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体育教师的课程能力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52: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培养体育教师的课程能力

不断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水平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 孟文砚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在江苏已全面启动,一年来我们通过调研、培训和开展四星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实施方案的评选,深深地认识到高中课程改革能否在一个地区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实施,而实施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实施主体的课程能力的高低。

所谓课程能力主要指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校长、教师和学生等课程主体适应课程改革的实际本领,这种课程能力包括明确课程的实施标准,认清整体的课改任务,把握学校的课程需要,作出合理的课程决策,具有基本的课程技能等。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课程的集权,导致学校机械地进行课程管理,教师被动地执行课程,从而进一步导致课程实施主体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的削弱。一旦课程改革涉及自身,缺乏主动应对的积极性,难以形成相应的课程能力。随着我国高中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不断推进,学校课程自主权的不断扩大,课程能力培育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中显得极为重要,如果学校课程能力不足,课程权力下放将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质量,更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下面我想就如何培育体育教师的课程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育参与能力,提高课程实施的主体水平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必须每个主体都参与才能顺利完成。课程参与能力是指课程实施主体主动参与课程实施的决策、操作、评价、反思的全过程,在发挥主体作用中不断促进主体发展的能力。对一所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来说,校长、教师和学生应当是真正的主体。任何好的课程方案没有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和努力,都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进入高中课改实验后老师们碰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制订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实施方案。江苏省去年进入高中课改后在四星级高中开展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实施方案的评选,我们提出了十条基本要求:

1. 方案要有学校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现状分析。

学校的基本情况

1、我们学校学生情况。我校学生较多,高中部有48个班级。由于是城市学校,学生的体育兴趣比较广泛,学生对自身喜欢的运动项目有着一定的专项基础。只是人数和班级较多,进行选项教学,需要合理的安排课务,涉及到主课为体育选修让路,操作方面有一定困难。

2、我校体育老师的资源配备。我校体育老师在编人员较多,有二十一个,但实际情况是有两个担任后勤主任兼职体育教学,课务较少;还有一部分教师要承担初中部的体育教学,要进行选项教学,体育老师课务相应增多,工作量相当大,开设选项教学有一定困难。

3、我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由于我校位于南通市市中心,商业区黄金地段,学校在活动场地上相对于同类学校,比较匮乏。我校现在有300米塑胶场地;完整篮球场有4片;半片篮球场20片;室内排球场2片,可供排球、羽毛球练

习;乒乓球馆1座;专用韵律操、健美操室内场地2片。在器材上,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是较为充足的,完全可以满足选项教学的需要。

4、我校选项教学的基础。我校于1996年开始在高中实行选项教学,内涵和新课标精神相符合,基本教学形式也相差无几,只是在成绩的评定上有着不同,我们原来采用传统的成绩评定,以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为主要的评价依据,而新课标以学分制来评定学生学习的五个领域的综合成绩。

2. 方案要有学校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省市教育行政、教研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学习研讨的主要做法。

我校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方案的基础 1、理论基础

我校体育学科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体育教研室及各年级备课会议等教研活动中,学习和宣传前沿、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如学习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树立了与素质教育相适应,与新课程标准精神相吻合的现代教育理念,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实施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2、教科研基础

我校体育学科历来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注重备课组建设,围绕新课程标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前介入了“新课程”,同时,学校还组织了一批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其中1人参加了国家级培训,3人省级培训,3人市级培训;8人次参加了浙江海宁、广东肇庆的体育新课程展示活动。并到锡山中学、南师附中、盐城中学参加观摩听课活动;

与无锡市第一中学、江阴中学等实验区学校交流探讨,这些举措为贯彻落实新课程精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我校还进行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重组与开发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它将对高一体育课改教科研起到促进作用。 3、师资基础

我校体育学科有一批教学能力强、教科研水平高,善于学习,不断探索,锐意进取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有一支学历达标、勤奋踏实的体育教师队伍,如任学明主任为南通市体育学科带头人,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陈晓华、王年冲老师为南通市体育骨干教师;潘雪峰、魏俊老师为南京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另外还有一批富有活力的年轻老师,给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力量,相信能够胜任新课程的实施工作。 二、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核心理念,认真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在课改实验中正确把握好三维健康教育观,把学生的发展视为课程改革的最高利益,将课程改革看作师生共建的历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开发教师的潜能,创造性地实验。

“積健為雄”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对我校体育工作的勉励,现在已经成为我校的教育理念,把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理念相结合,构建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中体育课程的特色和文化。因此,我们以“積健為雄”为指导,全面促进学生在身体与人格两方面共同发展,以实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健康的体魄

積健為雄 健康第一 健全的人格 三、目标定位 学生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具体如下:

1、爱好运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熟练掌握2-3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提高运动能力;熟练掌握一、两种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能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4、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 学科建设目标

当然对传统体育课程进行改革,采用选项学习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来达成学生的学习目标,这对于学科建设、教师自身也有着一定的要求。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运动技能传授为载体,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