有手扶拖拉机,立闯的爸爸半夜开着拖拉机把我送到了镇上的医院,爸爸叫他先回家干活,他硬是不听,说道“没有车你们怎么回去,坐班车下车后还要走那么远,生着病怎么走?”立闯的爸爸一直陪我们到第二天晚上,等我病好了才一起回家。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真的很感动。

现在,我的家乡越来越富裕了,变化非常大。小时候,家里要买肉和生活用品,都要走两个小时的泥 路到镇上去买, 现在交通方便了, 全是柏油路, 几分钟就有一辆三轮车到镇上, 而且村里开了好几家商店,生活用品和鸡鸭鱼肉都有卖了。家乡的经济也芝麻开花节节高,以前旱地种的是甘蔗、玉米、红薯等不值 钱的农作物, 现在改成了种桑养蚕, 经济收入大大提高。 一栋栋楼房也随之拔地而起, 代替了以前的瓦房。 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脑都纷纷下乡了。

--

--

我爱我的家乡,因为我爱那里的山山水水,爱那里的邻居,爱那里的进步文明。我衷心祝愿家乡会越来越富裕。

--

--

21

谈谈美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谁也离不开吃的。在过去,生活比较艰苦,对吃的不讲究,只讲填饱肚子,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追求的是色香味

俱全。那么究竟什么是美食呢?是五星级酒店里的满汉全席, 还是美食街美食城里的特色小吃?在我而言,我觉得我妈妈做的都是美食。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 多半是吃自家种的青菜, 很少上街买菜, 而每次上街爸爸都是买鲢鱼和豆腐回来,因为鱼和豆腐比较便宜,我们也爱吃。妈妈先把鱼去鳞、剖肚取出内脏,把鱼切成块,然后用姜、盐、白

酒把鱼先腌一段时间。到了晚上,将油锅烧热了,就煎鱼,妈妈总是能把鱼煎得黄灿灿的,而且一块块很完整。妈妈说煎鱼是有讲究的,火大了会糊,火小了鱼也不好吃;煎好一面之后,不能马上翻,要先停火,等凉了才能翻,否则鱼会碎。鱼煎好之后,盛出锅。接着是煮料,往油锅里放姜、蒜末和自家做的豆瓣酱,爆一下,再放水和酱油,煮沸,将鱼放进去闷上几分钟,等鱼入味了,再放入像灯笼一样的油炸豆腐,这豆腐特别能吸水和吸收调料。这样,鱼也好吃,豆腐更好吃,既有豆腐味,又有鱼的味道,吃起来松软松软的,里面好像灌了汤。我们特别爱吃这样的豆腐,一般晚上吃豆腐,鱼

留到第二天吃。也不是说鱼不好吃,而是因为家里不富裕,要省着点吃。

还有我妈妈包的粽子最好吃。 每年大年初一, 我们有包粽子的风俗。 粽子从外到里依次是粽叶、 糯米、绿豆,最里面是猪肉。为什么这么好吃,我觉得有几个原因,一是妈妈用的粽叶厚,香味浓;二是糯米拌 了盐和花生油,很香;三是绿豆去皮,洗得干净;四是肉馅拌了五香粉,而且是五花肉,在煮的过程中,油渗到了糯米中,馅也不油腻了。最大的特点是妈妈包的粽子特别大,足有三斤重,全家人围在一起吃一个粽子,其乐融融,味道当然美。

我爱妈妈做的所有美食,可是再也吃不到了,我想念这些美食,怀念我的妈妈。

22 我喜欢的节日

我的家乡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节日,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小时候,每天都盼着过年,因为过年可 以买新衣服,还有很多好吃的,而且还有压岁钱,寒假又不用上学,可以躲在暖和的被窝里睡懒觉。

寒冬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做芝麻饼和沙糕了。小孩子都喜欢打芝麻饼,拿面团做成各种形状的 糕点, 比赛看谁做得漂亮、 有创意。 过年家里会买几十斤肉, 这些肉一部分用来包粽子, 一部分祭拜祖先, 还有的做成腊肉,足够吃上一个正月。有时甚至杀一头猪,光吃那些猪头和灌肠糯米猪红,就吃了很久,当然肉和骨头是吃不完的,就送亲戚或者拿去卖。大年三十,一大早就杀鸡,用一大锅水把鸡整只煮熟,这时候我们最爱吃鸡胗和鸡肝了。那一只鸡还不能吃,要拿去祠堂祭拜,全村人都去,要排上好长的队,

又烧香又烧纸钱又放鞭炮, 祭拜完都已经是下午了, 这才拿回家煮, 这顿丰盛的年夜饭我们等得非常辛苦, 因此也更加美味。零点还要跑上楼顶,欣赏一年一度的“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 。大年初一是包粽子,那些材料也很好玩,我会帮妈妈洗粽叶、淘绿豆、接绳子,还尝试包几个小巧的粽子,妈妈包 的粽子可大了,足有三斤重。春节期间每天早上我们一家人围攻消灭一个大粽子,其乐融融,幸福极了。初二是去外婆家,是小孩子收获压岁钱最多的一天。我用一部分钱买课外书和零食,其他的钱主动交给父母留着交学费。

正月十一, 在县城还有炮龙,晚上七点, 顿时鞭炮齐鸣、 锣鼓声四起, 两条老龙在炮龙庙完成“开光”仪式后,一百多条巨龙就开始在各个街道上舞开了,数十万人把点燃的鞭炮扔到龙身上,直到把龙全部炸

--

--

毁,最后抢龙鳞龙须。据说,鞭炮炸龙,主要是祈求风调雨顺、富贵平安。抢到的龙鳞越多,赚的钱越多。

轰轰烈烈的春节,前后一直持续了大半个月,有吃有穿有玩,还有零花钱,美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