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35: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温度、压力 B、热液、温度 C、压力、温度 D、热液、压力

2、重结晶作用的结果,矿物的成分(A),交代作用的结果,矿物的成分(B)。 A、不变 B、变化

3、暗色矿物结晶温度(A),浅色矿物结晶温度(B)。

A、高 B、低

第九十章 风化作用和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一、填空

1、一个完整的风化壳从上到下分为土壤层、残积层、半风化岩石层、基岩四层。

2、物理风化作用主要分为温差风化、冰劈作用、盐类的结晶与溶解、层裂或卸载作用。

3、化学风化作用主要分为氧化作用、和水溶液作用。水溶液作用又包括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水合)作用和碳酸化作用四种方式。

4、生物风化作用主要分为生物的机械风化作用、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两种方式。

5、河流的机械搬运方式分为 推移式 、跃移式、 悬移式 三种。 6、三角洲可划分为三层结构,自上而下 顶积层 、 前积层 、 底积层。 7、河流的化学搬运为 真溶液 、 胶体 两种形式。

8、河流沉积物的三大场所为 山口区 、 河谷内 、 河口区 。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山区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 2、气候越潮湿,物理风化作用越强(×)。 3、生物风化作用往往伴随着化学作用(∨)。

4、土壤层实际上是风化的残积物,只不过其中有腐殖质的加入,适宜植物生长(∨)。

5、沉积岩比岩浆岩更容易风化,因为岩浆岩更坚硬(×)。 6、昼夜温差越大,岩石越容易风化(∨)。

7、河流上游以侧蚀作用为主,河流中下游以下蚀作用为主(×)。 8、河漫滩在剖面上具有二元结构(∨)。 9、河流中砾石的长轴一般平行于水流方向(×)。 三、选择题

1、沉积岩成(B),岩浆岩成(A)。

A、块状 B、层状

2、干旱气候区以(A)风化为主,潮湿气候区以(B)风化为主。

A、物理 B、化学

3、河流的河床高度弯曲称为(A),河流的侵蚀作用方式以()作用为主。

A、蛇曲河、机械 B、曲流河、机械 C、蛇曲河、溶蚀 D、曲流河、溶蚀

4、黄铁矿氧化后形成(C),硬石膏吸水后转变为()。

A、磁铁矿、石膏 B、磁铁矿、滑石 C、褐铁矿、石膏 D、褐铁矿、滑石

5、物理风化作用(B)岩石的成分,化学风化作用(A)岩石的成分。

A、改变 B、不改变

6、古风化壳存在说明该地区曾(A),正长石水解后形成(B)。

A、暴露地表 B、高岭石 C、埋藏地下 D、绿泥石

7、砂粒级颗粒一般呈(A)形式搬运,砾石一般以(B)形式搬运。 A、跃移 B、推移

8、当河流的动能等条件改变时,(A)的碎屑先沉积,比重小的矿物(D)沉

积。

A、粗 B、细 C、先 D、后

第十一二三章 地下水、冰川和风的地质作用 一、填空题

1、地下水基本类型,由地表到地壳内部可分为3层,即 饱气带水 、 潜水 、 承压水。

2、地下水的存储状态可分为吸附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 3、冰川分为 山岳冰川 、 大陆冰川 两种类型。

4、冰川刨蚀作用方式分为 挖掘作用 、磨蚀作用 两种形式。 5、冰碛地形包括终碛堤 、侧碛堤 、中碛堤 、鼓丘 四种。 6、风蚀作用方式分为 吹蚀 、 磨蚀 两种方式。 7、荒漠分为 岩漠 、 沙漠 、 砾漠 、 盐漠 四种地形。 8、风成砂的层理通常具有高角度、厚度较大的交错层理 的特点。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三个以上冰斗包围的地形,往往形成岩壁陡立的金字塔形山峰(∨)。 2、在强烈单向风盛行的条件下,新月形沙丘进一步发展成为纵向沙丘(∨)。 三、选择题

1、岩石能够储存水说明具有(A)性,岩石允许地下水流动说明具有(B)性。

A、孔隙 B、渗透

2、( A)常出现在荒漠的低洼地带,风成砂的分选性( )。 A、盐漠、好 B、砾漠、好 C、沙漠、差 D、岩漠、差 第十四章 海洋的地质作用

一、填空题

1、海岸按岩性可分为 基岩海岸 、 砾质海岸 、 砂质海岸 、 泥质海岸 四类。

2、潮坪沉积由岸至海分别为 泥坪 、 混合坪 、 砂坪 三类。 3、根据泻湖的盐度可将其分为 淡化泄湖 、 咸化泄湖 两类: 4、生物礁类型分为 岸礁 、 环礁 、 堡礁 三种。 5、根据海水深度,结合海底地形和生物群特征,可将海洋分 为 滨海 、 浅海 、 半深海 、 深海 等四个环境分区。

6、海水的运动方式具体可以划分为 波浪 、 潮汐 、 洋流 三种。 7、滨海可分为 前滨 、 后滨 两个亚环境,详细划分时,包括了浅海的部分地区,从而分为后滨、前滨 、临滨、滨外四个亚环境。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海岸砾石的长轴一般垂直于海岸方向(×)。 2、泻湖的盐度比海水高(×)。 三、选择题

1、沙滩多分布于(B)岸地区,泥滩分布于(A)岸地区。 A、障壁海 B、开阔海

2、沿岸堤分布在( A)附近,沙坝位于()。 A、高潮线、浅海区 B、高潮线、滨海区 C、低潮线、浅海区 D、低潮线、滨海区

3、近滨的界限位于(A)和( )之间。 A、浪基面 B、低潮线 C、高潮线 D、特大高潮线

4、后滨的界限位于(D )和( )之间。 A、浪基面、低潮线 B、低潮线、高潮线

C、浪基面、高潮线 D、高潮线、特高潮线

5、大陆架部分包括(B)和()两个海洋环境分区。 A、前滨、浅海 B、滨海、浅海 C、后滨、浅海 D、浅海、半深海

6、深水波为(B)波,浅水波为(A)波。 A、不对称 B、对称 第十五章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一、填空题

1、湖泊的成因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湖泊 、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湖泊 两种方式。

2、湖水的运动方式总体上可分为 垂直运动 、 水平运动 两种。 3、褐铁矿和赤铁矿指示 氧化 环境;菱铁矿指示 半氧化 环境;黄铁矿指示 还原 环境。

4、盐湖沉积分为 碳酸盐岩 、 硫酸盐 、 卤化物 、 沙下湖 四个阶段。 5、沼泽形成的原因分为 湖泊发展晚期沼泽化 、 陆地沼泽话 两类。 6、地质历史时期的几个主要成煤时期为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磁铁矿指示氧化环境,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 2、沼泽生成石油,湖泊生成煤炭(×)。

3、潮湿气候区可形成锰、铝沉积,碳酸钙仅沉积于干旱气候区的湖泊中(×)。 4、盐湖沉积后期,卤化物比硫酸盐类先沉积(×)。 三、选择题

1、潮湿气候区湖泊以(B)沉积为主,干旱气候区湖泊(A)沉积作用强。 A、机械 B、化学

第十六七八章 负荷地质作用、岩石圈板块构造和地壳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