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22:52: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

报告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课题组

第一部分 研究概况

一、 研究背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生长点,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撑性的平台”。作为教育者,我们既有传承文明、传承文化的习惯,也有传承良好习惯的任务。少年儿童如果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基本良好习惯,必然终身受益。所以培养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由之路。教会学生做人有责任感,在家庭、学校、社会承担具体的责任,是学习做人的最基础的道德。经过深入的讨论研究,我们确定了“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作为我们研究的子课题。

(一)研究目标的确定

责任心是指个体在身心自由的状况下,经过独立思考和判断后,对其所做出的、满足个人和愿望的决定或行为选择承担应有的责任,其基础是责任。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雄心、恒心、孝心、关心、同情心、怜悯心、善心相比,是“群心”灿烂中的核心。

责任心靠意志来维持,主要反映在行动之中,不管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都离不开坚强意志和毅力的支撑,只有在克服困难中,在抵制各种诱惑中,才能反映一个人的责任感。根据责任行为的指向,可以把责任行为分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和对自然负责四个方面,以及与之相应的

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小学生生活的范围主要在家庭和学校,因此,我们根据小学生年龄的差异和认知的特点,确定培养责任心应该从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三个纬度来进行,并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二)研究的思路

在课题研究中,依据课题研究的三个目标体系,分年段选择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承担责任的习惯”、“培养学生反省的习惯”作为子课题,从对自己、对集体、对家庭三个维度制定了具体的详细的行为指标,围绕行为指标研究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我们紧紧围绕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课题的研究。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 一二年级自己 三四年级承担五六年级培养学 研究维度 对自己的生 对自己的 对自己的 对集体对自己的对集体对家庭行为指标

具体行为指标见附件一。

从这个根系结构图可以看出目标反映出了课题之间的关系,又从目标派生出12个行为指标,这些行为指标按年级从易到难。 二、 究的方法 (一)调查研究

为了检测课题研究的成果,自2003年元月课题立项审批后,我们在12个实验班分别进行了前测、中期测、后期测,并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在12个实验班先后三次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2041份,回收2041份。

(二)行动研究

1.多彩的活动:课题实施两年多来,我们重视将空洞的教育变成具体形象的教育,在课堂上注重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落实课题目标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示的功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创设情景渗透责任意识,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责任行动,养成责任意识,形成责任行为。

2.正强化法:正强化通俗地讲就是刺激,这些刺激是人们乐于接受的,

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能增加行为的出现频率,这种刺激就被称之为正强化。行为心理学认为,每当孩子出现适宜的行为,教育者若能及时地给予孩子肯定或奖励,孩子发生这种行为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强。当孩子的行为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时,研究者都应实现孩子一个小小的愿望。当孩子每一次的适宜行为出现后就可以得到一枚“代币”,当“代币”积累到一定数目就可以换取某种奖励,这就是“正强化法”。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小红星作为“代币”刺激物,不断地“表扬”、“奖赏”、“鼓励”孩子,在全校形成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