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经验汇报材料:管理核心细节:教学精细化管理时代的理想选择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3/29 9:05: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初中教学经验汇报材料:管理核心细节:教学精细化管理时代的理想选择

教学管理细节的精确关照,会让教学管理文化渗透到学校的角角落落,有助于学校的课堂教学特色的快速出现,进而形成本校的课堂教学个性。在教学精细化管理时代,关注细节管理不是僵化的面面俱到,也不是单纯的追求缜密的管理流程,而是要关注核心细节的打造。

一、寻找逻辑起点:管理核心细节的研究缘起

任何一项研究、改革必须先找到逻辑起点,才能在分析、思辨之后确定研究对象、改革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课堂教学的现存不足。

(一)学校管理的差距是细节管理的差距。“细节决定成败”、“谁抓住了细节谁就掌握了成功的金钥匙”。 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是差在硬件的配备上,也不是差在办学理念上,而是差在管理上,差在对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管理细节的落实上。

(二)教学细节管理要关注核心细节。现代教学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要素、动态的复杂综合体,如果不讲原则地管理所有的教学细节,可能会使教学细节管理过于琐碎、呆板,从而影响学校教学特色创建的大方向,丢掉了本校的教学个性。因此,教学细节管理要抓住那些核心细节。

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认识,我们对教学细节管理中如何管理核心细节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教学管理中紧紧抓住每一个管理细节不放松。不断提升管理团队的执行力。最能体现团队执行力的地方在于对教学细节的落实,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我们重点关注的是细节的可操作性和可落实性。

二、选取理论支点:管理核心细节的智慧支撑

任何一项教学改革,必须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做支撑;否则,教学改革只是肤浅的技术、手段、策略的翻版,不能改变制约课堂教学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分析了我们发现的教学问题、确定了改革方向后,我们选取了四种理论支点来指导我们的研究实践。

(一)理论支点的选取

1.知识管理理论。要打造教学管理的核心细节,学校需要提升教学管理的细节力。细节力是一个校长有效地开展学校管理工作所必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校长优化配置学校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保障学校管理工作高速、有效地运转的基本要素。一位校长要想提高自己的细节力,就要学会进行知识管理。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可贵的敬业精神,一位校长很难发现教学管理中的有效细节。

2.细节管理理论。细节管理理论认为,学校是一个系统,学校的每个岗位、每位员工都要不找任何借口(哪怕是合理的借口)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3.目标管理理论。核心细节管理,不是忽视学校发展的大方向,更不是降低学校管理的大气魄。因此,核心细节管理,要关注各种类型的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换言之,一位校长要想进行核心细节管理,就要熟知目标管理的基本常识。

4.民主管理理论。民主管理是相对于绝对服从、绝对权威的管理而言的,即管理者在“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下,科学的将管理思想进行传播,协调各组织各种行为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

(二)理论支点的学习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做了四个方面的努力。首先,校长要把“首席学习者”作为首选的角色担当,我带头读书、开博、写教学管理随记;其次,我们依托学校网站,建立了网络学习、交流平台;第三,我们让每位师生都制定了自己的读书方案,从读书计划、书目选取、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规划,增强了读书的计划性、目的性、连续性;第四,为了丰富师生的阅读内容、方便师生阅读,我们在教学楼内建立了三个开放的读书吧。

三、确定理论架构:管理核心细节的实践架构

(一)管理课程设置的核心细节:“生本”、“师本”与“校本”的无缝衔接

课程建设只有实现了“校本”,才会有学校的特色,直至形成学校的个性,而只有实现了“生本”与“师本”,才能实现“校本”。因此,我们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基本原则,创造性地开发适合学生生命成长和素质提高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建立开放、多元、有序的国家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分了三步来走:第一步,每年学期初向学生下发问卷,问他们喜欢、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保证校本课程是从学生中征集来的;第二步,向教师公示学生喜欢的校本课程,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认领校本课程;第三步,把教师和课程再送到学生中间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到目前为止,我校共开设了二十多类校本课程,初步形成了门类丰富、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校本课程体系。

