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让小学数学走进生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7 19:58: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让小学数学走进生活

摘 要:数学是对生活的一种发现和创造,与生活是相生相伴的关系,大多数的数学教学脱离了生活的本真,不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和认知。要坚持数学教学生活化,通过创造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数学紧贴生活实际。本文结合自身的执教经验,对小学数学生活提供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活;小学数学;走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158-01

传统的数学教育重在对纯理论性知识的传授,将学和用分离开来。教学内容受到教材的限制,滞后于现实生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育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的起源和发展,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

一、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让其感受到数学的实际运用

要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要充分的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要知道数学无处不在,我们随时都在和数学打交道,小到个数?算,大到银行管理[1]。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于“除了基本的算术外,其它的内容学了也没用”的观念。小学生

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会引发求知欲,要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知数学的“存在”,这种联系的发现,会让学生更加亲近数学。

比如,在数的学习和运算上,老师可以让学生数数班里有几名同学、几张桌子、几张椅子,然后数数校园花园里有几种花,几种颜色,最后数数路上的行人。通过这种由近到远的引申,让数学走进生活。

二、创造生活化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现数学教育生活化,要搭建数学和生活的桥梁,也就是情景教学的目的。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大都来源于课堂,老师不可能带着学生去市场体验生活,这种现状下,要怎样实现生活化教学呢?那就是可以将生活搬到课堂。通过创造教学情境,将一些未知、已知、探知及需要解决的矛盾糅合在一起,增加学生的亲近感,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2]。结合所学内容,学生可以进行实际生活演绎。

首先,想象情境。老师可以通过对情境进行语言描述,让学生自行想象的方式进行。如在认识图形时,老师可以描述这样一个故事:自龟兔赛跑后,兔子输的很不服气,要求再比一场,乌龟选择了圆轮子的自行车,兔子选了方轮子的自行车,比赛的结果依然是兔子输了,问小朋友为什么。并且,联系到现实生活中车轮的形状等,加深学生对于图形的认知。

其次,演绎情境。通过学生自己进行实际演绎,增加学生的感悟,强化认知。如在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和认识钱币面值时,可以在课堂上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将几样物品标上价格,方式一:给学生固定的钱数,让其所购物品与钱币的面值正好相等,培养计算能力。方式二:给学生物品清单让其购买,加深对于人民币面值的认识。

最后,视频、图片演绎。结合小学生对于动画片的喜爱和关注的特点,可以根据课堂内容,选取视频片段,通过动画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结合图片的方式进行教学,如给学生一个色彩鲜艳的水果树图片,让小学生数一数有几个苹果,几个梨,加深对于数的理解。 三、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教学,让知识形象化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桥梁,数学的教学就是将一堆抽象的符号通过数学语言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结合小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的特点,为了让小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吸收,教师能否运用恰当的生活语言非常重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在保证知识准确性的同时,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对所授知识进行加工、润色。

如顺口溜的方式,在学习“时针、分针和秒针”时,可以通过“快速奔跑是秒针,个儿高挑身材棒;缓慢走路是时针,个儿矮小身材胖;不高不矮是分针,中等速度是榜样[3]”这样的顺口溜,加深学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