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计算书总信息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19:35: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 公司名称: | | | | 建筑结构的总信息 | | SATWE 中文版 | | 文件名: WMASS.OUT | | | |工程名称 : 设计人 : | |工程代号 : 校核人 : 日期:2011/ 9/18 | ///////////////////////////////////////////////////////////////////////////

总信息 ..............................................

结构材料信息: 钢砼结构 混凝土容重 (kN/m3): Gc = 25.00 钢材容重 (kN/m3): Gs = 78.00 水平力的夹角(Rad): ARF = 0.00 地下室层数: MBASE= 0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按模拟施工3加荷计算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 地震力计算信息: 不计算地震力 特殊荷载计算信息: 不计算 结构类别: 框架结构 裙房层数: MANNEX= 0 转换层所在层号: MCHANGE= 0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DMAX= 1.00

墙元网格: 侧向出口结点 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否 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是否保留板面外刚度 是 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 剪切刚度算法 结构所在地区 全国

风荷载信息 ..........................................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kN/m2): WO = 0.35

地面粗糙程度: B 类 结构基本周期(秒): T1 = 0.27

是否考虑风振: 是 体形变化分段数: MPART= 1 各段最高层号: NSTi = 7 各段体形系数: USi = 1.30

地震信息 ............................................

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非耦联) CQC 计算振型数: NMODE= 15 地震烈度: NAF = 6.00

场地类别: KD = 2

设计地震分组: 一组 特征周期 TG = 0.35 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1 = 0.04 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2 = 0.00 框架的抗震等级: NF = 5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NW = 5 活荷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 RMC = 0.50 周期折减系数: TC = 1.00 结构的阻尼比 (%): DAMP = 5.00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否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否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 0

活荷载信息 ..........................................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 从第 1 到6层 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 不折算 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 折算 ------------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 计算截面以上的层数---------------折减系数 1 1.00 2---3 0.85 4---5 0.70 6---8 0.65 9---20 0.60 > 20 0.55

调整信息 ........................................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BK = 1.50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BT = 0.85 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 BM = 1.0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BLZ = 0.60 梁扭矩折减系数: TB = 0.40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RSF = 1.00 0.2Qo 调整起始层号: KQ1 = 0 0.2Qo 调整终止层号: KQ2 = 0 0.2Qo 调整上限: KQ_L = 2.00 框支柱调整上限: KZZ_L = 5.00 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 NTL = 0 顶塔楼内力放大: RTL = 1.00

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是 九度结构及一级框架梁柱超配筋系数 CPCOEF91 = 1.15 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IAUTO525 = 1 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IREGU_KZZB = 0

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 LEV_JLQJQ = 1 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 NWEAK = 0

配筋信息 ........................................ 梁箍筋强度 (N/mm2): JB = 270 柱箍筋强度 (N/mm2): JC = 270 墙分布筋强度 (N/mm2): JWH = 270 边缘构件箍筋强度 (N/mm2): JWB = 270 梁箍筋最大间距 (mm): SB = 100.00 柱箍筋最大间距 (mm): SC = 100.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SWH = 200.00 墙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 (%): RWV = 0.30 结构底部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 NSW = 0 结构底部NSW层的墙竖向分布配筋率: RWV1 = 0.60

设计信息 ........................................ 结构重要性系数: RWO = 1.00

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 有侧移 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 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 否 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双偏压计算 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 否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RN = 0.85 梁保护层厚度 (mm): BCB = 30.00 柱保护层厚度 (mm): ACA = 30.00

是否按砼规范(7.3.11-3)计算砼柱计算长度系数: 否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7-4: 是 抗震设计的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否

荷载组合信息 ........................................ 恒载分项系数: CDEAD= 1.20 活载分项系数: CLIVE= 1.40 风荷载分项系数: CWIND= 1.40 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H= 1.30 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V= 0.50 特殊荷载分项系数: CSPY = 0.00 活荷载的组合系数: CD_L = 0.70 风荷载的组合系数: CD_W = 0.60 活荷载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 CEA_L = 0.50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信息.................................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起算层号 LEV_JLQJQ= 1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终止层号, IW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