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4:12: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成都外国语学校18-19年上期高三年级10月月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本部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它填涂在答题卡上。)
1.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
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 A.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 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 C.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D.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 2.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
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说明( ) A.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
3.春秋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以土地为标准;而战国官吏的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
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官员报酬的变动( )
A.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B.反映了官吏待遇下降 C.标志着分封制趋于瓦解 D.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 4.夏商时期,人们认为“国之存亡,天也”,君是奉“天命”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故称
“天子”,即天之子。但是,周之代商使一些人感到“天命靡常”,甚至认为“天不可信”。周代“天命观”的这种变化( )
A.表明周人放弃对神的信仰 B.有效地约束天子的行为 C.摧毁了封建迷信的根基 D.有利于民本思想的萌发 5.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战国时,孟子
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 )
A.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 B.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 C.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 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 6.秦王赢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
治者的正式称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 B.对西周政治观念的彻底舍弃 C.皇帝家族垄断国家政治权力 D.强调了“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7.西汉一朝共有22家外戚,半数出身于布衣、战俘、刑徒、奴仆等。“其始皆由贱而起,
由至微而至尊”。这表明( )
A.时代变革导致观念变化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社会等级差异明显缩小 D.政治联姻作用上升
8.汉武帝设刺史,负责监察地方政治,后来刺史的职权范围扩大,逐渐享有行政权和兵权。
东汉时期刺史逐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刺史权力变化导致( )
A.监察权力加强 B.中央集权削弱 C.君主专制强化 D.国家统治稳定
9.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在吴、楚、赵、齐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王
国中的高级官吏由中央任免。上述做法( )
A.扩大了王国辖区加强中央集权 B.为汉武帝推恩令提供了借鉴 C.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 D.形成郡国并行的地方体制
1
10.在西汉社会中,“以末致财”的大商人,虽然家资数千万乃至万万,但仍须“用本守之”。
这一现象( )
A.打击了商人的经商热情 B.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 C.抑制了地方的割据势力 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11.南朝时期,寒人通过充将帅,掌机要(中书舍人),任典签(代表皇帝监察地方诸王刺史)
不断提升政治地位,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 )
A.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 B.文化教育的逐渐下移 C.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 D.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 12.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开府置佐(设置官署并自行选择任命僚属处理公务)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开府,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侯,复坐置官属”的现象。这说明开府置佐( )
A.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B.造成地方政权机构繁杂 C.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D.导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13.
表2
表2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
A.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 B.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C.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D.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14.《旧唐书》《新唐书》皆记载房玄龄为进士出身,且可推算出房玄龄为隋文帝开皇年间进士。但大量可考的史料都明确记载,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由此可知( ) A.正史记述更具权威 B.房玄龄的进土身份不可信 C.史料考证的复杂性 D.进士科创建时间无法判定 15.唐朝以前,皇帝曾把外戚引入宫廷辅政,尤其是皇帝幼小之时,因而出现外戚专权现象,两汉尤甚。北宋以后则摒弃外戚辅政做法,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甚至有意选寒微之家。这种做法反映了中国古代( )
A.官僚政治呈现理性化倾向 B.政治统治日益走向腐朽 C.专制君主的权力日益衰微 D.君主专制摆脱人治困扰
16.宋代历朝皇帝不仅访书、藏书、刻书,而且带头读书,提倡读书。结果宋代文武大臣读书蔚然成风。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刷技术日益进步 B.注重文治的基本国策 C.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D.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 17.南宋宁宗时屡降内批,强迫臣下执行,但谏诤者仍相继不断。游仲鸿上疏说:“陛下??御批数出,不由中书(此指宰相机构)??自古未有舍宰相、谏官、讲官,而能自为聪明者也”。由此可知( )
2
A.当时君臣矛盾激烈 B.皇权专制加强 C.皇权受到制度制约 D.理学影响深远
18.唐代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为官;宋代允许“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者”参加科举;明代许可商人及其他流寓人员在异地参加科举,而越来越多的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这种变化表明( )
A.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B.明代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C.社会阶层流动性不断加强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19.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这表明唐宋律学( ) A.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 B.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 C.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 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20.在修养理论上,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发明本心”思想,以“本心”认识“圣贤之心”,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王阳明的这一主张( )
A.体现出一定的平等与叛逆萌芽 B.有效提升了普通大众的个人修养 C.解放了宋明理学对人们的束缚 D.被明清三大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 21.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 )
A.主张改造理学 B.重书本轻实践 C.注重道统权威 D.强调学术创新
22.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
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
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23.《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汇编》中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拨运台湾米石接济漳泉二
府”;乾隆二十二年“福州、泉州等府歉收酌拨台湾仓谷接济”。这些史料可以印证当时( )
A.闽台民间贸易活跃 B.台湾隶属清廷管辖 C.闽省自然灾害频繁 D.政府赈灾体制完善 24.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
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
A.人地矛盾的显现 B.精耕细作的传承 C.稻麦种植的减少 D.技术交流的增加 25.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善书,其内容多劝诫乡绅“不搀搭低银”、商贾“当银钱足
其等色”及大众“不行使低假银”等。这些善书的流行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 A.农业生产不受重视 B.白银大量外流 C.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 D.市民阶层兴起 26.《四库全书总目》载:“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
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材料中“其书可毁”意在( )
A.维护理学的正统地位 B.强调理在生活中的作用 C.突出对孔子思想顺从 D.深曝其罪恶以警示后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