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复合绝缘子均压环不能装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17:34: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为什么复合绝缘子均压环不能装反?

复合绝缘子又称合成绝缘子,最早诞生于德国,1967年由德国赫斯特公司研制成功,投入到123kV线路上运行,至今已有30多年的运行经验。复合绝缘子首先在美、英、法、意、俄、日等国家得以迅速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中国的复合绝缘子生产起步较晚,于1974年由国家铁道研究院研制出环氧树脂绝缘子,1978年研制出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并投入数千支产品试运行,取得了宝贵的运行经验。近10年内复合绝缘子在中国的使用量迅速增长,到1998年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了,2000年起又开始在±500kV直流输电线路上大量使用。目前已经有大约600万支复合绝缘子运行在我国电力系统。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一般由两种以上的有机材料合成,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芯棒)、抗冲击、耐污闪电压高、易安装、无需测零、遭雷击、污闪时不会发生绝缘击穿等优点,复合绝缘子由芯棒、护套、伞裙、端部金具及其附件组成,是重污秽区的首选。硅橡胶的原胶其机械强度很低,采用“过氧化物”为硫化剂,硫化温度为150℃~180℃,加热使有机氧化物分解与橡胶有机侧基形成交联,成为硫化硅橡胶胶(即高温硅橡胶)。硅橡胶采用加入气象法白炭黑(降低成本用沉淀法白炭黑,其强度大打折扣),以保证硅橡胶的抗拉、撕裂强度。在硅橡胶中加

一定比例的“氢氧化铝细微粉末”,可明显提高硅橡胶的耐电弧烧灼能力。液态硅橡胶是指“官能度”为二的含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它分为两个组分,混合均匀后在铂化物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加成反应”,发生链增长和链交联,同时在90℃~110℃中温下硫化的一种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属“全阻性”产品,它不同于瓷质、玻璃等盘形绝缘件、间隔钢帽、钢脚绝缘子串中间分布有杂散电容(盘形绝缘子因结构的特点有较大的纵向电容(约70-100PF),它能使导线的电场发生畸变,从而调整绝缘子轴向电压分布)。复合绝缘子在超高压线路中,它处在极不均匀的电场中,在导线附近只有比较短的距离处在高场强位置,中间相当长的绝缘串处于电场相对较低的位置,必须靠两端安装金属均压环来改善绝缘子串的分布电压,保护过电压短路、闪络时电弧对硅橡胶伞裙灼伤,保护两端芯棒、金具连接处不因漏电起痕及电蚀损破坏密封性能,金具与芯棒及护套等材料之间的界面,这是复合绝缘子最危险的界面,该界面处材料种类多,电场强度高,界面处空气容易发生电离,导致硅橡胶树枝状放电而使硅橡胶护套电蚀。造成该处界面直接与大气接触。在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晕,使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反应,产生亚硝酸酐,然后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亚硝酸,腐蚀芯棒,造成复合绝缘子脆断,酿成线路掉线的重大事故,另外高场强处金具端口附近极易产生电晕放电,可使以硅橡胶为主体材料的护套长

期经受电晕的烧蚀,憎水性减弱直至消失。复合绝缘子两端装均压环,其环间的主电容C大小,正比于均压环的等效面积,反比于均压环间的距离。由于均压环等效面积(750px)小,绝缘子距离(10000px)长,因此其主电容C很小,复合绝缘子对地、铁塔和导线的杂散电容仍然起重要作用,其电场按杂散电容来分布是极不均匀的。复合绝缘子两端存在有均压环,增大了两端的主电容,减少了杂散电容的影响,达到了均压的目的。以500kV为例,没有安装均压环前,15%的芯棒上承担100%的工作电压;两端安装上均压环后,其55%的芯棒上承担100%的工作电压,可见其均压作用。尽管正常的复合绝缘子两端安装有均压环,但高压端的分布电压仍然有30kV∕cm左右,虽然此时的电场强度不会击穿空气,但在高电场下,复合绝缘子的硅橡胶护套、芯棒等还是容易因过大的泄漏电流,造成局部过热,引起局部放电和加速老化或电蚀现象。试验研究结论:瓷质、玻璃绝缘子串与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串的雷电冲击放电特性,均由其两端金属间的距离决定,在相同的环境条件情况下,绝缘子串两端金属间的干弧距离相同,其冲击放电电压值基本相同,若绝缘子串安装有均压环的话,它的干弧距离就是环间距离,此时的冲击放电特性在均压环间发生,与绝缘子串是否瓷质、玻璃或硅橡胶的材质无关。虽然均压环能改善复合绝缘子的整体分布电压,其效果还是没有盘形绝缘子串分布的均匀,但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