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7:39: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数学悖论与数学的发展
什么是数学悖论?
“悖论(Paradox)”也可叫“逆论”,或“反论”,这个词的意义比较丰富,它包括一切与人的直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数学结论,那些结论会使我们惊异无比。悖论有三种主要形式。
1.一种论断看起来好像肯定错了,但实际上却是对的(佯谬)。
2.一种论断看起来好像肯定是对的,但实际上却错了(似是而非的理论)。 3.一系列推理看起来好像无懈可击,可是却导致逻辑上自相矛盾。 “悖论是无意义的!”“悖论没有任何作用!”这也许是某些人的看法。但请不要小看悖论,它直接导致了三次数学危机的产生。
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一个成员希帕索斯考虑了一个问题: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角线长度是多少呢?他发现这一长度既不能用整数,也不能用分数表示,而只能用一个新数来表示。希帕索斯的发现导致了数学史上第一个无理数√2 的诞生。小小√2的出现,却在当时的数学界掀起了一场巨大风暴。它直接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信仰,使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之大为恐慌。实际上,这一伟大发现不但是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致命打击。对于当时所有古希腊人的观念这都是一个极大的冲击。这一结论的悖论性表现在它与常识的冲突上:任何量,在任何精确度的范围内都可以表示成有理数。可是为人们的经验所确信的,完全符合常识的论断居然被小小的√2的存在而推翻了!这应该是多么违反常识,多么荒谬的事!它把以前所知道的事情根本推翻了。更糟糕的是,面对这一荒谬人们竟然毫无办法。这就在当时直接导致了人们认识上的危机,从而导致了西方数学史上一场大的风波,史称“第一次数学危机”。后来,实数理论建立起来后,无理数本质被彻底搞清,人们接受了无理数,风波才渐渐平息。
微积分这一分析利器,却有着艰难的发展史。第二次数学危机源于微积分工具的使用。伴随着人们科学理论与实践认识的提高,十七世纪几乎在同一时期,微积分这一锐利无比的数学工具为牛顿、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发现。这一工具一问世,就显示出它的非凡威力。许许多多疑难问题运用这一工具后变得易如翻掌。但是不管是牛顿,还是莱布尼兹所创立的微积分理论都是不严格的。两人的理论都建立在无穷小分析之上,但他们对作为基本概念的无穷小量的理解与运用却是混乱的。因而,从微积分诞生时就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与攻击。其中最猛烈的是英国大主教贝克莱。
贝克莱指责牛顿,为计算比如说 x2 的导数,先将 x 取一个不为0的增量Δx ,由(x + Δx)2 - x2,得到2xΔx + (Δx2),后再被 Δx 除,得到 2x + Δx ,最后突然令 Δx = 0 ,求得导数为 2x 。而无穷小量在牛顿的理论中一会儿说是0,一会儿又说不是0。就无穷小量在当时实际应用而言,它必须既是0,又不是0。但从形式逻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矛盾。这一问题的提出在当时的数学界引起了一定的混乱,由此导致了第二次数学危机的产生。
后来几代数学家不顾基础的不严格,论证的不严密,更多地依赖于直观去开创新的数学领地。然而粗糙的,不严密的工作也导致谬误越来越多的局面。 无穷级数S=1-1+1-1+1??到底等于什么?
当时人们认为一方面S=(1-1)+(1-1)+??=0;另一方面,S=1+(1-1)+(1-1)+??=1,那么岂非0=1?这一矛盾竟使傅立叶那样的数学家困惑不解,甚至连被后人称之为数学家之英雄的欧拉在此也犯下难以饶
恕的错误。他在得到 1 + x + x2 + x3 + ..... = 1/(1- x) 后,令 x=-1,得出S=1-1+1-1+1??=1/2
不难看出当时数学中出现的混乱局面了。在这之后,柯西、魏尔斯特拉斯、戴德金、康托尔各自经过自己独立深入的研究,重建了微积分学基础。微积分学坚实牢固基础的建立,结束了数学中暂时的混乱局面,同时也宣布了第二次数学危机的彻底解决。
十九世纪下半叶,康托尔创立了著名的集合论。在集合论刚产生时,曾遭到许多人的猛烈攻击。但不久这一开创性成果就为广大数学家所接受了,并且获得广泛而高度的赞誉。数学家们发现,从自然数与康托尔集合论出发可建立起整个数学大厦。因而集合论成为了现代数学的基石。
1903年,英国数学家罗素提出:集合论是有漏洞的!罗素构造了一个集合S:S由一切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所组成。然后罗素问:S是否属于S呢?根据排中律,一个元素或者属于某个集合,或者不属于某个集合。因此,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问是否属于它自己是有意义的。但对这个看似合理的问题的回答却会陷入两难境地。如果S属于S,根据S的定义,S就不属于S;反之,如果S不属于S,同样根据定义,S就属于S。无论如何都是矛盾的。这一悖论就象在平静的数学水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而它所引起的巨大反响则导致了第三次数学危机。而后,公理化集合系统的建立,成功排除了集合论中出现的悖论,从而比较圆满地解决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不难看到数学悖论在推动数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而这或许就是数学悖论重要意义之所在。不断地使数学完整化,完美化,正是人们在解决一个又一个悖论中所实现的。
趣味问题:
阿吉利斯悖论(Achilles Paradox)
这是由古希腊哲人芝诺(Zenon of Eleates)提出的一个经典悖论。阿吉利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如飞的英雄。阿吉利斯悖论就是说如果乌龟先跑让阿吉利斯追赶乌龟,他却永远追不上。
因为无论阿基里斯跑得多快,他必须先跑完从他出发的起点到乌龟当下距离的一半,等他赶完这段路程,乌龟又往前挪动了一些,他则必须再追其间的一半,如此一往,永无止境,尽管阿基里斯会离乌龟越来越近,但他不可能穷尽那个没有尽头的二分法论证,因此他终究不可能追上前面的乌龟。比方说,阿吉利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龟在前面100米处,当阿吉利斯跑了100米到乌龟出发点时龟已向前走了10米,阿氏追10米,龟又走了1米,阿氏再追1米,龟又向前走了0.1米??这样永远隔一小段距离,所以总也赶不上。
为什么呢?如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