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学案第五单元之5.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23:52: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第5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一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

5.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知识归纳

三峡工程产生的影响: 生态环境:

有利于影响(中上游):防洪;防治血吸虫病;减轻洞庭湖泥沙淤积;增加枯水期流量; 改善水质;调节局地气候;减轻环境污染

不利影响及措施(库区):淹没土地、耕地——调整农业结构,开发大农业 加剧水土流失——改造低产坡耕地,建水平梯田 影响物种生存——移植、人工繁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加重泥沙淤积——“蓄清排浑”的水库运行方式 诱发地质灾害——对工程进行抗御设计 自然景观:影响不大 形成新景观 文物古迹:迁建 保护 抢救 学法建议

1.学习本节内容要重点把握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掌握最大即不可逆转的影响有哪些、影响较大和较小的有哪些,采取何种措施可减轻其不利影响。

2.学习本节内容要善于对比分析三峡工程的利弊,权衡得失。

3.学习本节内容可结合历史知识掌握三峡的文物古迹的分布,保护价值等。 潜能开发

[例1)下列有关三峡工程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峡工程有利有弊,利弊相当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三峡工程导致珍稀植物被淹是不可逆转的影响 D.三峡工程对中华鲟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思路分析

三峡工程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对中下游最重要的影响如防洪、河湖减淤、防治血吸虫病等。珍稀植物可以移植,故三峡工程对其影响很小。三峡大坝的阻隔作用,对中华鲟的洄游产卵和繁殖产生很大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答案] BD 思维诊新

解答此题常见的错误是误选C项,出现此种错误是忽视了植物的可移植性和再生性。 [例2]为减少库区泥沙淤积,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汛期排水 B.冬季排水 C.汛期蓄水 D.人工清除 思路分析

为减少库区泥沙淤积,延长水库使用寿命,主要采用“蓄清排浑”的水库运作方式,即汛期排水(排沙),枯水期(冬季)蓄水。

[答案] A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思维诊断

解答此题常见的错误是认为B选项或C选项合乎题意,明白如下两点即可排除此种错误: ①三峡水库的运作方式是“蓄清排浑”; ① 汛期时,入库水量多,且河水中泥沙含量大。 知能达标训练

1.全面衡量三峡工程的利与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从经济效益看,三峡工程利大于弊 B.从生态效益看,利大于弊 C.从社会效益看,利大于弊 D.有利有弊,利弊相当

(答案:(1)开发性移民方针;(2)①发展了经济;②保护和改善了库区环境;③使移民致富,安居乐业。) 2.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 ( )

A.长江流域 B.长江上游 C.长江中下游 D.长江中游 (答案:C)

3.库区农村移民开发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和人地矛盾,对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 ) A.库区移民尽可能远迁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农业 C.农村移民大规模产业转化 D.利用移民资金大办企业、办大企业

(答案:B 农村移民迁移后仍立足于农业,库区农村移民远迁、产业转化、办大企业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库区移民方针。)

4.三峡工程对库区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 )

①耕地被淹;②文物古迹被淹;③缓和气温日、年变化;④泥沙淤积加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三峡水库造成后,气温日、年变化趋缓属有利影响。)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在库区 B.对三峡库区被淹文物的补救措施是实施搬迁 C.科技种田可缓解库区人地矛盾

D.三峡工程将加剧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的发病率 (答案:D)

6.下列有关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大而不可逆转 B.为防止重要文物屈原祠被淹,补救措施是将其迁建 C.三峡工程建成后,三峡景观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D.“高峡出乎湖”的宏伟景观将成为世界奇观 (答案:A 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影响小。)

7.下列哪些旅游景点属于三峡地区,并在水库蓄水后被淹没 ( ) A.巫山神女峰 B.奉节白帝城 C.秭归屈原祠 D.武汉黄鹤楼 (答案:C)

8.属于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生态与环境不可逆转的影响有 ( ) ①淹没部分耕地和文物古迹;②加剧水土流失和库区人地矛盾; ③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④不会诱发地震和引起滑坡、泥石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9.对于长江溯源产卵的洄游性珍稀水生生物,不合理的拯救措施是 ( ) A.进行高科技研究,培育出新的适合各种江段繁殖的鱼类 B.采用人工繁殖和投放措施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C.培养驯化,使其逐渐在中下游河段自然繁殖 D.建立珍稀水生生物的自然保护区

(答案:A 该选项所述内容是培育新品种,不是拯救珍稀生物措施。)

10.三峡工程在论证阶段,关于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曾有150~200米多种不同方案。正常蓄水位越高,防洪、发电、航运等效益越大,但淹没损失和移民数量越大,泥沙淤积越难处理,投资越大且工期越长,对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也越大。根据下表水位选择的制约因素,对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50米、175米、200米三个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权衡利弊,优选一个水位方案。

三峡工程不同目标因素对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要求注c,表示正常蓄水位越高越有利,+表示正常蓄水位越低越有利。

目标因素 水位要求 ↑ ↑ ↑ ↓ ↓ ↓ 防洪 发电 航运 移民 泥沙 生态与环境 资 ↓ 投请优选一个水位方案,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0米水位方案不能充分发挥其防洪、发电和航运效益;200米水位方案存在淹没损失太大(可淹至重庆市区)、移民问题艰巨等难以解决的问题;175米水位方案是可供选择的一个可行的折中方案。)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3年6月12日,长江三峡库区蓄水水位达到135米,6~16 El试航成功。 材料二 “三峡地区”和“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调水方案示意图(见下页)。 (1)三峡库蓄水以后,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 ) A.地震 B.火山 C.泥石流 D.崩塌或滑坡

(2)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影响有 ( )

①淹没耕地 ②淹没文物古迹 ③淹没部分自然景观 ④影响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三峡工程兴建对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调水方案有利的影响是什么?

(4)图中的A铁路是_________________线,A铁路线中的某一段在近代史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铁路。

(答案:(1)D (2)D (3)沿途可以自流,无须梯级抽水;水源充足稳定 (4)襄渝 川) 综合能力训练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1) 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2)荆江段长江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荆江段主要防

_________________,黄河下游段主要防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段的灾害出现时间有所不同,荆江段出现于 ,黄河下游段出现于_________________。

(4)荆江段溃堤和黄河下游段溃坝,灾情更严重的应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上河” (2)夏汛 凌汛 (3)夏季 初冬和早春 (4)荆江段 理由:①长江流量更大,摧毁性更强;②江汉平原地区人口更稠密,城市更密集;③江汉地区排水能力比黄河下游差,积水时间更长。)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