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及对策(王芳)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8:54: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提高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及对策

[摘要]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情感的重要方式,而口语表达是幼儿与他人沟通的最基本的方式,小班是孩子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最关键时期。本文分析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对幼儿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分析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对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导致幼儿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从教师这个层面提出了提高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建设性建议,以促进每一个幼儿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一、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美国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有六种才能会在儿童时期显露出来,如能及时得到鼓励和引导,这些孩子就可以成为某个领域杰出的人物。这六种才能中,首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语言表达能力在多大程度反映人的素质也不言而喻。3、4岁正是幼儿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园语言教育旨在帮助幼儿学习使用语言,促进思维活动,从而促使幼儿智能健康发展。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对文字资料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及对各种非文字资料的理解力有很大帮助,可以促进他们大脑和思维的发展。小班幼儿正是语言发展最迅速、最敏感的时期,因此加强对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自然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幼儿口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基本工具,对于我们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年龄偏小,只有3岁--3岁半,词汇贫乏,口语表达能力很差,听不懂老师的要求,甚至他们常常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口语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活动与发展,它是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基础。语言可以帮助幼儿吐露自己内心的情绪情感,同时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和认知的发展。虽然小班幼儿可以理解并执行多重的、互不相干的复杂指令,可以解释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并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能以较简单的形式与人交谈,但有时往往是语无伦次,表达不清,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敏感期,培养他们口语的表达能力。 但是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在教育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还不注意个体差异,很容易忽视那些口语表达能力弱的幼儿。 二、案例与分析(一)案例案例1.2012年3月22日早上,某幼儿园小(A)班上了一堂语言课,课的名称是《我喜欢的车》,其主要教育目标是:幼儿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刚开始上课时,高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每天都是谁送宝宝来幼儿园的呀?\高老师话音刚落,田之毓、焦子睿、郁子鉴、丁东阳等这几个语言表达能力稍微好的宝宝就站起来争着回答,而高老师叫了不爱说话的李乔恩,她站起来,不知道说什么,只是看着老师,然后很小声的说了一句话,大家都没有听到,老师让她大声点儿,可是她的声音还是那么小,于是高老师不耐烦的说:\好了!你坐下吧!\,于是叫那几个比较活泼的宝宝回答问题了。平时高老师也比较喜欢这几个爱说话的宝宝,所以经常叫这几个宝宝起来回答问题,而其他不怎么爱回答问题的幼儿则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听着这几个宝宝讲,有时即使高老师叫他们起来回答问题时,他们说的答案也几乎都是其他宝宝回答过的,没有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所以在平时的教育和游戏中,也很容易被老师忽略。

案例2. 幼儿园小(A)班的旺旺小朋友,他与其他的幼儿不同,他每天几乎都不怎么说话,除非老师问他,而且老师每问他一句,他就只会回答一两个字,如老师问他要不要小便时,他只会回答\小便\,当保育员阿姨给让他吃他不想吃的东西时,他只会说\放这边,放这边\,老师给他说的话,他都懂,但他就是不会用语言表达。

(二)案例分析1.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的语言发展水平也不同,案例1中高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喜欢叫那些爱说,大胆说的幼儿,而不怎么叫那些默默地不爱说话的幼

儿。这种现象,在幼儿园中会经常看到。幼儿教师没有关注到班里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只是关注一部分表现好的幼儿,而忽视了那些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从而造成那些表达能力弱的幼儿没有机会说,得不到足够的锻炼,最后只会造成幼儿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2岁儿童的话语大部分是完整句,3岁儿童的话语已基本上都是完整句。案例3中的旺旺都已经4岁了,但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不上2、3岁的儿童,他不会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儿童语言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尤其在与人们语言交流中,在认知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旺旺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但这些不足可以通过老师的努力加以改善和弥补的。所以在幼儿园里所有的教师都很关注他,努力制造与他对话的机会。在全班幼儿的面前叫旺旺起来回答问题,其他宝宝也很喜欢跟他玩,经常帮助他,提高他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幼儿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已经有了很大的的提高。并且能主动和其他幼儿说话,喜欢说话。 三、提高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措施幼儿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所以学前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影响小班幼儿的口语发展的因素很多,有家长和教师共同的因素,也有幼儿本身的内在因素。在教育实践中经过学习与反思,我们认为应该主要加强教师培养小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力度。

1.创设有利于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语言能力是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创设说话机会是培养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笔者认为,充分地为幼儿创造说话机会,让幼儿敞开心扉;随时接纳幼儿,倾听其语言表达,是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之间心灵沟通的重要渠道。

《纲要》也指出语言能力是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因为每个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每个幼儿大胆的表达,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言的机会。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教师要鼓励幼儿,使他们有成功和快乐喜悦,从而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如果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教师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当然也要在适当的时机加以纠正,要针对小班幼儿口语能力的特点,遵循其语言发展的年龄特征,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

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幼儿之间的交流大多都是基于日常的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教师应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如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风雨雷电、花香鸟语、春夏秋冬……教孩子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为幼儿的观察对象,生活中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活动都可以成为幼儿体验的内容,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挖掘一些新鲜事物,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幼儿述说。教师应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如带领幼儿参加一些社会募捐活动,培养幼儿的同情感。

3.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看到教师为了让幼儿保持安静,便于管理,就会对幼儿提出这样一些要求:\去小便的宝宝去小便,不去小便的宝宝坐在座位上,小脚并齐,小嘴闭紧,安安静静的等着老师来上课\;做操的时候:\眼睛看着老师,耳朵听着音乐,不要说话\;站队的时候:\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比一比,看那队又快又齐又安静;吃饭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不许说话\;这些要求使幼儿失去了彼此交流的机会,让幼

儿变得更加的呆板,没有了活力。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提出合理的常规要求,解放幼儿的嘴巴,如在休息的时候幼儿们都会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深入到幼儿之间听听他们在说什么,有意识的将说话内容转移到他们感兴趣或者是说得最多的话题上,使他们的谈论更有意义。解放孩子的嘴巴,平时可以让孩子说话小声点儿,使幼儿有机会进行表达和交往,给予幼儿足够的自我表达的机会,让幼儿满足表达的快感。

4.在游戏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游戏是小班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非常的轻松,没有压力,幼儿在玩中学,玩中求进步,学习的效果非常好。所以教师可以制定一些语言教育的游戏活动,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游戏机会,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渐渐地学会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师可以在晨间活动室,带领幼儿玩\老狼老狼几点\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问教师答,在快乐的游戏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