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标准(应化)2013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19:23: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课程内容标准 (一)课程内容总述

本课程包括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以及重量滴定法的原理及相关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以及重量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技术、定性定量方法和在石油、化工生产等领域中的应用特点,并了解化学分析发展的新动向,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选择适宜的研究与测试方法或手段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设计 1、理论教学标准

序号 教学内容 (工作任务或教学单元或模块) 1.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分类和进展 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误差和准确度,偏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 差与精密度,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用、分析方法的分类、发展。偏差、标准偏差、误差的分类及减免误差的方法,随机误2.熟悉误差、差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有限次测定中可疑数值取舍。 3.掌握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服从t分布 的判断、消除办法,掌握数3.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可疑值的取舍,字修约规则、有效数字位数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两个平均值的及其运算规则、准确度精密比较 度的表示方法以及两者之间4.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有效数字,修的关系 约规则,运算规则 1.滴定分析概述 2 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2.滴定分析法的分类与滴定反应的条件 3.标准溶液与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法 4.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1.了解滴定分析法各种术语、滴定方式、滴定反应条件。 2.熟悉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3.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的求算以及两者之间的换算。 6 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 技能内容与要求 (应具备的技能) 参考学时 1 第一章 概论 6 1.根据质子理论,了解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反应的实质。2.熟悉用质子理论方程式处理酸碱平衡的基本方1.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2.不同pH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情况——分布曲线 3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3.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4.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 5.一元酸碱的滴定 6.多元酸、混合酸和多元碱的滴定 7.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 8.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法、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缓冲范围的概念、指示剂的变色原理、酸碱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 3.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酸碱平衡体系中各型体的分布分数的计算、酸碱度的计算方法、化学计量点及滴定突跃、pH值的计算,掌握选择指示剂的原则。 4.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在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中所遇到的问题。 1.了解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配合物的性质。 2.熟悉稳定常数、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和选择金属指示1.概述 2.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及其稳定性 第四章 4 配位滴定法 3.外界条件对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4.金属指示剂及其他指示终点的方法 5.混合离子的分别滴定 6.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剂的依据,熟悉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控制酸度分别滴定及使用掩蔽剂选择滴定。 3.掌握配位平衡中各型体平衡浓度的计算方法、配位剂、金属离子副反应系数的计算、配合物条件稳定常数的意义和计算,掌握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化学计量点时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正确判断能否准确滴定,掌握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和结果计算。 6 8 1.氧化还原反应平衡 2.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第五章 5 氧化还原滴定法 3.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与影响因素 4.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 5.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预处理 6.高锰酸钾法 7.重铬酸钾法 8.碘量法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2.熟悉标准电极电位、条件电极电位的意义和它们的区别。 3.掌握电极电位、条件电极电位的计算,并据此判断反应的方向、反应进行的程度,掌握滴定过程中化学计量点、滴定突跃范围的计算及指示剂的选择,掌握滴定结果的计算。 4.熟悉并掌握高锰酸钾法、碘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1.了解重量分析法的分析过程、分类、特点。 2.熟悉对沉淀型和称量型的要求。 3.掌握摩尔法、佛尔哈德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应用和计算,掌握化学换算因素的求算和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8 1.概述 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 6 和沉淀滴定法 2.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3.沉淀的形成与沉淀的条件 4.沉淀滴定法概述 5.银量法滴定终点的确定 4 2、实训、实习标准

序号 实训项目 实训目的 1.掌握用称量法校准移液管、滴定管的方法。 容量仪器1 的使用和校准 2.掌握容量瓶和移液管的相对校准方法。 3.了解并掌握校准容量仪器的原理及方法。 1.掌握电子分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的称量方法。 2.了解电光分析天平的结构和使用规则[录像]。 3.培养准确,整齐、简明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的习惯,不可涂改数据 实训内容、任务 参考学时 1.常用玻璃仪器使用的相关视频 2.玻璃仪器的洗涤。 3.用称量法校准移液管和滴定管。 4 2 天平的称量练习 1.电子天平的操作方法 2.指定质量称量法的练习 3.差减法称量练习 4.称后检查 4 3 1.学习、掌握滴定分析常用仪器的洗涤和正确使用方法。 滴定分析2.练习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 基本操作 3.通过练习滴定操作,初步掌握甲基橙、酚酞指示剂终点的确定。 1.熟练掌握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滴定操作技术。 2.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 3.了解强碱滴定弱酸的反应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 4.掌握食用醋酸中总酸度的测定 1.了解基准物质碳酸钠及硼砂的分子式和化学性质。 2.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过程。 3.掌握强酸滴定二元弱碱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 4.掌握定量转移操作的基本要点。 1.掌握常用的标定EDTA的方法。 2.掌握用配位滴定法测定自来水硬度的条件和方法。 3.掌握配位滴定法中的直接滴定操作技术。 1.准备工作 2.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 3.酸碱溶液的相互滴定 4.结果的处理 4 食醋中总4 酸度的测定 1.NaOH的标定 2.醋酸总酸度的测定 4 工业纯碱5 总碱度的测定 1.HCl溶液的标定 2.总碱度的测定 4 自来水总硬度的测6 定(含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7 定(KMnO4法) 氯化物中8 氯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测1.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2.水样总硬度的测定 4 1.了解KMnO4溶液的配制方法及保存条件; 2.掌握KMnO4溶液配制和标定的原1. KMnO4溶液的标定 理、方法。 2. 双氧水中H2O2含量的测定 3.掌握KMnO4法测定H2O2的原理、 方法。 1.学习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2.掌握用莫尔法进行沉淀滴定的原理、方法和实验操作 1.AgNO3溶液浓度的标定 2.试样中NaCI含量的测定 1、空坩埚恒重 2、称样及沉淀的制备 3、沉淀的过滤及洗涤 4、沉淀的灼烧和恒重 4 4 9 1、了解晶形沉淀条件和沉淀方法 2、练习沉淀的过滤、洗涤和灼烧的操氯化钡中作技术。 3、测定氯化钡中钡的含量,并用换算钡的含量 因数计算测定结果 8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由教研(科)室主任负总责,教学组长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基本流程包括:①教学准备,②课程教学,③辅导答疑,④程考核课,⑤总结反馈。建议每周安排2-3次课,即4-6学时。每两周进行一次辅导答疑。

2、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使用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归纳教学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和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开扩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与课标的设计紧密相关,使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微观的、不易口头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变成生动具体的、有趣的、简单明了的、宏观的、一目了然的知识,可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必不可少,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二)考核评价建议

本门课程是一门考试课,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定量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