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11:54: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授课单位: 授 课 人: 第五课 走进纸的世界

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通过调查、收集、讨论,让学生获得与纸有关的知识。 3. 树立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纸的发明及变迁过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方式:收集、调查、访谈、讲座、宣传、 四、教学的过程: 活动一:小组汇报

一、 各组汇报 (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资料:纸的发展历程

(一)通过那些途径查找到资料并通过多次整理而得出纸的发展史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在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宣州有这么一个传说:蔡伦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他一直想制造一种特别理想的白纸,用来替师傅来画像修谱。但经过许多次的试验都不能如愿以偿。一次,他在山里偶然看到有些檀树倒在山涧旁边,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蚀得腐烂发白。后来他用这种树皮造纸,终于获得成功。由此可以断定:利用树皮制造宣纸,在唐朝时候就比较盛行了。)

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五代造纸业仍继续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到了明清,造纸业又兴旺和创新。各种笺纸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推崇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如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纸,印花图绘染色花纸等,纸的制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绝伦的地步。

造纸的过程:

一般印刷纸的生产分为纸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

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4~6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产化学浆)或木断(供生产磨木浆),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然后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再根据纸种的要求,用漂白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然后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填料、胶料、施胶剂等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

筛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如果生产要生产涂布印刷纸,则需要干燥中部或生产成卷筒纸后经涂布加工而实现。

除以上基本过程外,还包括一些辅助过程,如蒸煮液的制备、漂液的制备、胶料的熬制及蒸煮废液和废气中的化学药品与热能的回收等。

纸的浪费:

1.学生用纸的浪费:校园纸张浪费现象中,草稿纸浪费可谓是“重头戏”。于是第四组同学对草稿纸浪费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是这样设计的: 问题1 你是否经常使用草稿纸?

问题2 你是否经常只用一面就不再使用了?

问题3 你在草稿纸上写的字是否比平时要大? 问题4 你是否常有意或无意地在草稿纸上写一些字或画?

经过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我们发现:有90%以上的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草稿纸,而我们发现大约有15%的人在用过草稿纸的一面后就不再使用了,这可是相当大的浪费了;在使用草稿纸时又有60%以上的人在上面写的字要比平时大;大约70%的人喜欢在草稿纸上写一些无目的的字或画一些无聊的画。小小的草稿纸在校园中的浪费实在是很严重的。这种浪费不止是在我们校园中存在,更是社会中纸张浪费现象的折射。 (二)节约用纸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1.过度砍伐森林给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 (1)大气污染、表土流失。

(2)引起天气反常:如沙尘暴等。 (3)黄河断流

2.造纸厂严重污染环境,造成“癌症村”。 我们的倡议:

纸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更应用于我们的学习。下面不妨来听听几组惊人的数字。

目前,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我们使用、消耗大量的纸张,实际上是在消耗森林资源。现在,地球上平均每年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制造1吨纸需吹伐约20棵树龄在20至40年的树木。全世界约有35%的商品木材用于造纸。

第三课 垃圾问题小思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增加学生对废品的了解,知道如何利用废品进行艺术创造。 (2)学会电脑汉字输入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上网查询资料的方法。 (3)学会设计调查计划及各项表格。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在网络中主动获取、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4)在合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与责任,发展学生的组织、交往、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增加学生对废品的了解,知道如何利用废品进行艺术创造。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通过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准备:

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预设: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废品的图片,(易拉罐、纸盒、塑料瓶等)让学生欣赏。 2、出示一些废品站的图片和废品利用的精美制品。 二、确定活动主题

1、讨论想研究些什么?

2、教师及时点拨,推荐确立有研究价值的主题: (1)生活中的废品应该怎样处理比较科学。

(2)选取可以再利用的废品进行加工,制作一些手工艺品。 (3)如何才能变废为宝。

(4)废品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危害? (5)废品再利用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 三、学生对有价值的问题展开研究。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 四、制作工艺流程

1、学生讨论准备活动。 2、收集废品 3、我的设计

4、大家都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