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49: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分析

作者:叶德生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方法:收治胃穿孔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修补术,比较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开腹修补术;胃肠动力

胃穿孔是溃疡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是在胃溃疡的基础上暴饮暴食所致,胃穿孔后常有弥漫性腹膜炎,需在6~12 h内进行急诊手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和传统的开腹修补术。为对比、分析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情况,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胃穿孔患者10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收治胃穿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9~ 78岁,平均(45.8土4.3)岁;发病时间距开始手术4~48 h,平均(15.5±3.3)h;既往有溃疡病史33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9~79岁,平均(45.7±4.4)岁;发病时间距开始手术4~47 h,平均(15.4±3.2)h;既往有溃疡病史3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手术步骤:首先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建立操作孔,清除腹腔积液并用吸引器吸出胃液,用4号线间断缝合距穿孔边缘6~8 mm的全层,依次缝合切口,清除腹腔渗液,留置引流管。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修补术,手术步骤:采取全麻,患者取仰卧位,于上腹部正中做约15·20 cm的切口,依次打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向两侧分离腹直肌,打开腹直肌鞘壁腹膜进入腹腔,对腹腔进行探查,吸尽胃肠穿孔溢出物,缝合穿孔口,依次缝合,术后控制感染。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急性胃穿孔是临床消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是指活动期胃溃疡逐渐向深部侵蚀,穿破浆膜的结果。有资料表明,急性胃穿孔占溃疡总数的25%~30%。临床一般对小穿孔、单纯性溃疡穿孔、无严重感染及休克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而大多数需采取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抢救患者的生命。手术治疗比较可靠,其中单纯穿孔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但大部分溃疡会复发。

经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即于穿孔部位覆盖大网膜,可达到修补穿孔的目的。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以下优点:①在腹腔镜直视下,通过建立气腹形成手术空间,可扩大手术视野。②腹部不被切开,可减少手术部位及盆腹腔内环境受到的干扰。③切开、结扎、止血等处理主要依赖于电凝外科来完成,手术部位的异物较少;手术视野清晰,失去真实的三维立体视觉。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60.4±8.2)min,术中出血量(81.2±11.2)mL,术后排气时间(2.5±0.8)h,术后住院时间(6.5±1.4)d;对照组手术时间(87.4±12.2)min,术中出血量(133.2±22.2)mL,术后排气时间(4.5±1.6)h,术后住院时间(8.9±2.l)d。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