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资源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2:00: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草地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草地:是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农学范畴)

2.草地生态经济类群:不仅能反映牧草数量、质量等具体的经济属性,而且能反映出它们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和饲用价值的基本一致性的植物类群。

3.植被型:为分类系统的最重要的高级分类单位。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一级或二级)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如温带草原,热带稀树草原等。

4.典型草原:建群种由典型旱生或广旱生植物组成,其中以丛生禾草为主。伴生不同数量的中旱生杂类草及旱生根茎苔草,有时还混生旱生灌木或小半灌木。(中生,中旱生,根茎疏丛型禾草为主)

5.草甸草原:是草原植被中较湿润的类型,建群种为中旱生或广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经常混生大量中生或旱中生植物。

6.荒漠:是以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其特点是干旱。(无全年生长的多年生草本)

7.草地分类学:以草地植被为对象,研究草地发生发展的原理,研究草地类型特征分布,分布演替规律,确定划分草地的原则、系统、标准、命名原则的理论方法的科学。

8.类:成因一致,反映以水热条件为中心的气候和植被特征,具有一定的地带性或反映大范围内生态环境条件的隐域性特征,类与类之间具有质的差异。 9.组:以植物群落的建群终或共建种的生态经济类群为依据进行划分。 10草地型:具有一定的自然条件与经济特征的地段。

11.载畜量:指一定草地的面积,一定的利用时间内,草地所承载饲养的家畜头数。

12.家畜单位(牛):1头健康的体重454kg的成年母牛携带一头犊牛,一天采食优质牧草的量。 12kg(DM) 13.畜产品单位(APU):1头家畜在中等营养条件下生产1kg肉,叫1个畜产品单位。

14.草地区划:就是对草地生产空间分布的一种科学的划分工作。

15.生态系统服务:草地生态系统及物种能够满足维持人类生产活动的条件和过程。

16草地资源:从人类利用的角度来看,具有数量与质量,空间结构和功能特征,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范围内,可以为人类提供生活环境的物质、能量的草地。 17.稀树草原:即热带草原,也称萨王纳,是热带半干旱地区有干湿季交替,以阳性、高温、多年生旱生禾草为主,并均匀、稀疏地分布有高大、孤立乔木、小树或灌木,呈现出特有的群落结构和生态外貌的植被类型。 18.草甸:是由以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生长中生、湿生多年生草本草地)

19.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地、植被、水和空气及其生态学过程的可维持程度。

20.斯太普(steppe):欧亚平坦,广大,旱生丛生禾草为主的草地。

二、简答题

1.简单说明影响草地发生与发展的三项因子群

非生物因素,大气,土地,位点。大气是草地水热构成草地地带性分布格局;土地含土壤与地形,分别是生物载体、生物栖息地环境、影响水热再分配;位点表征草地生态系统与全球相关生态系统的地理坐标与类型关系。

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3种生物因子分别扮演着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居于核心地位,是推动草地生态系统内涵发展的原动力。 社会因素与人类活动,科技,生活,生产。是决定草地生态系统能否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2.综合顺序分类法的特点

1、以生物气候指标为依据,将具有同一地带性农业生物气候特征的草原划分为“类”,若干类可以归并为一个类组。 2、“亚类”以土地的特征为指标加以划分。 3、“型”以植被中的优势种(或科属及经济类群)来划分。 必要时,“型”内又可分为“亚型”及“微型”。在这一分类系统中, “类”是基本单位,“类组”、“亚类”、“型”等分类级别都是辅助单位。

3.草地的垂直分布规律

1.垂直带谱以一定地段的水平地带性分布为基础

2.垂直分布自下而上,其带状分布相似于水平地带的由南向北的植被分布 3.一定山地垂向带谱的基带与其向大陆方向相邻山地基带之上的垂直带相同 (1,草地垂直与草地纬度带的相似性,

2,任何山地的草地垂直地带性与其所在的水平带草地类型相同或相近, 3,同一水平地带的山地草地垂直带铺随山体的特征不同而又区别。 4,据海洋远近不同的草地,其湿润度和相适应的植物种不同, 5,在同一纬度热量带内,山地垂直带在经度方向上也有差异

6,处于垂直带上不同海拔高度的草地,其产量和营养物质含量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

4.草业的四个生产层

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

5.中国草地水平分布格局 热量 干旱 半干旱 半湿润 湿润 中温草原带温暖草原带高寒草原带荒漠荒漠化荒漠荒漠草原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森林草原草甸 热量灌丛草原高寒草甸 6.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

由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产生的物质与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提供的直接福利。

内容(1)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的能量和物质 (2)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物 (3)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广泛的服务

7.草地资源的多组分性和整体性特点(影响草地发生与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 草地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劳动资源 多组分性: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大气、土地、位点等。大气是草地地带性分布的主要决定因素;土地含土壤与地形,分别是生物载体、生物栖息地环境、影响水热再分配;位点表征草地生态系统与全球相关生态系统的地理坐标与类型关系。

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3种生物因子分别扮演着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生物因素居于核心地位,是推动草地生态系统内涵发展的原动力。

社会因素包括科技水平、生活水平和生产水平。使草地变成草地资源、草地具现实生产力和经济实体,产生经济价值。决定草地生态系统能否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整体性,组分间各因素间的互作;叠加后具复合效应;叠加表现在区域、时间、

高寒草原高寒草原高寒灌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