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标准(应化)2013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5:46: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 制 执笔人 分析化学 三年 高玲玲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 学 时 拟定单位 应用化工技术 78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系(部)意见: 学院审核意见: 年 月 日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分析化学》是三年制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它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分析方法的科学。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不仅是分析科学的基础,也是从事生物,环境,医药,化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基础。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被称为生产科研的眼睛,后续课有《仪器分析》、《精细化工产品检验技术》等。

(二)课程基本理念

通过《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有关的分析化学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熟悉重点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在相关专业的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创新教学思路,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在实验内容取材上既体现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又要与化工行业紧密结合。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维能力,使启发式教学方式始终贯穿在实验课堂中,又避免受到纯化学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学生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学到尽量多而实用的东西。实验内容的选材,每个实验的承上启下作用,应不只从本门课程出发,而是从整个化学学科系统全局出发。

2、结合传统教学,走信息化教学的道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电视录像和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开扩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与课程的内容紧密相关,使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微观的和不易口头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通过课件的演示变成生动具体的、有趣的、简单明了的、宏观的、一目了然的知识,可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媒体课件的选用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步,学生才能对课程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走信息化教学的道路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但也要注意不能丢弃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法。

3、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培养创新性人才及其创新能力摆到突出位置。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以适合分析化学课程目标要求为原则的教学新体系。这一体系在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特别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使其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这一体系核心要点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相互协作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实现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学中,教师运用点拨、启发、提问、引导、总结等方法,通过学生自读、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等活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分析化学课程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基础好坏、特长和兴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课程标准在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评价等环节,为教学和学习都有选择的余地和发展的空间。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分析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本门课程几年的教学经验、研究总结,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1、总体思路

(1)课程标准要符合《高职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体现“不断创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新观念。

(2)课程标准力求构建我校分析化学课程新体系。更新、拓展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理论教学,而是把实验教学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等内容纳入课程中,丰富分析化学课程的内涵,使本门课程不仅成为传授知识和学习理论的载体,而且成为介绍分析化学最新进展、探求学习方法的平台,通过不同渠道,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

(3)课程标准要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达到既有前瞻性、科学性,又便于操作与管理。

(4)课程标准要体现现代科技含量,在学生学习评价、选课、成绩

管理等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具体设计

《分析化学》有理论课、实验课等形式。实验课可以和理论课并进,也可以集中一段时间进行。

理论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基本内容、发展趋势及其在相关专业中的作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须的知识基础。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但要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育重教轻学、灌输有余、启发不足的缺点,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部分教学内容采取讨论与设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后列出疑难问题,第二次课时划出一段时间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讨论,激发思维,这样可引导学生自己钻研理论、提出问题并发现规律。

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相互协作精神,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获得支撑后续课程如仪器分析等课程的重要分析化学知识;灵活运用所学基本理论解释一些科学问题并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认知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以及重量滴定法的原理及相关知识。

(2)掌握主要分析仪器、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分析天平等的使用方法。

(3)掌握实验结果的处理、判断方法及评价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准确的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根据结果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

(2)能独立的配制各种化验试剂,并采用合适的仪器盛放,知道长期放置的方法。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

(1)具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树立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2)养成分析工作整洁、有序、珍惜仪器设备的良好实验习惯; (3)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职业素质。 (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

与该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化学检验工,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95%的学生通过中级化学检验工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