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7孔孟论学习word教案(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7 23:28: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孔孟论学习》

一、说教材

1、说教材所处的位置:今天,我说的是《孔孟论学习》一文,这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篇文章。本单元的话题是“读书妙语”。学习本单元,意在让我们聆听先哲的教诲,学习大师的读书之道。《孔孟论学习》是古代圣人孔子和孟子谈论读书学习的名言。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八年级上册四个单元中安排了文言诗文,基本上都是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古代散文和诗歌。通过学习,旨在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散文和诗歌的兴趣,让学生们感知和鉴赏到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美来,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学本文,我准备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由于本文是讲读课文,作者距现代的时间比较遥远,在语言习惯上和今天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加之课文较长,所以第1课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朗读和翻译课文上,归纳总结主要实词、虚词的含义,掌握重点语句的含义。在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疏通全文的基本内容,初步感知圣人语言的魅力。第二课时以读为主,通过朗读、讨论、归纳、分析等手段,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要义,学习大师的读书之道,鉴赏圣人语言和思想的魅力,为其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本节说的是这一课时。

2、说教学目标: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应重视落实字词和朗读的培养,可以说是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的。所以我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1)、了解作者、作品资料;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运用课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感受孔子、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容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本文的教学目标设置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能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活动。

二、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本文是名人语言的辑录,绽放着圣人思想的火花,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目标引领、讨论探究、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归纳分析、品析语言等相结合的方法来辅助教学。

1、朗读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朗读教学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它与其他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学生只有对课文内容理解得透彻,朗读才能做到传情达意;只有对课文思想感情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能达到语音正确、停顿、重音准确、语速适中并抑扬顿挫;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的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

过初读整体感知、再读品析课文内容所表现的思想、三读揣摩文章写法的妙处、四读背积累文学作品这么几个环节,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朗读法的运用不可缺少,同时应在课堂中教学形式多样,齐读、指名诵读、自读、对话朗读等等相结合。文言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倡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思想,但是却不能忽略了“双基”教育,这对文言文教学可谓是一大挑战,注重朗读,以读会意,可以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同时给予文言文准确的定位很重要。对学生来说能够阅读浅近的文言文,注重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学习它的目的,要注重学生字、词、句的积累,因为它是学生举一反三,阅读的基础。

2、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课文。

3、讨论法,这是学生掌握运用,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来自行解决问题。教师则引而不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以发现真理。 三、说学法 的指点与指导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法,字字落实。重视了文言文的工具性,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更忽略了文言文的人文性。怎样把文言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恰倒好处的结合起来,是语文教学课堂应训练和实践的。

我国古代的教育文献《学记》曾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点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法具体: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方面的共同发展。

第一方面,在诵读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词法方面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词的方法。

第二方面,让学生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三方面,感知文章的主题,对求知的正面宣传和教育意义。

同时,我还比较注重知识的内引外延,因此在课堂上还通过自学提纲的形式,安排了读一读、品一品、评一评、背一背,课后又安排了写一写等环节,重点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热烈讨论,踊跃发言,以此激发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写一写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引起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以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四、说教学媒体的使用

在教学中,我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主要是为上课服务的,主要本着实用原则,是从能否引起学生关于文章的直观感悟与联想和能否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这些方面着想。制作时,我特别注意了音乐、图片和文字的有机配合,因为这些对营造课堂气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这一环节,通过十步逐渐完成)

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入手。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孔庙的风景图片,选用舒缓的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通过大屏幕展示图片和放音乐,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引领着学生走,为学好本文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奠定下良好的基础。然后然后,我通过这样一段话水到渠成地引出本文: “同学们,“圣人”在时下似乎是一个讽刺的称呼,但在古时候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美称,我们老师的鼻祖孔子,就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的学生“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古代先贤对于学习等问题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千百年来倍受后人的敬仰。那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学习了我们今天这一课,大家就不难找到答案了。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孔孟论学习》(板书课题)

第二步:解题。认识孔子和孟子(多媒体显示头像)、《论语》和他们的个人资料: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第三步: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给带下划线的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不悱不发 举一隅 奕之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