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7 7:39: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年度南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专业评审组:农林
项目 杂交水稻新品种博Ⅲ优869选育及示范推广 名称 主 要 完 南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 成 单 位 主 要 许梦秋、姚冬美、彭荣锋、陈耿、梁勇生、杨名通、邝伟生、林跃、林亮、陆燕、完 黎施展、周贵德 成 人 项目起止时间 2014年1月1日起 2015年12月31日止 A、是 是否属于( B ) B、否 保密项目 所 属 国 民 A 经 济 行 业 计划、基金名称 编 号 下达部门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下达年度 2014年 南宁市科技攻关计划 20142069 项目曾获科技计 划、基金资助情况 奖励类别( B ) A、技术开发类 B、推广应用类 C、重大工程类 D、社会公益类 学科分类名称(代码) 授权发明专利(项) ①A 0 ② ③ 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 1 南宁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制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农业新品种选育及技术应用领域。 针对生产上弱感光型杂交稻组合较少且应用已久,普遍存在抗性下降、产量不稳等问题,项目以选育出适合桂中南稻作区晚造种植、适应稻米市场需求,性状优良的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为核心,综合推广应用水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实现制种、推广、应用产业化发展。项目由南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产学研联合共同完成。 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要点: 1.项目利用香恢1号与广恢880杂交育成的中间材料,再与广恢998杂交育成恢复系R869,与博A、博ⅢA配组,选育出高产稳产、分蘖力强、米质优良、适应性广、易栽培管理、易制种的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博Ⅲ优869,解决了当前华南稻作区感光型杂交水稻组合少的问题,并通过了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11025号)。 2.通过开展系列试验研究与技术示范,摸清了博Ⅲ优869的制种和栽培特性,形成和完善了配套的博Ⅲ优869高产制种技术及高产栽培技术,为大规模示范推广提供科学技术理论依据。 3.项目通过产学研结合多元化推进“水稻-蔬菜”高效栽培技术及稻田生态种养技术;综合应用多种水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实现水稻机械化生产,集约化栽培,品牌化销售;该品种已在全广西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并在东南亚部分地区示范种植。 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选育出自治区审定杂交水稻品种1个,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并形成配套的制种技术及栽培技术规程,累计召开培训班76期,累计培训4649人次,发放资料8.6万份。 2. 项目累计制种面积3090亩,平均亩产218公斤,生产种子67.35万公斤,企业直接经济效益2358.36万元;示范推广平均亩产538.1公斤,比对照亩增产56.75公斤,推广面积65.51万亩,新增稻谷产量3478.67万公斤,新增总产值9626.12万元。 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该组合丰富了华南稻作区感光型水稻品种类型,适合本地多样化的气候及种植环境,农户接受度高,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水稻行业的发展,打造广西特色的种业产业,促进新品种“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推广应用、效益情况:项目将市场化销售与农业推广相结合,推广面积达65.51万亩,农民新增总产值9626.12万元,企业直接经济效益2358.36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加快了水稻新品种的更新换代,项目全面超额完成合同要求的各项指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项目综合应用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结合新型施肥、精准施肥、绿色防控技术,推进间套种技术、水旱轮作技术及生态种养技术,发展立体、循环、生态农业,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三、项目主要科技创新
1.项目自主育成极具推广价值的感光型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 (1)品种选育。利用香恢1号与广恢880杂交育成的中间材料,再与广恢998杂交育成恢复系R869,与博A、博IIIA配组,筛选育成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等优点的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博Ⅲ优869,2011年6月通过了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11025号)。用博A配组的该组合感光性由不育系主控,解决了杂交水稻高产、优质与抗性协调统一的难题,实现同一组合综合多方面优点,在这方面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2)品种特点。米质指标:糙米率81.3%,整精米率70.6%,白度1.5%,有8项指标达到部级一级米标准。米质外观透明,米饭润滑发亮,松软可口,饭冷不变硬;煮粥清香隔夜不馊。综合性状好:株型紧凑适中,分蘖力强,生长势旺,叶色淡绿,茎秆粗壮,穗粒协调,结实率高,后期黄熟转色好,抗倒伏,抗病力强,容易种植管理。适应性广:对土质、异常气候的抗逆性强,平原、山冲田均可种植,米质、产量、适应性全面突破目前晚稻主推品种博Ⅲ优273,已成为广西晚造主推品种。该组合适合本地多样化的气候及种植环境,种植基础良好,农户接受度高,在稻谷品质相当的情况下,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3)种植特性。根据在南宁市各县区种植及田间试验情况,总结博Ⅲ优869生长发育特点。分蘖力强:该品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能适应多种种植环境,高产稳产性佳。生育期适中:生育期116-120天,适宜在桂南及桂中南作晚稻种植。中等施肥:亩施纯氮10-12公斤时,亩产即可达到550公斤以上。综合抗性好:田间较少出现病害。适应当前农作物种植“减肥减药”发展趋势。最为突出的表现为分蘖力强、高产稳产、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不育性稳定,生产用种量少、易栽培管理、易制种。 2.项目形成和完善配套的高产制种技术及高产栽培技术。 (1)高产制种技术。项目于2010-2012年开展桂南稻作区高产制种技术研究、示范,通过对项目品种亲本特性的观测研究,以及选择不同制种区域、不同播期、不同父母本播差期对花期、产量及质量的影响关系,安排最佳的育性敏感期、抽花扬穗期和收获期的技术组合,研究形成“博Ⅲ优869制种技术规程”。关键制种技术要点:?制种基地选在南宁市横县、隆安等温光条件好、土地平整易排灌的地块进行。?父本分两期播种,相隔7天,一期父本12月下旬播种,母本博IIIA在第一期父本6.0-6.5叶播,稀播匀播。?父本R809播始历期98天左右,母本博IIIA播始历期75天左右,父母本相差23天左右,叶差6-6.5叶,一般母本早于父本抽穗2-3天为好,父母本播差期以12天为宜。 项目2011年起在南宁市横县、隆安等地建立博Ⅲ优869制种基地3090亩,累计生产种子67.35万公斤,平均制种亩产218公斤,达到了预期产量目标。 (2)高产栽培技术。项目于2011-2015年经过四年的栽培试验研究(发表核心期刊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