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20 16:28: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2009

(1)概述欧洲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发生的原因与过程;

Da: 1、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发展的两个历史前提:

A、社会经济历史动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地理大发现; B、文化前提和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哲学转向 2.欧洲自然科学产生的文化前提和思想基础: 背景——

1、中世纪(公元5—15世纪)的遗产——信仰、得救、禁欲、经院哲学

2、文艺复兴——再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宣扬世俗人性批判教会神权。但丁、达·芬齐、莎士比亚、彼德拉克、塞万提斯、拉伯雷等。

3、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廷的基督教内部改革,主张成立“新教”。马丁·路德—德国,加尔文—法国(日内瓦)。

4、人文主义运动——追求世俗的生活和世俗的学问—世俗化—与神圣的东西相对立 5、新哲学——近代哲学转向 条件:

1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科学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2 文艺复兴的开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们开始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在科学界掀起了一场革命,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发生可巨大的变化,更加强调人的价值 3 欧洲科学家的探索及献身精神!!! 过程:

哥白尼的日心说打破教会的封建思想,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成为现代实验的奠基人,开普勒三大定律滴发表,宣告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开始.....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归因于两个基础:

1、公理化体系的提出--体现在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中; 2、发现通过实验有可能找到因果关系--文艺复兴时期; 近代欧洲自然科学革命的过程和人物

哥白尼(1473—1543)——《天体运行论》--日心说 开普勒(1571—1630)——行星运动三定律

加利略(1564—1642)——近代自然科学(方法和研究模式)的奠基者 惠更斯(1629—1695)——钟摆原理、光的波动说 牛顿(1642—1727)——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完成者 (2)中国近代未发生科学技术革命的原因;

Da: 1、中国传统科学固有的局限性--实用科学体系;

2、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天朝大国,以天理论证地上秩序; 3、中国封建经济关系--“重农抑商,重本轻末”;

4、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明德无私”、“四大皆空”、“清心寡欲”,科学

技术为“奇技淫巧,雕虫小技”。

5、缺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和扩张的市场

1.数学缺乏论2.文化制约说。3.语言决定论。4.态度决定论5.墨家绝世说6.社会制度决定说。7.地理位置决定论。

,我国科学研究的实用性,我们的发明创造无不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者军事服务的。很少见如古希腊人那样的,纯粹是为了让自己的自由的而去做学问,而去搞研究的。在中国的古代,如春秋战国时期,有那么一批哲学家,思想家,但他们或多或少的于战争扯上关系。从而使学问变的不那么纯粹。这样一来中国的学问从一开始就被概以了谋生的名义,

很少是为了个人兴趣和爱好而展开的,直至现在这种情况还在延续。这是个大问题,也是个很沉重的问题。

其次,中国封建制度的搞学问的人的严酷摧残,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清帝的文字狱,想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都想着去考取功名了,没有心事去做真正的实验科学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得保全自己得性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中国得科学研究。在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得问题就是中国得改朝换代,每隔几十年就来一次,还没有等研究搞出来得时候,战火就烧到了家门口。

第三,就是中国自一开始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从中国的道教到中医理论无不体现着这样的思想。中国传统自然观否认在玄妙和无法加以确切认识的“天机”与人们大量的实践经验之间存在着中间层次的必然联系。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制约下,中国的自然科学比如在浓厚思辨性质的哲学猜测与充满实干精神的生产经验,科学技术之间留下了真空地带。与中国的整体观不同的,西方哲学在一开始在重视整体观的同时也开始了各个中间层次的联系和规律,并由此发展出了不同的学科,与此同时,他们设置了从古代科学到近代科学的通道--逻辑理论,推理方法的建立等等。

第四,科举制度的制约。西方在12世纪中叶就建立了大学,最早的大学如1158年意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波论亚大学,1160年巴黎大学建立,1209年剑桥大学建立,1201年牛津大学建立等等。与此同时的中国还在进行着科举制度,通过这种近乎磨灭人灵性的考试来为国家选拔人才,其实是官僚,而不是科学家! (3)科学方法的特征及其发展的历史;

Da: 科学方法是认识主体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为了探索未知事物的属性和规律,为了有所发现和知识创造,为了解决科学问题而采取的途径、程序和手段。科学方法是科学知识和科学认识的应用。

特征: 理性+经验——方法论原则

假设—演绎—实验(证实或证伪) 证伪——修改假设或重新演绎 证实——接受假设,寻求证明。

1、最初自然科学和哲学还没有分化,所有的自然科学思维模式就是哲学思维模式 ,其思辩形式是以直观感觉为基础的。(算不上严格的科学方法);

2、古希腊时代的直观思辨的思维方式出现之后,数学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了简单的逻辑方法,形成了早期的逻辑方法论。有了比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和谐性理论和欧几里得的公理化方法体系;

3、古希腊后期,亚里士多德提出并探讨了探究自然现象的 归纳法(由具体到一般) 演绎法(由一般到具体)。

归纳

观察 原理 演绎 4、近代两种有代表性的方法论思想: (1)、培根的经验归纳方法论 (《新工具》1620) (2)、笛卡儿的逻辑演绎方法论和还原方法(《方法谈》1637) 5、现代的“概念创造方法论”(思想实验):

爱因斯坦:“科学研究要有经验背景,要与经验相呼应,但科学认识不是从经验事实中按归纳法引出的,不存在从经验向理论过度的必然性的逻辑通道,而是要通过自由思考来创造或发明新的概念,并以它为中心来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再从理论推演出与

经验相符的结论来”。

6、现代各种边缘科学、综合科学、横断科学的产生,为科学方法和科学方法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实验方法和数学紧密结合,并出现了探索复杂性的方法。

7、 横断科学的出现—系统方法

由老三论即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到新三论即突变论, 耗散结和协同论。(托姆、普里高津、哈肯)

(4)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含义和意义;

Da: 创新——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在实践模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实现了实践主体的价值目标。

技术创新——一种技术构思成功实现并商业化的过程。技术—经济过程,不同于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的阶段——

项目决策—组织资源—技术开发—中间试验—生产—销售

技术创新类型——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

知识创新——可以规定为:主体在知识生产和知识使用方面的一种成功变化,这种变化实现了主体的价值目标。知识创新可以指知识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增加,即知识创造,知识创新也指已有知识的新利用,即知识使用方式上的新变化,在许多场合,知识创新是指知识创造和知识使用的结合,即一种新产生的知识投入使用并带来了价值和效用。

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联系——

知识创造是技术创造的一个来源,有些知识应用过程也是技术创新过程,如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其中既包含技术创新,也包含知识创新,可以说是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有机统一。

在实际的企业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是结合在一起的,知识增加是技术创新的开始,知识应用是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内在成分,价值实现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共同目标。

(5)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对工作的意义;

Da: 系统的四个规定:(1)系统由若干要素组成 ;(2)系统内部有稳定的结构 ;(3)结构使系统成为有特定功能的整体;4) 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

根据系统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 可以将系统分为:

A. 孤立系统; B. 封闭系统; C. 开放系统; “开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