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3:51: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河南省洛阳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答案.) 1.(2分)商周时期对异族群体的经略方式存在差异,商人与异族建立的多是一种或稳定或不稳定的联盟关系,而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这一变化旨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C.维护统治秩序
B..强化贵族专权 D..增进文化认同
2.(2分)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髙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反映出孔子( ) A.重视人的主体地位 C.主张维护等级秩序
B.强调理性思考 D.反对贵族专权
3.(2分)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賦役的土地分配形式。这一制度的推行( ) 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巩固了土地国有制度
B.强化了君主集权统治 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4.(2分)汉初,韩信要求做齐王时说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刘邦改立韩信为楚王时说:“信习楚风俗”,便于“存恤楚众”。这一现象表明西汉初年( ) A.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C.社会风俗有待提高
B.王国的存在具有合理性 D.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
5.(2分)魏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君主的种种奇异之处,都能在华夏历史上帝王圣贤的“奇异库”中找到,这些神异行为或现象原本是华夏帝王们专属的符号。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
A.民族认同感有所增强 C.君权神授理论系统化
B.门阀世族政治强化 D.夷夏观念日益固化
6.(2分)宋代政府经济管理经历了从统治pi治理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出现平等自愿、共利双贏的关以及市场性政策工具特有的公开、公平竞争和订立契约。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坊市制度的瓦解
B.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第1页(共25页)
C.经济中心的南移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7.(2分)明代学者陈白沙明确提出了“六经糟粕”论,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阐说。其有关“六经糟粕”的论述,主要包括“文辞粃糠”、“左右六经”、“六经在心中”、“六经虚无”、“六经糟粕”、“章句糟粕”等内容。这表明陈白沙( ) A.否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尊重个体价值和作用 C.主张人的自由与平等 D.动摇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
8.(2分)康熙在评论明朝政治得失时处处都显得小心翼翼,对其制度、文化的态度也相对温和。康熙的评论与是时士人的反思与检讨相比较,其主要分歧在于,前者坚守明太祖开创的政治传统,而后者却欲重返历代君主、尤其是明太祖“施暴”前的“三代之 治这反映出康熙( ) A.重视历史经验总结 C.与士人的矛盾尖锐
B.反对儒家的历史文化 D.坚持专制主义的立场
9.(2分)近代中国棉织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
时间 1872年 1890年
时间 1871年~1873年 1891年~1893年 出口棉花(万公担) 0.8486 29.0417 进口棉纱(万担) 5 108.2 进口棉布(万匹) 1224.1 1556.1 由上表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 ) A.自然经济迅速瓦解 C.棉花产量大幅度增加
B.传统棉纺织业受到冲击 D.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10.(2分)1881年,给事中张观准上奏称近年以来,疆臣建议,每每立见施行”,反过来,廷臣条奏核定之件交督抚酌议时,督抚则“以窒碍难行,空言搪塞”。这表明晚清时期( ) A.政治派系斗争严重 C.地方自治权力强化
B.地方督抚影响力增强 D.专制皇权受到制约
第2页(共25页)
11.(2分)1913年10月的《大总统选举法》尽管是在袁世凯授意下由国会制定的,但国会制定时执意对元首宣誓做出明文规定,要求总统就职时必须举行宣誓典礼,“余誓以至诚遵守宪法、执行大总统之职务,谨誓”。而“宪法未公布施行以前,前项誓词须声明遵守约法”。这一规定目的在于( ) A.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C.维护北洋政府的统治
B.保障宪法的权威与威严 D.增进总统选举的合法性
12.(2分)民国初年,教育部下令将各地孔庙学田归公,有人悲愤地质问“不谓今之毁孔者,……或罢其祀,或欲废其经,或欲拆其庙,或欲夺其产……是而可忍孰不可忍”,呼吁政府收回成命。这说明当时( ) A.重建人们价值观的迫切性
B.孔教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C.无政府主义思想日益盛行 D.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两面性
13.(2分)曾反抗过父母包办婚姻的陈衡哲1935年时曾说,“在二三十年以前,一个男子或女子所能容忍的情形﹣﹣如与不相识的异性结婚之类﹣﹣及因容忍而产生的那个无可奈何的态度与一生消极的平安,到现在,经过西洋文化与制度的比较之后,便成为一个不可能的事实了。”这说明当时( ) A.社会巨变引起人们传统道德崩溃 B.﹣部分人自我意识逐渐觉醒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效果初显 D.底层妇女呼唤着自身解放
14.(2分)1937年9月国民政府修订了《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删去其中原先规定的“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为“危害民国”之犯罪的条款。这一修订的目的在于( ) A.放弃国民党的一党专制 B.消除国共之间的尖锐矛盾 C.团结国内力量合作抗战 D.加强对新三民主义的宣传
15.(2分)1956年中共八大《有关政治报告的决议》中规定: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应当以国家市场为主,同时附有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这一规定( )
第3页(共25页)
A.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
B.强化了对经济的计划指导 C.提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6.(2分)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 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 合。这一变化表明当对的中国( ) A.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B.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突破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D.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17.(2分)亚里士多德认为纯粹的科学必须是为求知本身而不是其他任何目的而存在,这种指向“自己”的“知”才是纯粹的科学。这表明亚里士多德( ) A.具有人文精神 C.反对求取真知
B.重视科学的价值 D.坚持科学至上原则
18.(2分)德国史学家蒙森在其著作《罗马史》中对罗马法起源进行了清晰的讨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由此可知,罗马法有利于( ) A.维护法律权威 C.保护私有财产
B.保障人民的权益 D.限制权力的滥用
19.(2分)15世纪欧洲思想家关注的焦点是将“思想、形象、感觉或事件”在演讲、书信、诗歌 和散文中优雅、雄辩地表达出来。这一现象有利于推动( ) A.因信称义的初步形成 C.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
B.工商业者阶层成长壮大 D.教会权威的进一步提升
20.(2分)19世纪的英国为中下层阶级提供呼吸场所逐渐成为社会改革家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城市蔓延或“房屋进军”的威逼下,凝聚保护力量的环境组织应时而生,此后,在其领导下开启了大规模的“城市之肺”保护与建设活动。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城市污染严重 C.阶级矛盾尖锐
B.议会改革成效显著 D.市民意识迅速兴起
第4页(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