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理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3 0:42: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认知行为理论发展脉络

一、行为主义理论

(一)发展阶段

1.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2.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3.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以斯金纳的行为和足以学习理论为代表,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强化理论,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 应答性行为——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

操作性行为——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 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 应答性行为——应答性反射(S(刺激)型) 操作性行为——操作性反射(R(反应)型)

S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R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二)重要概念和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华生)刺激→反应

操作条件作用原理(桑代克斯金纳)反应→刺激 可得性无助

模仿学习原理(班杜拉) 归因理论(海德维纳)

可得性无助:不可控制的事情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人们在受挫后感

到绝望和无助;当条件变化为在自己控制之下,他们并不努力控制,二十人觉得希望渺茫而无所

作为,不在努力采取措施争取成功。

行为治疗中常用的技术:①放松训练②系统脱敏法③冲击治疗 (三)主要观点和评价

行为主义将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认为除了一些天生的反射行为,我们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所以人类可以学习新的行为,改变旧的行为。这种理论成为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行为治疗的焦点在于弄清楚什么事情可以持续引起人的行为发生改变,而不去关注人的心理的内在变化。行为主义所致力的临床行为改变,在某种意义上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引起行为的原因。该理论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二、认知理论

该理论源于阿尔佛雷德·阿德勒,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认为过度强调被压抑的潜意识和性冲动没有太大实质意义,认知对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力量所决定的。人天生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交往,相互依赖,相互合作,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而弗洛伊德则强调人的生物学本能,人的成长过程人道是本能的自然展开,其行为是先天决定的。

(一)主要观点

基本观点: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时相互联系的。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在于对环境的错误的解释。所以要改变人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人的认知,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的行为和认知是相伴而生的,可以相互改变。

认知理论基于这样的观念:在我们想什么,怎么感觉和怎么行为之间有一种相互作用。我们的思维决定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情绪决定我们的行为。认知理论重视心里内部过程的研究,把人的心理功能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认为认知歪曲是引起情绪不良和非适应行为的根本原因,一旦认知歪曲得到改变或矫正,情感和行为障碍就会相应好转。

Greene(1999)认为社会工作中的认知理论包含以下内容:

人类认知的成长与发展存在于整个生命周期;

个人在任何既定领域的认知能力会因个人功能发挥的情境而变化; 认知(知识、思维和问题解决)既是个人对环境事件的接触,也是个人对这些事件的意义的建构;

个人的行为是为了回应对环境事件的认知意象,比如他们会选择性注意或者解释事件的意义;

思维、感觉、行为及其结果都是因果相关的;

认知意象包括对自己的思考,会影响社会功能和情感愉悦感,并且可以改变; 行为改变可受到认识改变的影响; (二)相关理论

1.埃利斯的ABC人格理

与心理动力理论相比,认知理论更关注当前的事件而非潜意识的冲突,其目标在于改变案主的思维过程,使之更为“理性”。无论是认知理论还是行为理论都有一种整合对方的取向,旨在进一步拓展解释能力和应用空间。Sheldon(1995)将认知治疗有限度地融入了传统行为理论,Berlin(2003)的整合则更进一步。认知行为治疗的整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三、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运用

行为治疗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建立在行为科学原理之上,其应用经典行为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治疗各种问题行为。20世纪60年代,班杜拉发展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将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与观察学习结合在一起,将认知视为行为治疗的一种重要组成。20世纪70年代以来,行为治疗作为一个重要力量进入社会工作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贝尔1995)将不同的行为主义流派进行了辨识: 行为学派聚焦于改变偶发事件和行为。

激进行为主义将思想和感觉是行为的缘由,我们可以像改变行为一样改变思想与感觉。

认知行为治疗聚焦于改变伴随行为的思想和感觉的一套治疗体系。 社会学习理论作为认知行为理论中的一种形式,聚焦于我们如何观察社会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