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0:2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学习精要】 一、学习重点

1.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含义的区别 2.运用增长核算法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 3.着重理解掌握新古典增长理论 4.理解内生增长理论思想

5.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特征及其理论演变

6.着重掌握乘数—加速数模型,并学会运用模型解释经济周期 7.了解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二、知识脉络图 三、理论精要

知识点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通常定义为产量的增加,产量既可以指经济的总量,也可以是人均产量。 增长率:表示经济增长的程度。

① 总产量表示的增长率:11---=

t t t t Y Y Y G 。t Y 表示t 时期的总产量,1-t Y 表示(1-t 时期的总产量。 ② 人均产量表示的增长率:1

1---=t t t t y y y g 。t y 表示t 时期的人均产量,1-t y 表示

(1-t 时期的人均产量。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生活质量、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一个“质”的概念。 知识点二 增长核算

增长核算方法把产出的增长分为两个不同的来源: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而生产要素的增加可分为资本增加和劳动增加。 增长核算方程:A A K K Y K MP N N Y N MP Y Y K N ?+???? ?

??+???? ???=? 劳动份额:Y

N MP N ?=α,表示劳动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 资本份额:Y

K MP K ?=β,表示资本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 增长核算方程可简化为: A A K K N N Y Y ?+?+?=?βα 即: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 A

A ?有时称为索洛余量。 增长核算的检验(丹尼森:

(1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2知识进展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1鼓励技术进步 (2鼓励资本形成

(3增加劳动供给

知识点三 新古典增长理论 基本假定:

(1 经济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2 经济只包括家庭和企业两部门 (3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4 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均由外生因素决定 (5 社会储蓄函数为S=sY ,s 为储蓄率

为说明简便起见,假定全部人口都参与生产,则人均生产函数(k f y =的特点:随着每个工人拥有的资本量的上升,即k 值的增加,每个工人的产量也增加,但由于报酬递减规律,人均产量增加的速度是递减的。

基本方程:k n sy k (δ+-=?

式中,k 为人均资本,s 为储蓄率,y 为人均产量,n 为劳动力的增长率,δ为资本折旧率。

资本深化(k ?:人均资本的增加,即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

资本广化(k nk δ+:包括给新增工人配备平均量的资本nk ,以及替换折旧资本k δ。 因而,基本方程又可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稳态:在稳态时,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在忽略了技术变化的

条件下,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即0=?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