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2013年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12:52: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甘肃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2013年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

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______。 (分数:1.00)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 D.《教育论》

解析:[解析]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科。

2.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______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分数:1.00) A.拘留

B.有期徒刑 √ C.拘役 D.无期徒刑

解析:[解析] 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3.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______。 (分数:1.00)

A.被试者缺乏学习动机 B.被试者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 √ D.未对被试者进行学习评价

解析:[解析] 桑代克提出的三个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题中只涉及到3000次的练习律,被试者被蒙上眼睛无法得知自己的学习结果,没有形成联结,致使效果不好。故选C。

4.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______。 (分数:1.00) A.替代强化 √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解析:[解析] 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5.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______。 (分数:1.00) A.奥苏伯尔 B.加涅 C.布鲁纳 D.赛伦 √

解析:[解析] “学习风格”这一概念最早由赛伦在1954年提出,意思是学习者所具有或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

6.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______。 (分数:1.00) A.示范化

B.专业化 C.多样化 √ D.合理化

解析:[解析]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7.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不包括______。 (分数:1.00)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解析:[解析]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和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 8.盖老师总是建议学生们在看课本和课外读物时,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并相应作出标记,以便于日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______特征。 (分数:1.00) A.选择性 √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解析:[解析]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______。 (分数:1.00) A.延展

B.必要补充 √ C.深化 D.变革 解析:

10.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分数:1.00)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 D.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解析:[解析]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11.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______。 (分数:1.00)

A.刺激—反应理论 √ B.认知发现理论 C.联结—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解析:[解析]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尝试一错误说,又被称为刺激一反应理论。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发现说;托尔曼的学习理论是联结一认知理论;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是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2.能力的结构大体上分为三种理论模型,其中不包括______。 (分数:1.00) A.因素说 B.结构说 C.理论说 √ D.信息加工理论

解析:[解析] 能力的结构大体上分为三种理论模型,包括:因素说、结构说、信息加工理论。 13.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的学生行为称作______。 (分数:1.00) A.冲动型问题行为 B.扰乱型问题行为 √ C.多动型问题行为 D.自律障碍行为

解析:[解析] 冲动型问题,体现在突然间,比如突然暴怒打人。扰乱型问题,体现在主观意识或者主观欲望,比如有意识地不听课、发出噪音等。多动型问题,体现在行为多样,难以安静,比如,一会翻书,一会说话,一会玩。自律障碍,体现在明知道不对,但仍然忍不住去做,比如逃课、上网。本题中的行为属于扰乱型问题行为。

14.男同学小薛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陈某,我爱你”,被上课的李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薛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薛要求李老师归还手机,李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了解此事后指出,李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1.00)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解析:[解析] 李老师处理行为不当,对学生的隐私权、人格权和财产权造成了侵犯,同时李老师的做法也是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

15.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状态是一种______。 (分数:1.00) A.抑郁症 B.恐惧症 √ C.焦虑症 D.强迫症

解析:[解析] 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状态是一种社交恐惧症。 16.我国最早将“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的著作是______。 (分数:1.00)

A.《孟子·尽心上》 √ B.《大学》 C.《论语》 D.《学记》

解析:[解析] 我国最早将“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的著作是《孟子·尽心上》。 17.“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______。 (分数:1.00)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 D.循序渐进原则

解析:[解析] “开而弗达”出自“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道而弗牵,师生关系才能融洽、亲切;强而弗抑,学生学习才会感到容易;开而弗达,学生才会真正开动脑筋思考,做到这些就可以算得上是善于诱导了。它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