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六章测试题(附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9:17: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六章测试题(附答案)

1.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断裂作用 C.风力侵蚀 D.水土流失 2.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困扰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是( ) A. 大气污染 B. 台风和洪涝 C. 水污染 D. 风沙和旱灾 4.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

A.四合院 B.窑洞 C.吊脚楼 D.竹楼 5.人们通常将下列哪个平原称为“黑土地”?(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6.下列语句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2014年3月下旬,北京雾霾天气又频发,严重影响市民健康。结合北京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7.有关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北京市区位于低山谷地之中 ②图示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③图示河流多自东南向西北流 ④故宫、天坛、明代长城等是世界文化遗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汽车尾气排放被认为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下列行为中,不能降低或缓解北京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增加城市绿地 B.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C.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D.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9.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集中在( )

A.河流沿岸 B.沿海地区 C.交通干线沿岸 D.山麓地带 10.关于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的农田多为旱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B.南方地区一月平均气温一般高于0°C,冬季河流一般不结冰 C.因为降水的不同,北方河流的水量比南方的小

D.北方地区的民居墙体比南方的厚,屋顶坡度也比南方的大 11.下面有关北京的叙述,组合正确的是( )

第 1 页 共 6 页

①北京市北依燕山、西靠西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水资源不足一直是困扰北京发展的一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个问题已基本解决; ③铁路网稠密,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

④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中关村成为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东北地区农作物熟制是 ( ) A. 一年一熟 B. 一年两熟 C. 两年三熟 D. 一年三熟

13.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6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这体 现了北京城市职能之一是( )

A. 钢铁工业中心 B. 经济发展中心 C. 政治中心 D. 农业发展中心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的地形区是 ( )

A. 华北平原 B. 内蒙古高原 C. 四川盆地 D. 黄土高原 15.关于该区域(阴影部分)地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B. 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C. 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D. 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16.图中数字与山脉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

A. ①-大兴安岭 B. ②-天山 C. ③-乌鞘岭 D. ④-南岭

17.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B. 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

C. 气候越来越干燥,降水量越来越小 D. 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且多暴雨 18.不属于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A. 地势平坦 B. 土壤肥沃 C. 人口稀少 D. 雨热同期

19.读“东北三省的地形”图,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 三山夹两盆 B. 山环水绕 C. 地形崎岖 D. 沟壑纵横 20.北京多风沙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1.当前,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 地震 B. 台风 C. 水土流失 D. 火山爆发

第 2 页 共 6 页

22.北方地区历史悠久,有很多古都。下列古都哪一个不属于北方地区 A. 北京 B. 洛阳 C. 杭州 D. 西安

23.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关于两座城市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B. 北京是我国国际交往中心

C. 上海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D. 上海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是 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④是 地区,该区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2)填数字代号: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牧区主要分布在 。

(3)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 (山脉)和C (河)一线,该线是l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 (温度带)

的分界线;该线也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 (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2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个地区中主要位于湿润区的是 ,被誉为新中国的“重工业摇篮”的是 。(填代号)

(2)小红暑假与父母外出旅游,沿途看到了戈壁荒漠、高山牧场和绿洲,他们经过的是①、②、③中的 线。

(3)三个地区中农作物一年一熟,提供商品粮最多的地区是 。(填代号)

(4)甲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 ,乙地的许多城市是沿江发展起来的, (填交通方式)成为本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 3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