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3 呼吸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11:54: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3 呼吸作用

在动物界,无论是简单的低等动物还是结构复杂的高等动物和人类,为维持生命活动,都要靠营养物质在体内进行氧化代谢而取得机体生存和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机体细胞在进行氧化代谢时,要不断地摄取需要的02,同时排出所产生的C02。这一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图1-3-8):①外呼吸:又称肺呼吸,指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通过呼吸道与在肺部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02从肺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组织,同时C02由组织运输到肺;③内呼吸:又称组织呼吸,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这三个环节,02被运输到细胞内,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02则被捧出体外。

一、呼吸的机制(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1.呼吸运动

胸腔的节律性扩大与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呼吸肌(主要是胸壁的肋间肌和膈肌)在神经系统控制下,进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所造成的。吸气时,吸气肌收缩,胸廓的前后、左右和上下径均增大,肺容积随之扩大,空气被吸人肺内。呼气肘,胸廓各径皆缩小,肺容积随之缩小,肺内部分气体被驱出。由此可知,肺通气是胸廓运动的结果。肺通气过程中,肺内容积的变化与压力的变化密切相关。

(1)肋间肌与膈肌运动 肋间肌位于肋骨之间,分为内外两层,肋间外肌肌纤维走向是由上一肋骨的下缘,斜向下一肋骨的上缘。当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和胸骨都向上提升,从而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延长,产生吸气效应。肋间内肌的肌纤维斜行方向与肋间外肌相反,当其收缩时,使肋骨更向下斜,使胸廓前后、左右径均缩小(图1-3-9)。

横膈介于胸、腹腔之间,是最重要的呼吸肌,呈穹窿状,两侧凸面向上,周围部为肌质,中央为腱膜(中心腱)。当膈肌收缩时,中心腱移动不大,而两侧穹窿突起则向周围降落。膈肌收缩越强,横膈的位置越低,中心腱也明显下降。这样,则使胸腔上下径增大,肺容积随之扩大,产生吸气动作。膈肌舒张时,腹壁收敛迫使腹腔内脏回复原状,膈肌穹窿顶重新向上,使胸腔上下径缩小,造成呼气(图1-3-10)。

(2)吸气与呼气动作的比较 平和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运动,是由膈肌和肋间外肌的收缩引起的,呼气则是被动的运动,此时呼气肌并不收缩,只是吸气肌舒张,肋骨由于重力作用而下降,膈肌由于腹内压的作用而回位,使胸腔缩小,肺容积随之缩小。

用力吸气时,其他辅助吸气肌,如胸锁乳突肌、胸大肌等也参加收缩,以加强吸气动作;用力呼气时,除呼气肌收缩外,腹壁肌也参加收缩,以加强呼气动作。 人体安静时.以肋间肌收缩为主所引起的呼吸运动.常称为胸式呼吸;由膈肌收缩而引 起的呼吸,因表现为腹壁的起伏,则称为腹式呼吸。一般成年女子多以胸式呼吸为主,婴儿 及成年男子则多以腹式呼吸为主。 2.肺内压与胸膜内压的变化

(1)肺内压的变化 在肺通气过程中,由于肺内气体与大气之间存有压力差,气体才能克服呼吸道的阻力而进出肺。平和吸气时,在吸气之初,肺的容积随着胸腔和肺的扩张而加大,肺内压暂时下降,低于外界大气压。到吸气末,肺内压又提高到与大气压相等的水平,达到暂时平衡,气体在短时间内停止流动。反之,在呼气之初,肺的容积随着胸腔和肺的缩小而缩小,肺内压升高并超过大气压,从而使肺内气体得以排出体外。到呼气末,肺内压又与大气压达到平衡。

(2)胸膜内压 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内压,简称胸内压。胸内压比大气压低,所以又称为胸内负压。胸内负压是出生以后发展起来的。婴儿出生后,由于胸廓发育的速度大

于肺的发育速度,所以胸廓的自然容积显著大于肺容积。胸廓的内面被覆着胸膜壁层,它受到胸廓上的骨骼和肌肉的支持,从体外作用于胸壁上的大气压影响不到胸膜的壁层,也就影响不到胸膜腔。胸膜脏层覆盖在肺的表面,却受到两种相反力量的影响。大气压通过肺泡压向胸膜脏层,使胸膜腔承受一个大气压。如果肺组织不具回缩力,胸内压就等于肺内压,即等于大气压。但是,不论是在吸气还是呼气时肺都处于扩张状态,也就总是具有一定的回缩力。这种回缩力的作用方向与肺内压(大气压)作用方向相反,因而抵消了一部分大气压,使胸膜腔承受的压力小于大气压。肺的回缩力产生的另一因素是肺泡表面的薄层液体具有很大的表面张力,这也是肺泡回缩的重要因素。

肺的回缩力越大,胸膜腔负压越大;肺的回缩力越小,胸膜腔负压越小。因此,随着每次呼吸运动,胸内压也发生波动。胸膜腔内负压的存在,使肺经常保持一定的扩张状态,使肺泡不论在吸气还是呼气时都不塌陷,对肺的通气和气体交换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3.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肺容量和肺通气量是衡量肺通气功能的指标,在不同状态下气量有所不同。

(1)肺容量 肺容量指肺容纳的气体量。在呼吸周期中,肺容量随着进出肺的气体量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幅度主要与呼吸深度有关,可用肺量计测定和描记(图1-3-11)。

①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人或呼出的气量,称为潮气量。正常成人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为400-600mL。深呼吸时,潮气量增加。每次平静呼气终点都稳定在同一个水平上,这一水平的连线称为平静呼气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