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的表现原因和辅导方法(袂花中心小学陈旭梅)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 19:27: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屡违反校纪班规。还有的家长把孩子的事情全做好,没给孩子自立的机会,这样就使孩子形成脆弱的性格,取得一点成功就骄傲,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在学习上就表现为几次小挫折就使他们失去信心,由于不断地体验失败就产生了厌学情绪。家教过严同样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有些家长观念落后,认为?棍棒出孝子?,棍棒是他们教育孩子的杀手锏。成绩考差了,不问原因,就毒打孩子一顿。有的孩子在家和家长对着干,家长也是以武力相逼。家长这种?恨铁不成钢?的粗暴教育方式,对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身心也易受到伤害。不想上学的念头就冒出来了,效果适得其反。 3、 学校教育因素

(1) 学生在学校里自尊心受到打击。

有些老师对学生缺乏耐心和爱心。有一些学生由于上课时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而导致厌学。于是,在课堂上一些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讥笑学生,说他们比猪还笨,一辈子也学不好等一些讥讽的话语。这样,这些学生的厌学心理就会越来越严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伤害,可能比肉体受虐待的危害更大,因为这是对孩子的自尊心及自信心的摧残。

(2) 师生关系不融洽导致学生不喜欢老师,而产生厌学。

多数学生都是崇拜和依恋老师的,老师的态度对其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是,有些老师对学生却抱有偏见,认为好的

学生就什么都好,差的学生就什么都差,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老师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性体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3)教学方法不当。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各个学校都按要求落实了新课标,但仍有个别老师仍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枯燥的书本的知识,进行?填鸭式?教学,这种强制性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疲劳轰炸,是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但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 4、社会因素

(1)读书无用论在农村依然流行。农村一般有挥之不去的小农思想,导致农民只看重眼前利益,出现了拜金主义,认为学习无用,知识不重要。过去,农村孩子考上大学,那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而现在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因为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同样面临着没有工作,或是要靠走后门找工作,使得广大农民心中产生了反差,这无形中在学生中起着很大影响,同时他们也觉得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照样能干大事。还有一种思想观念,就是学多学少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对孩子的学业不管不顾,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2)网络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出现在农村的学生的生活当中,的确它给学生成长带来了很多便利与有益的东西,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不少负面的作用,如网络游戏的巨大吸引使得许多孩子迷失自我,玩网络游戏成瘾。 (3) 农村缺乏学习的气氛。

一个好环境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成长,但在个别的村子里除了学校再也找不到学习的活动场所,取而代之在农村生活中娱乐活动就是打牌、聊天等,学生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沾染这些不良行为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鉴于以上对厌学原因的分析,我认为解决厌学心理问题应采取如下相应对策。

一、 对于厌学学生的辅导方法。

(一) 创建优良的学校教育环境,完善学校管理。 1、 关心学生,帮助其树立信心。

有人说:?教师是学生在学校的家长。?可见教师对学生而言是多么地重要。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定师德的灵魂是关爱学生。教师应该走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他们以信心和关爱,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2、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

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格会使孩子们对老师产生无比的崇敬感,使他们愿意服从老师的安排,并产生学习动力。

通过使学生体验知识的浩瀚,增强其学习的欲望。为人师表,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能够与学生交朋友的教师是出色的教师。教师绝对不能歧视学生,而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同时用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学生的心理,解除学生的心病,切忌讽刺挖苦,恶言侮辱,强迫威胁,以免造成学生自尊心的损伤。 4、 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关注每一个学生。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勇于克服情感障碍,做到真正喜爱厌学孩子,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学习以外的闪光点。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他们这些优点给予表扬,并鼓励其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愉悦的成功体验会成为孩子学习动机的?激活剂?,是转化厌学学生的加油站。

5、减轻学业负担。

学校要按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就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学习指导各项活动,通过适当降低要求,减少作业量和考试频度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学生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6、 培养厌学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孩子愿意做什么,不愿意做什么,往往是由兴趣而定的,兴趣的产生是成功的基本条件。许多调查材料表明,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大都能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肯动脑筋,爱提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主动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老师,应帮助孩子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7、 加强家校联系

要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做到联手共管,使学生有个引导和支持。同时端正家长对学生的看法,对家长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些误区,要做好说服教育和纠正工作。 8、 加强心理疏导,完善学生人格。

班主任或心理咨询老师每周可以利用晨会时间开设心理教育课,对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行调节和纠正,同时要结合思品教育,以模范、先烈、英雄和名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开展?我心中的偶像?或?感恩?等主题的班会活动,并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室、阅览室,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二)家庭教育合理化。

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制定目标,同时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使孩子能够乐于努力

去达到目标。

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要多表扬少批评。首先要肯定孩子的努力,再引导孩子去分析问题,找原因。在教育方法上,切忌粗暴,要以平等的心态和孩子沟通交流。外出务工的家长应该多打电话回家关心孩子的情况,和孩子多聊天,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陪孩子一起长大。作为家长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因为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也是最强烈的。 要帮助学生克服厌学,需要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崇学和乐学的氛围,并不断地从正面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而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强化,使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不断克服厌学心理,从而愿学乐学。总之,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的,艰苦而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辛 《当代教育论坛》 2010年

2、主编 林崇德 王耘 叶忠根 《小学生心理学》 浙江出版社 1993年11月

3、主编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12月

4、王博文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