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17:15: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摘要:明朝中期很多有志之士想冲破朱学的形格势禁,不想再做拘泥守常

的虚假知识分子。明朝自武宗后,国民贫困,豺狗当道,忧时之士对于忘国之音颇为不解,找不到世风下滑的根源,于是便归为人心之不正,而人心不正又归于圣学不明。思想界的巨擘—阳明先生便应势而生,他通时达务、揣时度力,一面在学业中获得突围,一面积极梳理朱学的脉络,意欲重新评估他的价值。这位学名昭昭、武学赫赫的大儒扛起圣学振兴的旗帜,把儒学内圣之道发挥到极致,将儒家的明伦之学诠释到顶峰。

关键词:王阳明 明朝 心学思想 心即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明人伦

之外无学 理解 影响 现代教育 启示

一、 王阳明的生平和心学思想的由来 (一)阳明先生的生平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于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卒于1529年(明世宗嘉靖七年),谥文成,祖籍浙江余姚。因年轻时曾在宛委山阳明洞天结庐居住,自号阳明山人,后来学界遂称其阳明先生。

阳明二十八岁入仕,历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驿丞、知县、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南京太仆少卿、鸿胪世卿等等。可以说他是文官掌管兵符,他出兵时度力、拘神捕将,他征战借风使船、伏虎降龙。可惜功高震主,遭人罗织陷害,唯有将讲学授业作为自己心中真正的志业。从贵州龙场驿的开门授徒到绍兴、余姚书院的重建,他的一生始终与学问相随,与讲学相伴;后在领军受命的归程中病逝。

(二)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的由来

阳明讲学起初也信奉程朱理学,但是对当时的学者乐于空谈“义理”颇为不满,他发现与空谈伴生的就是轻视道德践履,他将这个根源归结为“义理”与“吾心”的割裂,以及“知”与“行”的割裂。后来社会之不治成为学者的共识,然而“社会之不治”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阳明认为其根源主要在于:一为“士风衰落”,二为“学术不明”。阳明渴望

1

做独步当世的豪杰之士,以其殊勋绩创立一套有别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理论,去引领人们“诚意”、“正心”和“去人欲、存天理”,提升世人的道德修养,改造士风衰落的气象和学术不明的现状,最终达到挽救天下不治的目的。

由阳明《答顾问东桥书》中可以看出,他认为事物之理不在自己心外,到心外去探求事物之理,仿佛如坠烟雾,心外没有事物之理可以言说。阳明坚信舍弃事物之理,,而求理于自己的心才是矫邪归正之理。他以孝敬父母,忠于君主来形象说明“理”不在心外。并质疑朱熹之学说,化解了学人心中“专注于本心的探求而失去事物之理”的忧虑。阳明后提出“知行统一”学说,知即为“心知”,行即为“人的行为”,主张“求理于吾心”的“知行合一”。

二、 阳明先生的心学教育思想

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一)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王阳明与程朱理学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它是宇宙的本体,并视理为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依据。而他又不同意朱熹的理在心外,“性即理”说,认为理在心中,“心即理”。

所谓“心即理”,是说理就是心,心就是理,它包括两种含义:一是说心是提升年底万物的来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事物的产生是由于人心所发生的意念活动的存在;第二层意思是说,心就是世界,它是无所不包的,即客观真理和事物的都存在于心中。

从“心即理”出发,他进一步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王阳明全集·与王纯甫癸酉》)。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启发教育者从他自己的内心去寻找,体认天理。换言之,心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这种认识过程的完成并不需要外界的中间桥梁。

他把人心中的天理称为“良知”。良知是心的本质,即是非之心。它是不学而能,心中固有的“灵明法宝”。有了良知便能先验的判明是非善恶,知道天地一切事物的道理,觉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即“一切人在道德人格上是平等的,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可能,都可能成为圣人。”他认为,人的良知在人的整个生命中始终存在着,既不会减少,也不会丢失,但可能受到习俗和私欲的影响而蒙蔽,为此,人就有受教育的必要。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掉后天与

2

外物接触所生的各种“昏蔽”,以恢复良知,达到良知的极致,也就是“致良知”。 (二)“明人伦之外无学”

王阳明的心学与朱熹的理学思想一样,均恪守中国传统的伦理本位精神,并将其推向极致。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明人伦”,即教导人们认识和恪守五伦。

王阳明从唯道德主义价值观出发,推衍出他对教材价值的认识。他虽然同前人一样把儒家元典视为最有价值的教材,但不同的是,他认为六经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是圣人而作,而是因为六经都是关于“心学”和“致良知”之学的标准典籍。而且在对经书解释方面,还极力鼓励人们打破权威意识,主张按“吾心”、“良知”的要求来理解和运用经典,学问不能成为孔子、朱熹的私学。 (三)

