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8成语故事教案设计苏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0:47: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8.成语故事

【教材分析】

这是第十一册的第八篇课文,也是一篇讲读课文。本文讲述的是三则精彩而有趣的成语故事,分别是《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

《自相矛盾》主要写古代有一个人卖矛和盾,他先夸盾好,什么矛也戳不破;然后又夸矛好,什么样的盾都能戳破。当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人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什么矛也戳不破\和\什么样的盾都能戳破\是不能同时存在,是相互矛盾的。这个成语比喻语言、行动前后相抵触。

《滥竽充数》主要讲的是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齐吹竽,南郭先生不会吹,也混在中间充数。后来齐泯王继位,喜欢一个一个地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这个成语故事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主要讲的是梁代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但都没有点上眼睛,说点了就会飞掉。人们不相信,偏叫他点。张僧繇刚点了两条,这两条龙便乘风飞去。这个成语故事比喻写文章和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能力独立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样可以很好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锻炼、运用、实现五年级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学习的主体转变,以逐步提升学习的实效性。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文安排一个课时进行讲授,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把握三则成语故事的大意,同时扫清生字词障碍;再读课文内容时,理解故事背后蕴藏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学会8个生字,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成语的理解。

5.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这三则故事的相似之处,明白这类课文的基本特征,为日后的举一反三做好准备。

6.三则故事分别通过语言、动作、对事物的客观描述来叙述故事,能学习这些不同的表现方法。

7.能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

能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揭示其比喻义。 【教学难点】

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这三则故事的相似之处,明白这类课的基本特征,为日后的举一反三做好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在课堂上分享。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引出成语的来源;初读了解三则成语故事大意;深入理解三则故事蕴藏的道理;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 动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成语是怎么来的吗?它的来源有多少种呢?请同学们说说看。 同学们的知识真不少啊,成语是有固定结构和特定意义的现成话,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不少来自口语的成语,有三个字、五个字、六个字的,甚至更多。如闭门羹、人贵有自知之明等等。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一般有两个来源,一般是来自书本记载,包括古代寓言、古典作品、历史典故等。二是来源于民间口语,如不三不四,七手八脚等。 1.现在读读第八课的三则成语,是其中的哪一类? 大家都发现了吧,这三则成语都属于古代寓言。 2.你知道寓言是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 了解寓言的构成以及读懂寓言故事的方法。 学生交流:通过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谈谈成语的来源。 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 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各种来源。