(二)管理教师成长的核心细节:研磨常态课

1.名师研修。我们把每一个学科的骨干教师集中到了一起,成立了“名师研修团”,并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研课磨课:一是带着任务观察课堂,将研修团成员分为“有效组织教学组”、“有效设问组” 、“有效理答组” 、“有效活动组”等若干个小组,在听课时针对本组的任务进行详细地观察和记录,评课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二是跟进式磨课,研修团成员不断地对一位教师的课进行细节上的打磨,不断地听课、评课、改进教学方案,再听课再评课再改进,直至研修团的成员都满意为止。实践证明,这种研课磨课可以促进教师快速的成长,是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

2.同伴研修。同伴研修分为七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研讨课观摩,由一个年级的备课组出一节观摩课,整个教研组的教师进行课堂观摩;第二阶段:执教年级的备课组长介绍这次主题研修活动的前期准备课的过程,重点介绍同一环节的教学设计的变更情况,说明授课

教师在备课组的帮助下对课堂的优化;第三阶段:执教教师反思课堂,说明整个磨课过程的感受。第四阶段:听课教师质询;三个年级的备课组以团队的形式分别说出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感悟与困惑;第五阶段:团队研讨,根据上一阶段各团队提出的问题和困惑,团队有选择地进行研讨,商量应对措施;第六阶段:研修团队代表发言,提出问题解决的措施与方法,并接受其他教师的质询;第七阶段:教研组长总结提升,专家引领。

3.团队赛课。团队赛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组内划等。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互相听课,并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等级评定,划分为A、B、C三个等级;第二阶段:团队辅导。抽签决定参赛教师,先抽等级,再在各学科抽取的等级中抽取一名教师参赛。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对参赛教师进行跟进式磨课指导;第三阶段:团队赛课。参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比赛,赛课成绩作为本教研组的共同成绩。第四阶段:总结奖励。对团队赛课过程进行总结,对获奖的教研组成员进行表彰奖励。

4.常态赛课。常态赛课是每一个人都参与的课堂教学比赛形式,它更加关注教师的常态课堂。常态赛课的评委一般由业务教干和名师研修团的成员组成,比赛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随机抽取赛课教师,并提前10分钟通知赛课教师;第二阶段:评委走进课堂听课并评价课堂;第三阶段:听课结束后,由分管学科的业务教干组织相关学科的名师对赛课教师的课进行现场评课,指出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管理教师备课的核心细节:落实有效网络备课

网络备课体现“活动教学”的特色,我们的教学方案分三栏:课标要求、活动设计、教师点拨,这样具有校本特色的网络备课在网络上不可能直接下载,因此能真正实现教师的自主备课与网络经验结合,备出来的课才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才更强。

我们采取了五步备课法:一传,备课组教师根据分工分课时上传课时备课,即活动教学方案,课时教学方案的上传要在集体备课日前两天完成;二改,备课组教师到校园网上修改,备课组教师在修改教案时要一人一种颜色,便于集体备课时业务教干检查;三议,集体备课时,备课组在业务教干的组织下对每一课时备课的修改情况进行讨论,并最终确实活动方案;四评,业务教干对备课组的每一位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评价;五调,下一周业务教干根据周教学设计和先周活动方案走进课堂调研活动方案执行情况。

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业务教干首先要评价课时活动方案设计的质量,要看教学方案的设计是否符合小组教学原则,是否符合活动教学原则,是否符合达标教学原则;其次要评价备课组成员的参与的质与量。下一周业务教干至少听调研课两节,一是调研教学活动方案的执行情况,二是调研小组活动教学和达标教学的开展情况,并根据调研情况对被调研的教师进行等级评定并上报教务处。教务处坚持每周通报集体备课分数、教干的调研课情况、教师的调研课等级,及时发布到《质量监控简报》并上传到校园网上。

(四)管理学生学习的核心细节:变个体学习为小组学习

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一直倡导“参与”的基本教学理念,我们认为学生“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