“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观

在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言行不一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道德教育中的这种弊端,王阳明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理论上将两者分裂。为此,他在认识论上提出了“知行合一”观。所谓知行合一,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说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

知与行是齐头并进的,是相互渗透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真知必能行,不能行即非真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这其实抹杀了知行之间的差别,否定了知行的对立统一关系。

2、

知行的推移是循环的,有时知在行先,有时知在行后。

三、对王阳明先生教育论的理解及对教育的影响

(一)对王阳明的心学教育思想的理解

根据心即理与致良知的学说,人人心中都有良知,故修养主要是向内“反求诸心”,做“内省”的工夫,这其实与儒家传统的内省、自讼的主张是一致的。在他的学说里,审查就是要完全扫除意识之中的利欲之心,使良知得以恢复。

他提出的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的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实践中磨炼,要言行一致,要表里一致。应该看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主张,比他的前贤们有所进步。他将“吾心之良知”作为“知”,将“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作为“行”,而以“心即理”

3

为前提,以“知行合一”为旨归,从而达到体认良知的目的。这种认识论,就其解剖自身(吾心固有的“良知”)以推求万事万物之理的认识方法来看,内中蕴含有“一般(事事物物)存在于个别(吾心良知)之中”的辩证因素。由此,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因发展了主观能动的方面而达到前所未有的唯心主义认识论的高度,为宋明理学增添了一个新的范畴,为认识论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对后世的唯物论知行观的建立,有启发作用。 (二)对明代教育的影响

1、 学风方面的影响。同程朱理学比较偏于实证不同,“心学”偏重于玄思,所以也往往流于空谈。明末清初的一些思想家在评价明代的学术时,常常将“心学”作为批判的对象,由此可见一斑。

2、 教育观念的影响。这一方面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

3、 教育制度和实践方面的影响。这方面的影响,非常突出体现在书院、社学、社会教育诸方面。 (三)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主要有三点:

1、

是关于王阳明教育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成分意义。

“和谐”是中国社会亘古至今的认知理念与实践追求。在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上,王阳明将其“心学”理论,尤其是“良知说”推及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他的“心物一体”的思想与我们正在实践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人和自然和发展”的发展战略有着极为相似的内涵,其无疑有助于现代生态建设、 生态教育、乃至生态伦理观的现代构建。 2、

是关于王阳明教育思想之于社会建设的意义价值。

社会建设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之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可视为“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出发,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动用各种力量,在社会领域从事的重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活动和过程。

王阳明教育思想之于当今社会建设的可借鉴之处有:一是强调个人必须学“圣人之学 ” ,认为作为道德规范的理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动

4

机意识的表现,亦即都是心之所发,通过心理合一的“事上磨练”和“实地用功”而“致良知”,获良能,并实现良知良能的和谐统一 ,实现个人身心的和谐,从而成为社会合格的人以及良好社会秩序建设的基础;二是为政以德的理念与实践。 3、

是阳明教育思想对教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积极启示。

教育文化是社会行业文化的一部分,是教育活动的潜规则,是教育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其主要特征就是强调教育要赋有文化,要赋有理念的精神 ,而优秀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应是教育的必要内涵,应与教育教学的过程相伴随 ,与培养人才相始终。教育文化的目标则是通过教育文化化、文化教育化的有机结合 ,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提升人性美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育人的本质在于提升人性,文化育人又重在情感与精神的培养 ,文化育人重视技能到人格的提升 ,文化育人有利于恢复教育的品德和荣誉。之于以上认识,反思阳明教育思想中的学必立志、德育为先、“修德”以“致良知”、“人皆可以为尧舜”、“勤学”、“改过”、“责善”、“知行合一”、“鼎革创新”、“教书”与“育人”重以及独立思考、自求自得、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观点和主张无疑给我们以厚重的启示,教育必须以“树人”为本,教师应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培养的人才应是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知识、有技能的人。德、智、体、美、劳都是“做人”不可或缺的 ,不可偏废。

总而言之,当下教育文化呈现出现象上的短视与浮躁、方法上的机械盲目、内容上的同质单一、创新意识上的萎缩和思想上的急功近利现象,都令人们忧思反彻。具体例如现在通行的应试教育,就使教育的功能被大为缩小,因而使得很多弊端百出,矛盾丛生。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教育与文化上的有机结合,改变教育与文化的脱轨,需要我们有警醒意义的深思、把脉和引导,而在其过程中,阳明教育思想中的合理、有益成分应不为人们所忽视。正确的态度是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前提下总结过去、反思实践、放眼未来,不断予教育文化以

5

时代的声音而体现其内在的理念、精神与价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