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整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19:41: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电视采访学

绪论

本章主要内容: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第一节 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一、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所谓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 (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1.从新闻传播流程来看

电视新闻的传播流程前期选题、采访构思、采访拍摄、画面剪辑、文字稿、后期播出

报纸新闻的传播流程获得新闻线索新闻报道策划/进行采访、新闻写作、编辑排版、印刷、发行 2.从新闻传播的本质特征来看 只有通过采访才能传播真实的信息。 (二)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摄取素材方法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鲁迅:《我是怎么做起小说来》)

新闻写作摄取素材方法:

新闻采访(获取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丰富的素材)→整理采访素材(通过整理采访素材,使素材由无序变为有序,为写作奠定基础)→ 新闻写作(采访得来的素材,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将不失其原貌地、直接地进入新闻作品中) 新闻写作必须要终于生活,不得对事实进行加工。 (三)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新闻记者的职责:发现新闻线索,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写成新闻报道或制作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发表或供领导层参考。

新闻采访的特殊性:从事新闻写作,作品形成后用于通过新闻传媒进行公开传播,满足人们的知情欲望。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记者和通讯员所进行的新闻写作,要对通过采访而得的原始素材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使之从无序变成有序。对重点加以突出,并将报道内容用文本的形式体现出来,使受众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新闻记者的工作内容,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三个: 1.采写新闻报道2.反映情况3.做群众工作 第二节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围绕事实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它是后者的不可缺的认识论基础。 新闻写作根据新闻采访得到的素材制成新闻传播文本,实现新闻采访的价值。 一、新闻采写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有着一致性。它们都是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 (一)在真实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二)在深刻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三)在丰富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三、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

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材料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把握;

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之处、耐人寻味之处、意蕴丰富之处。

1

第一章 新闻采访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新闻采访的涵义、特点和获取的信息形态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电视新闻采访的技术手段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涵义、特点和获取的信息形态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界定

(一)对现有新闻采访定义的讨论

“素材搜集”说 “调查研究”说 “互动行为”说 (二)新闻采访内涵

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二、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一)新闻采访以大众传播为目的 (二)新闻采访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 (三)新闻采访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三、新闻采访获取的信息形态

(一)符号化的信息形态——这里主要指文字。

1.符号信息形态的特点

文字为人类信息传播提供了跨时空的、大众传播的可能。

文字使人类的传播远离了人本特性,文字使传播疏远了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2.符号信息形态的优势

长期的文字使用训练了人类的思维方式——文字以及文字逻辑构造着人类思维和传播的基础。 文字具有稳定的内核,它在印刷媒介中得到最广泛的运用,文字的理性和严谨性使它直至现在保持着应有的地位。

3.符号信息形态的局限

缺乏直观形象性,不能实现人际交流的人本体验和感知效果。 不同国家的文字有着各自不相同的符号形态,造成传播障碍,文字还需要人们耗费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和辨认。 (二)声音

广播技术通过复制和还原生活中的原始声音形象传播信息,开始具备了人本化的部分因素。 声音的广播需要录制和复原,这一特殊的技术基础是广播媒介传播特征的构成要素。 (三)画面

1.静态画面

静态画面是以一定的技术手段记录保存的、现实生活在某一瞬间时空的凝固状态。 新闻照片是静态画面在大众新闻传播的主要形态,它依附于印刷媒介,它与文字并行,使印刷媒介(报纸)具有了一定的视觉性。 2.声画一体的动态画面

电视画面以延续时空的画面形态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它包括生活中真实的时空、声音、形象、运动和过程等原始素材,具有人本化感知特征。 电视画面可以单独存在并实现有效传播,也可以充分融合文字和声音等多种信息形态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符号互动

(一)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互动行为

1.符号互动理论p30

2

个体具有“在互动过程中将自己视为被评价的客体以获得自我形象的能力”,也具有“感受并理解他人角色的能力”。当一个个体具备了“将自己放在他人地位上的能力”时,就“提高了合作互动的可能性”。

社会被视为相互作用的个人的集合体,而这种相互作用的中介物就是符号。互动者会运用群体和他人的视角考虑问题,并根据具体情景,调整符号的运用,从而成功地彼此调适,达到交流的和谐。

2.符号互动理论对新闻采访的启发

①采访者必须与受众进行互动,采访者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抱着与受众互动的目的来考虑采访、写作,感受受众的需求。

②采访者必须培养良好的与采访对象进行符号互动的能力,让采访对象将采访者所需的信息和盘托出。 (二)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

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验受访者的心态。 二、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社会交换是某物或某项活动从甲方自愿地转移到乙方,以换取他物或他项活动。

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应建立一种朋友关系,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资源交换”是否成功,要看他们之间是否存在信任和友谊。 第三节 电视采访的技术手段

ENG的素材采集方式 EFP现场制作方式 ESP演播室制作方式 SNG卫星新闻采访方式 一、ENG的素材采集方式

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即“电子新闻采集”。ENG设备为小型轻便、易于携带的摄录一体的摄像机,以纯电子的方式拍摄新闻。这种前期拍摄、后期编辑的素材采集工作方式就是ENG。 (一)ENG系统的构成

摄像机、话筒、灯具、脚架、通讯联络系统 (二)ENG的主要摄制特性

ENG系统便于对事件作出快速反映,机动灵活地采集现场素材。 ENG设备和人员相对灵活。

ENG电子新闻采集系统在采访突发事件时,尽可能小地影响现场。 二、EFP现场制作方式

EFP(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即“电子现场制作”,它是以一整套设备连结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与现场编辑的工作。

EFP的实质是在拍摄的同时进行编辑,追求前期拍摄与编辑制作一次完成,与播出系统相连,现场采集、现场编辑,即可实现现场直播。 三、ESP演播室制作方式

ESP(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即“电子演播室制作”,主要是指演播室录像制作。 四、SNG卫星新闻采访方式

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译作“卫星新闻采集”,是指将ENG、EFP或ESP与卫星相连,实现电视拍摄、编辑与播出三者同步合一的工作方式。 (一)SNG的构成

1.卫星转播车(OUT—DOOR BROADCASTING VAN) ⑴ENG设备若干套(或DNG设备) ⑵一系列监视器(MONITOR) ⑶一套视频选择器,也叫操作盘 ⑷一套卫星讯号发射设备 ⑸一套或几套录像设备 ⑹通讯设施

2.地球同步卫星频道租用以及地面接收系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