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24: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地层接触关系类型及特点。

答 地形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分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1)整合接触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一致,时代是连续的。这种接触关系反映出缓慢持续的地壳下降,也可能有未露出水面的局部上升,但沉积作用是连续的。

(2)不整合接触是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或时代不连续的接触关系。 1)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是彼此平行的,反映地壳有一次显著的升降运动。其过程:下降接受沉积—上升成陆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新的沉积。2)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呈斜交关系,反映发生过一次显著的水平运动。其过程:下降接受沉积—水平挤压--产生岩层褶皱或断裂—上升成陆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6,地球的温度层、分布、温度来源以及变化关系?

答:根据地球内部温度分布状况可分为:外热层、常温层、内热层。

(1)外热层(变温层):固体地球最表层,热量来自太阳辐射,热导率小,温度向下迅速降低。

(2)常温层(恒温层):外热层以下,厚度不大,温度常年保持不变。 (3)内热层(增温层):常温层以下,由地球内热供热,温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加,很有规律。计量这种增温快慢的方法: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升高的温度数值;

地温增温级(地温深度),深度随温度每升高1℃所增加的数值,以米来表示。 7,河谷阶地的发育和意义?

四,论述题

1,什么是鲍温反应系列?有何特点?有何意义?

答:定义:美国岩石学家鲍温模拟岩浆结晶分异过程,再结合自然作用形成的岩石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造岩矿物的结晶序列,称为鲍温反应系列。

意义:揭示了矿物结晶顺序和共生规律,很成功的解释了岩浆演化的一系列问题。 温度 暗色矿物 淡色矿物 岩石类型 高(1100℃) 低(573℃) 橄榄石 (喷出岩)(侵入岩) 辉石 基性斜长石 武岩 --辉长岩 角闪石 中性斜长石 黑云母 酸性斜长石 正长石 白云母 石英 安山岩--闪长岩 流纹岩--花岗岩 仔细分析上表,鲍温系列有以下特点:

(1)造岩矿物结晶温度在573℃到1100℃之间,而基性至超基性熔浆温度1200℃到1600℃。

(2)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矿物是按两个结晶序列进行。暗色矿物橄榄石系列不连续,既有化学成分差异且内部结构也不同;淡色矿物斜长石系列连续,内部结构相同且成分连续变化。最后两序列又归并为不连续序列,晶出正长石石英等。 (3)纵向看,相邻矿物可出现在同种岩石,较远矿物共生机会少;横向看,随温度降低结晶顺序为橄榄岩---辉石和基性斜长石---中性岩和酸性岩。 (4)温度冷却快慢及岩浆停留时间长短控制结晶分异完善程度,良好条件下,先结晶的矿物形成自形晶或斑晶结构,后结晶的半自形或他形晶结构。 (5)残液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伟晶作用。 2,风化作用的定义、类型、产物以及影响因素?

答: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其影响因素有气候、地形、地质和构造等方面。

类型及产物:(1)物理风化作用:温度的变化以及岩石空隙中水和盐分的物态变化以及重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成分的过程。进行方式有岩石释重、温差风化、冰冻风化、结晶撑裂作用。产物是大小不等、棱角显著、没有层次的岩屑和岩块。(2)化学风化作用:氧、水溶液和水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过程。进行方式有氧化作用、水溶液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和碳酸化作用。产物:其改变了母岩的结构和构造,并形成了新的矿物。(3)生物风化作用: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解分泌物使岩石矿物在原地的破坏作用。进行方式有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其产物是含腐殖质的土壤。

3,河流的侵蚀作用的定义、类型以及趋势?

答:河流的侵蚀作用是指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对河床的破坏作用。

(1)其侵蚀作用的方式分为:1)化学溶蚀作用是河水以溶解的方式对河床的破坏作用;2)冲蚀作用是依靠水动力地质作用对河床的冲刷破坏;3)磨蚀作用是河流所携带的泥沙、砾石与碎屑物对河床的磨损破坏作用。

(2)其侵蚀作用的类型分为:1)下蚀作用:河流对底部岩石的侵蚀作用。结果:形成了急流、险滩、瀑布和V字型谷,使河床降低河谷加深。2)溯源侵蚀作用:河流向源头发展的侵蚀作用。结果:河谷增长、减少纵比降、使分水岭缩小、河流产生袭夺现象。3)侧蚀作用:河水不断侵蚀河床两侧和河谷谷坡的作用。结果:河床变弯曲,引起河道变迁;河谷展宽,不对称,凹岸陡,凸岸缓;形成河曲、蛇曲甚至牛轭湖。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矿物: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生成的)元素单质或化合物。广义的概念包含固态、液态与气态,狭义的概念仅指天然生成的固态的元素单质或化合物。 2.同质多像:矿物的化学成分相同而晶体结构不同。

3.同化混染作用:岩浆熔融围岩将围岩改变成岩浆的一部分,称同化作用;岩浆因同化围岩而改变了自已原有成分的作用,称混染作用。

4.斑状结构:是岩浆岩中的一种不等粒结构,斑晶相对较大,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

5.变质作用: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6.生物扰动(遗迹)构造: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原生层理构造改造、破坏十分强烈,形成一种无一定形态的生物遗迹构造,称为生物扰动(遗迹)构造。

7.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发生在火成岩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带上,并主要由温度和挥发性物质作用所引起的变质作用,称接触变质作用,包括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

8.生物层序律:在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组合,而在相同时间和相同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地层中含有相同类型的化石组合,地层年代越老所含生物化石较简单、较原始,而地层年代越新则所含生物化石较复杂、较进步。 9.平行不整合:新老两套岩层都为相同的水平构造或倾斜构造,并且互相平行(即产状一致),但新老两套岩层之间有沉积间断或剥蚀面存在,岩石性质和古生物演变存在突变。

10.逆掩断层:断层上盘向上运动,断层面倾角低于25度的逆断层。 二、简答题(每题4分)

1.按元素丰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列举地壳中的八种主要造岩元素。 答:O>Si>Al>Fe>Ca>Na>K>Mg

2.什么叫晶质矿物?什么叫非晶质矿物?

答:凡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有序排列的固体矿物称为晶体或晶质矿物;反之,内部质点排列无序者称非晶体或非晶质矿物。

3.火成岩按岩浆的冷凝方式可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按二氧化硅的含量可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岩和酸性岩。用图表的形式列举出每种类型的火成岩的代表性岩石。

答:如下表。

4.沉积岩的组成包括哪几种类型?

答:(1)矿物和岩石碎屑-岩石风化破碎后的产物;(2)胶结物-胶结碎屑的物质;(3)自生矿物-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生成的矿物;(4)生物碎屑和化石-埋葬在沉积物内的动、植物遗体或碎片。 5.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的区别是什么?

答:平行层理与水平层理的纹层均平行层面,不同处在于:水平层理是静水条件下的细粒(泥与粉砂)沉积;平行层理是急水流条件下的粗粒(细砂以上)沉积。

6.接触热变质作用形成哪几种典型的变质岩?它们的原岩是什么? 答:接触热变质作用形成的典型岩石有斑点板岩和角岩,原岩为泥岩;大理岩,原岩为石灰岩;石英岩,原岩为石英砂岩。 7.古生代包括哪几个纪?按由老到新的顺序列举。

答: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8.常用来判别地层顶底面的沉积标志有哪些?

答:有泥裂,冲蚀(冲刷)构造,槽状交错层理和生物活动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